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反清,开局石达开就扯旗造反 » 第五章 石达开十万大军扫广东

第五章 石达开十万大军扫广东

    石达开还命令张钊带所有海军,沿着海岸线,东征,把沿海地区全部拿下。

    他的任务是和石达开合击广州,他的具体任务是看住英军舰队。石达开觉得英军可能会参与,如果他们敢于开火,那就消灭他们,顺便解放香港。

    石达开的誓师大会刚开完,登上水军船只还没出发,前方情报回来了。汪海洋的第二师已经打下肇庆,留下两千人,打地主。汪海洋率领其他八千人,只扑广州。

    石达开很满意,新人就是猛,使用汪海洋,是对的,只是别太莽。

    石达开立刻带着三个师,和五万红旗营,全速前进。他到了肇庆,还没下船,前方情报又来了。

    英国舰队进入珠江口,汪海洋正在和他们对峙,请示石达开,要不要全部消灭。

    石达开有点急,打洋鬼子这事,可不能让汪海洋抢风头。石达开立刻全速前进,让李秀成带人接受肇庆,他就不去了。

    汪海洋此时到了三水县,这是广州府下面的大县,离广州很近。汪海洋轻取三水县,英军震动。

    两广总督徐广缙不敢怠慢,他是个很狡猾的人,他能当上两广总督,有过人之处。他善于胡说八道,对官场把握得非常精准。

    这一次,汪海洋兵临广州城下。他坑蒙拐骗,动员了十万民团,企图依靠老百姓对抗石达开。

    此时的欧洲,工人觉醒了,纷纷闹革命。英国作为工业国,也跑不了,他们没时间在东方搞事。

    不过英国驻守香港总督,脑子没那么聪明,本来这里他就是被发配来的。他让英国舰队进入广州湾,在他心里,没人敢惹英国人。

    汪海洋对抗洋人,他也有点担心,毕竟大炮那么大,船也那么高。

    英国舰队派出翻译,要求汪海洋退出广州。这是什么谈判?一开始就亮出自己的底牌?

    石达开终于赶到,他让第二师和第五师从两边包抄英国舰队,第三师和红旗营作为预备队。

    石达开心里感到好笑。这个翻译,太狂了,看来和清妖较量占据了上风,显然有些飘了。

    他假装接受英国舰队的谈判,狮子大开口,说道:“我也说句老实话,我们此次是打广州,原本是想去香港,不过没钱了。

    “要是你们给点钱,我们可以走。”

    翻译大惊,竟然敢讹诈大英,不想活了?

    谈判不可避免地陷入僵局,翻译要走,石达开哪能让他走,一声令下,把他捆起来,押在红旗营。

    广州城内外,太平军三面围城,接二连三的新闻引爆了舆论界。

    纵观大清两百多年历史,起义军打广州,都堪称绝无仅有。

    尤其是,太平军放出风声,声称要杀满人广州将军穆特恩,起兵造反只是驱除鞑虏。

    满汉之争乃是满清官场禁忌。太平军针对满人,满人当然急了,他们立刻集合防守,不许汉人进入。

    张钊已经带着海军,堵住了广州湾的出口,活动十分频繁。

    清军缺少战船,只当作没看见,该吃吃该喝喝,反正过一天算一天。

    广州城内,暗流涌动,一直和石达开暗中谈判的香山五大洋行买办,在一起开会。

    经过讨价还价,他们和石达开达成了合作协议,他们出钱支持石达开,作为回报,汉王把广州城作为唯一的对外贸易口岸,设立海关征税。

    五大买办为了掌握海关,也是勾心斗角,其中郑观应把大儿子郑州派到江口军校,参加黑旗营,还把小女儿嫁给石达开做妾。

    石达开也没把他当外人,给他交了底,汉王要实行包税制,海关的六成收入会归黑旗营,其余四层有五大香山家族,负责分配。

    郑观应在会上,建议再给石达开半成,作为效忠汉王的诚意。其实这半成是给他女儿的,石达开承诺,他只要六成,郑观应争取来的利益,就给郑家女儿。

    其他四家还能怎么办,他作为皇亲国戚,非要这样,跟着吧,不然他背后搞个小动作,吃不了,兜着走!

