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古龙风云传 » 第六章 棋差一招

第六章 棋差一招

    张小哥扯着嗓子呼喊了半天见无人回应,竟突然站起身来,抬头看向上方。

    他头顶上那四处漏风的屋顶空空如也,上面别说站个人,就算站着一只猫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确定四下无人,张小哥这才从床上摸出个脏布包来,开门走了出去。

    动作之敏捷,完全没有半点中毒的样子。

    外面的巷子罕有人迹,就算偶尔有人经过也是行色匆匆,根本无人理会张小哥。

    张小哥似乎也并不急。

    他在这片破败的民居当中七拐八拐,不时的还四处看看,在街角的包子铺买两个肉包子打打牙祭。

    看那模样不像是去找大夫,也不准备出工,却像是在逛街,外加假装酱望下那风景。

    直到夕阳西下,外出务工的人都开始归家的时候,张小哥依然混迹在人群之中,如同泥鳅一般钻来钻去。

    突然,他身影一闪,钻进了一条僻静的巷子里。

    这条巷子是由两边大户人家宅子围墙围成,除了地上横流的污水和满地的垃圾,平日里根本不会有人到这里来。

    张小哥一路深入其中,快到尽头处的时候突然站住身形,猛地回过头来高声喊道“是哪位朋友一直跟着,既然来了何必藏头露尾的,出来吧。”

    却见巷子两边是大户人家高耸的院墙,从这巷子的尽头可以一眼看到外面的街道。

    整条巷子里除了他自己,哪里还有半个人影。

    面对这寂静无声的巷子,身在其中大呼小叫的张小哥多少有些尴尬。

    他环顾四周一圈,确定四周围确实没有其他人之后,这才卸下背上那个脏兮兮的布包,拿出里面的东西。

    旁人绝对想不到他那脏兮兮的布包里居然有这样的东西。

    ……

    素名楼站在巷子外不远处的包子铺里,正在大口的啃着手中的馒头。

    他一路跟到现在,总算能吃口东西了。

    他不能吃味道太重的东西,无论是口气还是汗味都容易暴露他的踪迹。

    然而这市井之中的小吃都是为重体力劳动者准备的,不是卤煮就是大杂烩,全都重油重盐,非常不养生。

    因此素名楼就只能吃馒头了,最多配一碗早已冷掉的豆汁,还是滤过味道没这么浓的哪种。

    他知道那个“张小哥”此时就在不远处那个窄巷里,待会儿无论什么人从里面走出来,他都不会感到奇怪。

    就连素名楼都不得不承认,这个“张小哥”确实足够小心,小心得可怕。

    好在他素名楼也绝非浪得虚名。

    他不但鼻子很灵,眼睛也毒得很。

    他一眼就看出了这个“张小哥”有问题,一个被人迷晕的人不应该这样毫无声息,而是应该呼吸平稳,如同陷入深度睡眠。

    一句话,这人演得有些过了。

    甚至连他掀开那片破瓦也是故意为之。

    那漏风的屋顶破洞这么多,他随便从哪个破洞看进去都行,却非要掀起一片瓦来,为的不过是告知对方。

    我来了,请开始你的表演。

    这位“张小哥”不但足够谨慎小心,演技方面也没得挑,只可惜了一点。

    他一定没有挨过饿。

    他不知道一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人过着怎样的生活。

    真正的张小哥绝不会在身体无恙的时候四处闲逛,他一定会为了果腹终日奔波,甚至跑到宫里去给那位脑满肠肥的胖太监剥削。

    只因为那里能给他一顿饱饭。

    素名楼却懂得这种人,如今的他虽然名满天下,早年的他却比绝大多数人都苦。

    痛苦。

    他曾经在烂泥里浸泡了三天三夜,甚至连一条蛇爬到身上都没有发现身下是个人;他也曾在荒漠的烈阳下躺了足足七天,为的不过是装成死尸,吃掉头顶上那头盘旋不去的秃鹰。

    “宝剑锋自磨坊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为师望你谨记,人生一世如履薄冰,唯有紧握刀锋。”

