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盛安书 » 第一百五十六章 山洞夜谈

第一百五十六章 山洞夜谈

    山林里万籁俱寂,只余零星的几声虫鸣,一阵一阵地响着。

    山洞里,火堆也渐渐燃了起来。

    顾庭季将火折子扔进火堆中,听得火光里传来一阵轻微的噼啪声。

    焰光滋长,不一会儿便将狭长的山壁,照得更亮了。

    眼前泛着暖意的火光,将二人的身影从背后拉得有些长。

    男子闻言眉梢浮笑,似乎也并无讶然,嗓音淡润道:“那不知,顾某可否问一问缘由。”

    “自然。”少年眼尾带笑,回得利落。

    继而,才有一搭没一搭地往火堆里添着火。

    开口道:“学生那次,也同大人言明过。”

    “学生不欲做读书人。”

    “读书人求的君子之道,君子之思,君子之德,君子之行。”

    “皆非我所求。”少年言罢一笑,坦荡至极。

    而后又启声道:“高官,厚禄。绫罗,绸缎。”

    “佳人,阔宅。”

    苏清宴凝神,眸光聚向微灼的火焰,忽然轻笑出声,“哪一项,不比读书人的东西好求。”

    少年转回视线,轻轻歪头,笑看向顾庭季。

    “大人,诓人可不是这般来的。”

    “御史台的那班子老老小小的大人们,除了比寻常百姓过得要好上些许。”

    “除了可以口沫横飞于朝堂,可以提着脑袋上谏天子,抹去脸皮下斥群臣外。”

    “可还有别的什么?”

    苏清宴支肘于膝上,撑着下颚,不自主的捏了一下耳垂。

    “当然,御史同御史也有不同的。”

    “有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的保守正直派。”

    “就譬如……您这般。”苏清宴眸光微转,最终才落在顾庭季身上,肯定道。

    虽说着堪称狗腿的话,但少年却无一丝一毫谄色。

    神色自如坦然。

    顾庭季见状无声笑笑,并未言语。

    这小子是萧忱是从哪里寻出来的,整日里溜须拍马倒是颇有一套。

    “除此之外,便是如前朝御史台里,郭安山那般的言官。”

    “每一遭早朝,便要撞柱三次,频频要以死明志劝君的。”

    话落,苏清宴才又一摆手,道:“学生不才得很,这两类御史台的官儿,学生都做不了。”

    此番,顾庭季倒是听笑了,出言道:“不知苏小公子……瞧得上,做得了,哪家门下的人。”

    少年一听,叹了叹,才连连摆手摇头。

    一副你莫要坑我的模样。

    “大人说笑了,究竟能吃得上哪里的饭,这可不是学生说了,就能算的。”

    “再者,哪有别家。”少年摊手空空。

    “天下,只此一家。”话落,苏清宴伸出食指,唇畔噙笑。

    “民也好,臣也罢。”

    “皆是陛下的民,陛下的臣。”

    少年弯眸笑得纯良。

    却是一副任敲不破,任打不响的滑头模样。

    这样的人……

    不得承认,的确适合官场。

    但朝堂么,且待。

    “有理。”

    顾庭季眉梢淡挑,笑着应下,不可置否。

    翻动了一下火堆,才拂了拂衣袍起身,淡声轻落,对着少年嘱咐道:“早些睡罢。”

    “明日卯时六刻,准时赶路。”

    待男子在靠近山洞口的地方寻了个地方倚坐下后。

    才指了指离火堆不近不远的那方枯枝草垛,不咸不淡地说了一句:“少年人,莫着凉。”

    言罢,顾庭季就支肘倚着山壁,闭眼而寐起来,不再多言。

    苏清宴这时才从怀中掏出了一叠被折过的纸张,借着火光,飞速重温着上面的路线图。

    这是她前日晚,借萧忱的那幅江海川舆图绘制出来的简易版大盛地图。

    那是由上一朝的工部侍郎戴献绘制的。

    精细,也清晰明了。

    本是他为着广而推之,流传于民间的。

    但因先帝未允的原因,便成了废稿。

    最终,只原样复刻了两份。

    原样在大盛皇宫中。

    余下两份,其中一份仍留存于如今的工部库房中。

    而另一份,则因着交情,送给了萧老王爷。

    因时间紧迫,她只来得及简易复制了下大盛中部,东南部那一块的内容。

    虽难辨路,难识路,但如果硬记下来,也是一样的。

    此处是兖州的度长山,位于兖州西南。

    走陆路官道,是最快的,可直达扬州驿站,而后进入扬州地界。

    但,若是走陆路官道,顾庭季便不会领着她来进山了。

    如此,那便是他们明日会绕到背后的山脚,去至度长山小渡口,走水路了。

    如果全程走水路,那么就会从兖州水路先经徐州,才会转入扬州。

    放着可直达省时的陆路不走,转而去走水路。

    这是,有人要连昭明帝的颜面,都不给了吗?

    一个江南布政使……

    这般胆大?

    江南……

    苏清宴摩挲了一下手指,忽然明了几分了。

    年初之时,因南北举子的名额分配不均之事,南方世族就与北方世族起了龃龉。

    当然,与其说是南方世族和北方世族。

    不如……说是南方世族,与大盛朝堂,与昭明帝,起了龃龉。

    毕竟,这有了不要和根本不给,其中的滋味是不一样的。

    苏清宴最后详记了一遍地图。

    便将其一角,拿着靠近了火堆。

    瞬间,上好的素纸,便燃了起来。

    火星粒子密密麻麻,就这么顺着素纸的边角爬了过来。

    苏清宴轻扔下手中的纸,任其滋燃于火光之中。

    直等到其燃烧殆尽,彻底化为淡薄的黑灰,少年才起身,朝草垛走过去,靠下,闭眼入睡。

    ……

    卯时五刻。

    淡熹微化,光未启。

    空气里带着初晨特有冷意和润意。

    山林间的虫鸣声、鸟鸣声,轻响于山壁间。

    因知要早起赶路,苏清宴也自然地醒得早了些。

    然而,有人比她醒的还早。

    少年轻掩了一个哈欠,揉眼起身,便看到山洞前用来遮风的枯枝,被拨开了一边。

    男子背倚山壁,仍坐在昨晚的地方。

    只是,没什么仪态可言的,屈起左腿坐着,一只手随意地搭在腿上。

    望着外面的山林,神色微淡,不知在想什么。

    这是苏清宴第一次看到,仪态绝算不上端正的顾庭季。

    有些奇怪,却并无丝毫讶然。

    因为这样的坐姿,确实挺舒服。

    听到身后远处的起身脚步声,顾庭季偏头过来,“醒了。”

    苏清宴点头应了一声,“大人。”

    算是问安招呼。

    顾庭季也点头示意,然后指了指昨夜那堆已灭尽的火堆旁,“那有果子。”

    “你吃完,我们就启程。”顾庭季吩咐道。

    苏清宴又顺着指引看过去。

    青葱的草叶之上,有八九个果子。

    初夏时节,少有彻底熟透的果子,但也不算太过酸涩,还隐隐有些甜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