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反清,开局石达开就扯旗造反 » 第四十二章 湖湘学派传人左宗棠

第四十二章 湖湘学派传人左宗棠

    石达开为啥看好左宗棠,难道就是因为历史书上是名臣,就想当然的认为,有左宗棠就有湖南?

    左宗棠,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湖湘学派传人。

    他在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功勋盖世,他是民族英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1812年11月10日(清嘉庆十七年十月初七),他生于湖南高官沙府湘阴县左家塅。

    左宗棠生性颖悟,少负大志。1816年(嘉庆二十一年),他随父亲左观澜到省城长沙读书。

    1827年(道光七年)应长沙府试,取中第二名,同年因母亲病重放弃院试,不久母亲去世,回乡丁忧。

    丁忧期间,他涉猎经世致用之学,涉及历史、地理、军事、经济、水利等内容。

    他认真读过名著如《皇朝经世文编》、《天下郡国利病书》、《读史方舆纪要》及《水道提纲》,这对他后来带兵打仗,施政理财起了很大的作用。

    1830年(道光十年),左宗棠丧父。丁父忧期间,在长沙,他拜访湖湘学派的贺长龄,贺长龄“以国士见待”。

    1831年(道光十一年),他进入长沙城南书院读书。贺长龄之弟贺熙龄是老师,对这位弟子,非常喜爱,称其“卓然能自立,叩其学则确然有所得”。

    同年,左宗棠又入湘水校经堂。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在这年的考试中,7次名列第一。

    1832年(道光十二年),左宗棠参加在省城长沙举行的乡试,因“搜遗”中第,取得举人功名。

    此后的6年中,他3次赴京会试,均不及第。科场失意,左宗棠潜心湖湘学派,经世之学。

    1833年(道光十三年),左宗棠首次进京应会试,与胡林翼在北京订交。写成组诗《燕台杂感》,涉及新疆形势。

    1835年(道光十五年),左宗棠再赴会试,录为湖南省第十五名,不料因超额而被撤下,仅取为“誊录”。左宗棠不甘屈辱,受湖湘学派影响开始研究反清。

    1836年(道光十六年),左宗棠在湖南醴陵读书。

    1838年(道光十八年)左宗棠第三次落第归乡,没钱了,他只能做师爷养家。

    左宗棠于1840年(道光二十年)至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在安化陶家任教八年,并协助料理陶家事务。

    期间他广读陶家藏书,经营柳庄,钻研农学、舆地。鸦片战争失败,大清卖国没商量,他痛骂大清该亡了。

    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左宗棠反清,陶家拥护大清统治,要做顺民。他说道不同,不相为谋,返回湘阴柳庄。

    1848年(道光二十八年),湘阴大水,左宗棠赈济乡邻。

    同年,胡林翼向时任云贵总督林则徐推荐左宗棠,但左宗棠不想为大清卖命,推脱未赴任。

    1850年1月(阴历仍为道光二十九年),林则徐返乡,约左宗棠于长沙舟中相见。

    两人彻夜长谈,涉及古今形势、人物品评、“西域时政”(例如屯政、水利)等。

    林则徐与人谈起这次会见,称赞左宗棠是“不凡之才”、“绝世奇才”。左宗棠后来回忆,林大人愚忠,不值得托付!

    左宗棠非常赞成除驱鞑虏,恢复中华。受湖湘学派托付,他开始接触太平军。

    一天傍晚时分,冯云山正在和彭大顺商议回桂林,汇合石达开。

    突然一名卫兵来报:“大营外有一人前来求见,声称是再世诸葛亮,要献上奇谋良策。”

    冯云山大喜:“太平军正在用人的时候,快带他进来!”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以当今诸葛亮自居,湘阴隐士左宗棠。

    左宗棠这几年一直蛰伏在湘阴老家,作为湖湘学派传人,他看着拉胯的大清,越发厌恶。

    他并不是一个无欲无求的恬淡隐士,他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雄心壮志。他一直在关注着天下大势,耐心等待时机的到来。

    左宗棠平时为了了解天下大势,跟湖南官场也保持了密切联系,太平军的情况和动向,他自然能较快了解和掌握。

    太平军进入湖南,这让左宗棠非常佩服,但是听说太平军内部诸王,他在犹豫投哪一个。

    他为何左右为难呢?因为大清不傻,湖南巡抚张亮基为了抗击太平军,四处招揽人才。

    左宗棠的好友胡林翼、郭嵩焘、江忠源等人,极力劝说左宗棠出山建功立业,并多次向张亮基举荐左的非凡才具。

    张亮基也写信盛情邀请左宗棠出山相助,可左宗棠却对此毫不在乎,看一眼都脏了他的眼睛,托病不出。

    他的朋友说,堂堂一省巡抚,对一名布衣举人盛情相邀,求贤若渴,左宗棠还有什么好推辞的呢?

    难不成也要像当年诸葛亮那样,摆架子装矜持,非得让人家学刘皇叔三顾茅庐,才肯出山?

    左宗棠的好友胡林翼、郭嵩焘、江忠源等都是官府之人,亲家陶澍、贺熙龄的家族更是高官豪门,但他对满清王朝并无好感。

    眼看着朝政混乱,官场腐败,搜刮无度,各地暴动纷起,国事败坏至此,向来以天下为己任的左宗棠,怎能不痛心疾首?

    再加上早年科举失利,他早就对朝廷心存异志了。

    如今,太平天国举起反清大旗,发表了三篇讨清檄文,势头迅猛,天下震动。

    左宗棠心动了,若能一举推翻腐朽没落的满清王朝,建立一个清正开明、励精图治的汉人中央王朝,岂不是国之大幸?

    当然,左宗棠非常谨慎,他虽有意投入反清大潮中,但对太平军的内部情况了解不多,对于它能否成功推翻清廷,没有把握。

    要是贸然去投,一旦造反失败,恐有灭族之祸。

    太平军南王在广西大喊驱除鞑虏,左宗棠决定前往广西,路上听说北王冯云山。

    他想看看,冯云山是什么样的人物,其才品抱负如何,是否对自己胃口,自己能否得到赏识和重用。

    夜幕降临,星光闪闪,左宗棠在秦日纲的引导下,走进了全州冯云山病房。

    两天了,冯云山和左宗棠终于谈完了,达成一致意见,辅佐石达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