    他的一生无时无刻不在紧握着刀锋。

    无形的鲜血从他的指尖滴落,在地面上绽放出血色花卉,在他来时的路上留下了一路残酷的痕迹。

    他不曾放手,反而握得更紧。

    刀锋已经换成了馒头,进入他的口中,经过充分的咀嚼之后吞入肚子里。

    一个挨过饿的人总是会格外珍惜粮食。

    当第八个馒头下肚的时候,素名楼终于察觉出事情有些不对了。

    那“张小哥”就算在巷子里拉屎,时间也太久了些。

    那巷子里一定有猫腻。

    素名楼留下银钱,迈步向那处巷子走去。

    此时已经是华灯初上的时候,这街上人来人往,他作为游人之一经过那巷子口往里面看上一眼,这个动作完全不突兀。

    他身后包子铺的老板却几乎把眼睛瞪出来了。

    到他这里买包子馒头的都是苦力,所以他这里的面点虽然不是细面,一个个分量却都很足。

    就算是码头上扛大包的苦力,一顿能吃四五个大馒头也就顶天了。

    不曾想刚刚那位长衫公子一口气吃了八个,还像行有余力的模样。

    古有武二郎景阳冈打虎三碗不过岗,今有佳公子造馒头八个不带缓。

    老板决定明天就把招牌改了,就叫八个馒头包子铺。

    素名楼装着满肚子馒头,步履勉强算得上轻盈的从那巷子口经过,又很不经意的朝里面看了一眼。

    虽然此时巷子里非常阴暗,但他还是一眼就看到了。

    巷子里空空如也,啥玩意儿也没有了。

    这院子两边都是高耸的院墙,绝没有其他的遮蔽物,那张小哥绝没有其他地方可以躲藏。

    素名楼一咬牙,也顾不得一个佳公子钻那破巷子合不合理,一个闪身就进入其中。

    这巷子就和其他无人打扫的陋巷一样,肮脏,阴暗,恶臭阵阵。

    素名楼在巷子里钻了一圈,愣是没有发现半个人影。

    他抬起头来,看看两边高耸的院墙。

    这样的院墙他花些功夫确实能翻过去,他怎么就没有想到对方也能翻过去呢?

    当真是棋差一招。

    素名楼正暗恼之际,鼻息之间就闻到了什么。

    他那很灵的鼻子在这臭烘烘的巷子里,竟然捕捉到一丝奇异的清香。

    那气息似草药,又非草药。

    难不成那张小哥手中包裹里竟是草药?

    那草药从何而来?他要带往何方?草药又和失窃的玉玺有何关系?

    素名楼纵身跃上高墙,一脚踏在左边的墙面上借力来到右边的墙上,如此循环往复,几个起落已然跃上墙头。

    他上墙的时候动静几不可闻,到了墙头却一脚踩落上面的瓦片。

    瓦片落到墙内院子里发出声响,马上就引来一连串犬吠声。

    素名楼不做丝毫停留,又跃到另一边的墙头上,依法炮制踢落墙头的砖块。

    不过片刻的功夫,院内就亮起了火把,一声声家丁护院的呼喊声由远而近。

    看得出这两户人家戒备都极严,那张小哥就算轻功了得也难免会发出声响。

    哪怕是为了安全起见他也不会进入左右两户大户人家的院内。

    没有进入大户人家院内,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

    他翻过了巷子尽头的坊墙,去往了相邻的另一个坊。

    素名楼一纵身,如一缕绢带般飘然翻过坊墙,落到了隔壁坊一幢屋子的屋顶上。

    不过一墙之隔,此处却是全然不同的世界。

    只见此坊繁华异常,街道上早已挂满了明亮的灯笼,街上的行人身着各色绫罗绸缎,不少人更是戴着大金链子小玉佩,街上酒香熏得游人醉。

    沿街的商铺也大为不同,所卖之物多是古玩字画,胭脂水粉,以及丝卷玉带。

    正街满楼红袖招,让人目不暇接。

    刚才那条小巷两边的高门大户的户门也正是朝着这个坊开的。

    这边就是百姓口中的富人坊,或者叫街市坊。

    能到这个坊来的人,多是家资颇丰的人。

    素名楼站在那处屋顶上,静静的看着下方的如织游人,街上的流光溢彩,感慨着世间的参差。

    不过一墙之隔,有人终日为了生计奔波,而有的人却披金戴银,纸醉金迷。

    富人的夜生活都很悠闲,吃饱喝足之后上街游逛的人又怎么会着急呢?