    苏家主建议,汉王查抄广东十三行,这样他们在广州就没有竞争对手了。

    中国的对外贸易时开时禁,清康熙盛世,延续明朝隆庆以来的开放政策,实行开海通商政策。

    1685年,伴随着日益频繁的国际商业交往,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方外贸专业团体,广州十三行应运而生。

    它是清政府设立在广州口岸的特许经营进出口贸易的洋货行,是具有半官半商性质的外贸垄断组织。

    清政府规定,洋货行商人必须是“身家殷实,赀财素裕”者,为的是保证洋行经营的底蕴和对外贸易的信誉。

    清朝初年,广州十三行实际是闽南商人主导对外贸易,其中最杰出的伍家、潘家后来入籍广东。

    十三行时期也有“福潮行”的说法,把在广州(含澳门)做生意的福建、潮州商人归为一帮。

    十三行商人与两淮盐商、山陕商人一同,被称为清代中国的三大商人集团,是近代以前中国最富有的商人群体。

    1757年,乾隆皇帝宣布撤消原设的沿海各关,仅留广东的粤海关一口对外通商。

    作为粤海关属下的中外交易场所,广州十三行成为清帝国惟一合法的外贸特区,中国与世界的贸易全部聚集于此,直至鸦片战争为止,这个洋货行独揽中国外贸长达85年。

    对外贸易锁定粤海关一口之后,广州口岸洋船聚集,商贾使节往来不绝。

    来自各国的商船,每年五六月间泊靠广州港,带来异地的工艺品、土特产和工业品,在十三行商馆卸货交易后,带着中国丝绸的华贵、瓷器的典雅和茶叶的芳香,于九十月间乘风回归。

    这就是十八,十九世纪中国的对外贸易景象,也是石达开在广州举办的“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的雏形。一口通商之后,经十三行完成的贸易额迅速增长。

    据清宫档案记载,1754年,洋船到港27艘,税银仅52万两。1790年,洋船增至83艘,税银达到110万两。

    到鸦片战争前,洋船多达年200艘,税银突破180万两。“洋船泊靠,商贾云集,殷实富庶”,这是清朝天子眼中的广州十三行。

    近代以前,这个远离帝京的商埠,以其特有的商贸文化底蕴,与紫禁城内的皇家生活结下不解之缘,被誉为“金山珠海,天子南库”。

    皇帝的财源创立于康熙盛世的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专业商行。

    1757年,随着乾隆皇帝仅留粤海关一口,对外通商上谕的颁布,清朝的对外贸易,便锁定在广州十三行。

    位于珠江边上的中外交易场所,十三行口岸洋船聚集,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

    这里拥有通往欧洲、拉美、南亚、东洋和大洋洲的环球贸易航线,是清政府闭关政策下唯一幸存的海上丝绸之路。对于宫廷来说,在中国大陆南端,出现了一个富饶的天子南库。

    洋船到港数目,直接影响到粤海关的税收,而海关贸易税收,一向是清廷的可观财源。

    为此,清帝每年都要过问洋船数目,从而了解进出口货物品种及贸易税收情况。

    从广东大吏历年进呈的奏折、清单中我们可以看到,十三行年上缴税银超过百万,其中有一部分作为皇室的经费开支,通过粤海关输送宫中,而皇室每年开销白银约在60万两左右。

    为了广州行商的利益,在制定“一口通商”政策之前,乾隆帝曾试图加重浙江海关关税,以迫使洋船集中在广州贸易。

    他说:“来浙者多,则广东洋商失利。”然而,该策略并未阻止北上的洋船。

    于是,乾隆断然实行封关,仅留广州一口对外开放。其原因既是为维护东南海防,也是为保证广州洋行生意。

    十三行商人从垄断外贸特权中崛起,经济实力的显赫,使他们成为巨大的捐献者。

    成功的行商,除了精明过人、能财善贾的商业才干之外,更有迎合朝廷的手段和能力。

    为了求得外贸特权的稳定,每遇国家大事,行商都会不失时机地向中央政府捐输报效。

    1787年,他们集体为台湾林爽文之役捐输军需银30万两,随后自1788年到1820年,又以皇帝万寿、廓尔喀军需、川陕剿匪、河南剿匪、黄河河工等名目,共捐银350余万两。

    这期间,广东行商以各种公益事业为名向政府捐献,平均每年超过10万两白银。行商还通过当时官吏品级商品化的捐纳制度,以捐输报效的巨款,换来许多官衔和职务。

    洋行巨头潘氏、伍氏两大家族都曾捐得三品顶戴,十三行中后期崛起的行商梁经国,因多次捐书得到清政府加晋官衔,封诰通奉大夫(从二品封阶),追赠光禄大夫(正一品)。

    由此,他们成为通达大清朝廷、既富且贵的官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