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仙是这么修的? » 第二十八章 兵乱

第二十八章 兵乱

    就这样,在每天的教授阵法、研习符道、读书打坐中,平静的生活终于再次被打破。

    七月中旬,蓝凤依又一次出现,这次她带来了一个足以轰动天下的消息。

    朝廷同时向三个方向发兵了!

    而蓝凤依这次回来,就是要让张睿他们做好准备,随时应对兵、匪、流民的冲击。

    ……

    负责镇压东部的白将军名为白焕,他出身寒门,自幼苦读兵书,自学成才,在讨伐北疆异族时立下了赫赫战功,而立之年便当上了玄国的大将军。

    如今他已经四十九岁,修身养性十年,在兵法一道更加精进,对徐进如林一道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为了镇压兆士的叛乱,白焕带了足足三万兵马,先向南行绕过万里山,再沿着山脉前行,经过两座城池进行补给之后,一路直奔兆士,取下叛乱者的首级。

    只是这样一路绕下来,近四百公里的路程增加到了七百公里,因此,哪怕白焕麾下士兵全都是拥有内息的大玄精锐,但大军到达兆士的时间也被延长到了二十天。

    ……

    在白焕大军开拔的第三天,身在兆士的叛军首领常松也得到了这个令他精神一振的消息,一时间,常松大喜过望,连忙安排人手开始继续收拢流民,坚壁清野。

    毕竟按照预计,为了剿灭他们这伙“逆贼”,白焕很有可能冒险从万里山中强渡,因为那才是他年轻时常用的出奇制胜的办法。

    而如果那样的话,他们所拥有的准备时间也就只有十三四天罢了。

    现在多出了七八天的准备时间,常松有自信,他能在白焕的大军压境下坚持到援军到来。

    当然,为了防止白焕偷袭,万里山中的那队伏兵暂时还不能收回来。

    城墙之上,望着城下忙碌的百姓,常松心中燃烧起了熊熊之火。

    ……

    畦田县,院内,秋风萧瑟,明日西斜。

    张睿五人终于再次齐聚,一个个都被蓝凤依扔出的大炸弹炸得不轻。

    张睿将蓝凤依带回来的密报递给季舟,有些困扰的呼了口气。

    他将地图铺在地上,指着地图上遍地开花的起义军标志,看向蓝凤依:“你是说,常松的这次背叛并不是他一个人的计划,而是几十个人早已约定好的?”

    蓝凤依颔首:“应该就是如此,常松与南方木古县的县令私交甚笃,古木县县令又与西方的几个势力首领有所联系,恐怕这次谋反就是他们在背后煽动,而我带回来的那份古木县县令和势力首领之间商议此事的密报就是证据。”

    抿了抿嘴唇,她补充道:“消息来源应该可信,送信那人惯爱眠花宿柳,最近这段时间却只去了一两次,其中一次就带着这份密报。”

    “不过这与我们也没有关系,现在的主要问题还是在兆士。”张睿皱眉,在地图上画出了白焕大军前来平叛的行军路线,“我虽然不通兵法,但也能看出这条路并非是行军的最佳路线,这方面你有什么情报吗?”

    蓝凤依微笑,又拿出了一份带着胭脂香的情报递给了张睿。

    张睿翻开,恍然大悟。

    原来,白焕在大军压境的同时,又派出了一股千人骑兵绕路赶向了兆士,预计会在第七天到达。

    如果按照正常时间推进,第七天时,常松必定提前结束了坚壁清野和驱赶流民的工作,届时这一小股骑兵面对兆士七城高大的城墙就只能望而却步。

    但现在,因白焕大军大张旗鼓的缓慢推进,常松对此放松警惕,在第七天时便不会结束坚壁清野的工作,届时,那一伙千人骑兵,就完全是一股插入叛军心脏的尖刀了。

    最阴险的是,为了掩盖这伙骑兵的真正目的,在大军开拔之初白焕便没将他们带在身边,而是让他们跟着前去镇压西南的大军走了一日,之后才脱离部队全速赶往兆士。

    季舟放下密报,看了眼张睿在地图上画出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进攻路线,赞许地点了点头:“疾如风、徐如林,虚虚实实,难知如阴,这位白将军的兵法用得很扎实啊。”

    张睿也附和着点了下头:“不过,这样一来,那伙骑兵就会经过我们畦田,到时我们可能需要先做好准备。”

    “做什么准备?箪食壶浆以迎王师?”邓同不屑的笑了笑,他的机关战阵已经打造完毕,只要季舟一声令下,他当场就可以帮着祁县令登基,千把个骑兵算什么。

    “做好财不露富、迎接流民的准备。”张睿将骑兵的路线显示成了高亮,“大玄国运将尽,贪官当道,就算是武夫也未必不贪。而那伙骑兵路过时正是白天,农民晒谷、商队送货,在路上完全都能看见。还有,我们最好先将你的那些巨大的机关都收起来,以免被那队骑兵发现。”

    “而在骑兵经过畦田之后,只需不到半日,他们就会出现在兆士七县的地头上,那时正是下午,常松必然在组织叛军收粮、砍树、挖石头,看到了骑兵之后很有可能会望风而逃,到那时,众多叛军、流民混杂一起,顶在我们前面的那几座城吃不下,当然就只能求助我们。”

    说完,张睿看向季舟,想看看他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季舟摇头,白焕用的兵法十分标准,因此可能造成的后果也应该十分标准,除非兆士现在万众一心,不然必定会有流民跑到他们畦田来。

    事实上,自从兆士开始造反之后,另外几座城已经陆续接收了不少流民,只不过暂时还没有人往畦田这边走罢了。

    见季舟没有补充,张睿环顾一周,发现所有人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

    于是,他拍拍手将走神的众人叫醒,将地图收了起来。

    这些事做好应对即可,现在天机未现,还不到他们逐鹿天下的时候,没必要想得太多。

    ……

    会议结束,就在五人准备各回各家的时候,季舟突然想起了一个问题,连忙拉住了张睿。

    “怎么了?”张睿收起符纸,他刚刚准备回屋实验一下新的灵感,就被季舟拉住了。

    难道季舟发现了其他的秘密?

    面对张睿疑惑的目光,季舟微微一礼:“张兄,关于以文创世之道,我现在还有一些疑惑,不知张兄能否教我?”

    说罢,他将人书从储物戒中取出,封皮上“季舟”二字甚为显眼。

    “哦?好啊。”张睿眼前一亮,又到了他最喜欢的助人为乐环节。

    “张兄还请看。”季舟将《季舟书》递给张睿,随后从地上捡起了一块石头。

    【季舟弯下腰,好像从地上捡起了东西,随后站起了身。】

    【季舟扭头看向了左侧,有些无奈的说:“就是这样,张兄,它升级成这样好像就已经是极限了。”】

    张睿点点头:“确实,该进行下一步了。”

    幸好,他对此早有计划,绝对是保送到入道的。

    季舟有些惊喜,没想到困扰自己的问题张睿竟然早有预料。

    “下一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