    所以这满街的游人都走得很慢,很悠闲,绝不会有人走快哪怕半步。

    那张小哥到了这里不但要一改那苦力的装扮,走起路来也不能太快,自然不会离开太远。

    素名楼居高临下,仔细的观察着这满街游人,观察着他们的步调,步频,步态。

    他有一个独特的步态理论,一个人可以改变面容,更换着装,但他走路的步态却极难改变。

    如果这个人刻意的改变自己的步态,走起路来就会显得别扭,不自然。

    这样的人自然就是素名楼的目标。

    不过半盏茶的功夫,素名楼已经从这满街的游人之中发现了三个步态不正常的人。

    第一个是个卖糖炒栗子的老婆婆。

    她背上仿佛压着块看不见的大石头,压得她整个人都弯曲了起来,连腰都似已被压断。

    她手里提着个很大的竹篮子,用一块很厚的棉布紧紧盖住。

    哪怕隔得老远,素名楼也能闻到那篮子里飘出的香气。

    就算是在这寸土寸金的坊内,一个沿街叫卖糖炒栗子的老婆婆也不是什么怪事。

    那些不愁吃穿的大姑娘小媳妇总有几个好这一口,喜欢在茶余饭后来上一包甜腻腻的糖炒栗子做小口。

    她们甚至要强迫自己少吃几颗,免得又发胖了,穿不下刚刚做的新衣服。

    古怪的是那个老婆婆并没有在这满是游人的街道上招揽生意,而是一路深一脚浅一脚的在人群中穿梭,就好像根本不想多耽搁一刻,只想赶快离开这个地方。

    这是为什么?

    一个大晚上出来卖糖炒栗子的老婆婆为什么不在这人来人往的街市上多呆一会?招揽一下这些根本不缺钱的主顾?

    是不是因为她到这里来就不是为了卖糖炒栗子的?

    有没有一种可能,她篮子里的糖炒栗子根本就是为了掩盖那草药香气的?

    素名楼直视着那逐渐远去的老太太,突然抬手一弹,一道白光闪电般朝着那老太太的后背射了过去。

    如果那老婆婆真是一个可以越过高墙的武林高手,那么她一定能够听出身后的破空之声。

    轻功好的人,通常耳朵都不错,比如说传说中的楚香帅。

    然而那老婆婆却不闪不避,依然弓着背向前而去。

    只听“啪”的一声轻响,那老婆婆手中的篮子似乎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随即落到地面上。

    素名楼本就是冲着那老太太手中的篮子去的,他总要防备着那老太太真的是个老太太,躲不开他甩出的那枚银锭。

    篮子落在地上,篮子里的糖炒栗子散落满地。

    驼着背的老婆婆惊呼一声,赶忙趴在地上拾取满地的糖炒栗子。

    街上的行人虽多,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弯下腰来,帮帮这个可怜的老婆婆。

    大家都是体面人,哪能做这么不体面的事情呢?

    有的人甚至直接从地上的栗子上踩过去,将那些踩得粉碎。

    老婆婆苦苦哀求着,手忙脚乱的捡拾着滚落满地的栗子,卑微得近乎趴到泥土里。

    等她气喘吁吁好不容易捡回了大半篮子糖炒栗子,整个人已经累得几乎要瘫坐在地上了。

    只可惜那些栗子上早已沾满尘土,卖是不能卖了。

    老婆婆看着篮子里脏兮兮的栗子,正欲哭无泪的时候,突然见在栗子之中,竟有一枚小小的银锭。

    她拿起那枚银锭四处张望,可四周围行人来来往往,根本无法分辨这是谁遗落的。

    这样一枚银锭购买她那一揽子糖炒栗子绝对搓搓有余。

    老婆婆思索再三,最终把银锭收入怀中。

    就当是对她今夜的不幸的一点小小的补充吧。

    这弯腰驼背的老婆婆脸上的皱纹一点点舒展开,露出一个浅浅的微笑。

    然而她就抬起头来,看向了素名楼刚刚站立的屋顶处。

    此时那里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了。

    可那老太太竟还是轻声说道。

    “多谢名捕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