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轶闻 » 第三章:上山

第三章:上山

    道长名曰张角,喜欢云游四方,以行医除妖为生计,我爹在大致打听过背景之后,次日便放心送我上山。

    清晨出发,走了五六个时辰终于到达八角山所在,远望四周尽是山川,雄伟秀丽,连绵不见尽头,隐约可以听到山间鸟兽伴鸣。抬头可以看到八座主峰巍峨耸立,直插云霄,犹如天上宫阙。

    我爹带着我顺着山间溪流向上攀行,至半山腰一处庭院,外观十分静雅,门栏上写着八角园三个字,定是此地无误了。我爹轻叩门,一会儿见一小童出来,我爹告明来由后,小童热情将我俩请入,并奉上一壶清茶。

    一边饮茶,小童一边温雅的说:“先生计划你们明日才到呢,附近几个县的百姓连连捎信,各个病情万急,先生今天一早便下山去了,明日方能返回,走时他叮嘱过我,如二位提前赶来,定要好生招待。”

    我爹对道长非常敬重,必须要等到道长回来后当面致谢,于是请求借住一晚。小童很快安排了间客房给我们,随后便去烹煮饭食,我爹是个热心肠的人,赶忙跟上去帮厨。

    走到院子他又观察到菜地里长了些杂草,菜也形状似也有些萎靡,于是赶紧嘱咐小童:“这萝卜啊,必须3天除一次草,7天浇一次水,这白菜…”

    小童似懂非懂,礼貌的点点头,见我爹喋喋不休,最后还是忍不住说了句:“感谢您的提醒,但我不懂种菜,这菜其实是先生自己种的,您的意思我一定转达到。”

    我爹听后无奈摇摇头,拿起锄头便忙作起来,小童阻拦几番无果,只能随他去了。

    傍晚时分,厨房传来阵阵饭菜香,我爹把菜地的杂草也除的差不多了,水也浇过一遍了,这时院门处有两个生面孔推门进来,小童赶忙上前迎入。此二人一个叫张宝,另一个叫张梁,是道长的堂兄弟,几人在餐桌上相互介绍了一番,便开始推杯换盏、酒肉交错了。

    说起来我爹与这俩位叔叔也是投缘,一直饮了一夜未眠,我早晨起来撒尿见他们还在客堂谈笑。

    我本想快步溜掉,但我爹很快发现了我,便唤我过去对我说:“这是你张宝叔叔,武艺可是超群呐,一手长鞭变幻莫测,十步之内无人能近身,轻功更是在当今少有人与其匹敌啊。”

    “我应道:”宝叔好!”

    我爹又介绍到:“这位张梁叔叔天生神力,使一百二十斤双锤,”又指着院内的石雕说:“一锤可将那石狮击得粉碎。”

    梁叔连忙摆手说:“杜兄言过了!”

    我又鞠躬应道:“梁叔好!”

    宝叔接过话来说:“我俩这都不算什么本事,你未来的师父,就是那天给你医病的道士,你张角叔那才叫厉害,不仅医术超群,道法武功也是一流,手中一杆拂尘有呼风唤雨之能,”听他这一说本来颓丧的我瞬间有了精神。

    宝叔摸摸我的脑袋,指着院里的兵器架说道:“去,选一样你喜欢的兵器,舞上一段。”

    我摇摇头说:“我不会舞......”

    宝叔笑着说:“没关系,你随心耍耍便是,我看看你资质如何。”

    我转头看向我爹,见我爹点头,于是高兴的翻了两个跟头,走到兵器架上,我选了一根长棍,即兴舞弄起来。

    说来也是奇怪,我虽舞的不成章法,却是乱中有序,好像身体内有股力量在引导我的作动,我想可能与前些日子道长为我治病时注入我体内的那股真气有关。接下来我又挑了两把兵器,堂上三人看得连连拍手叫好,我留意到我爹此刻脸上欣慰的表情,内心暗自欣喜。

    见我天资不错,两位叔叔也坐不住了,纷纷走进院子要给我一展身手。宝叔拿出一条青色的鞭子,自信的说:“这是我的青玉龙纹鞭。”我看那鞭身青色,似镶嵌着龙鳞,在阳光照射下透着片片华贵。

    而梁叔则拿出他的寒潭震天锤,那锤身似有一缕寒气环绕,让人望而生栗。梁叔看样子是来了兴致,挑头对宝叔说:“宝哥,咱俩好久没比试了吧。”

    宝叔不屑的笑着看着梁叔说:“你是我对手吗?”

    梁叔很不服气,嘴角一扬说了句:“少废话,看招!”

    只见梁叔舞动双锤,打出两道寒气向宝叔飞去。宝叔聚起半圆形屏障很吃力的抵挡化解。而后一边飞身跃向屋顶,一边使鞭攻向梁叔,口中喊道:“你的锤子太重,别打坏了东西,去外面!”。

    梁叔应一声“好!”单手拉住鞭子往院外荡了出去。

    我和我爹、小童赶忙爬上房顶,看到二人在远处打得正精彩:“宝叔鞭子挥得周身一片青色,以闪电般的速度再梁叔四周闪击,梁叔动作虽没宝叔快,但力道极为强横,他见所施手段均被宝叔躲过,自然感觉有些不忿,只见他举起双锤撞击,巨大的震波扩散开来。”

    我爹赶紧捂住我的耳朵,宝叔在近处躲闪不及运功护体,仍被震倒在地,定神后指着梁叔便开骂,梁叔自觉理亏,赶忙道歉:“嘿嘿嘿,被你鞭子打得有些急了,手稍重了些。”后来我才知道,其实那次宝叔只使了不到五成力,真打起来他那鞭子能剥筋断骨。

    正打的精彩,道长回来了,他手持拂尘,步履轻盈的走进院内。我们三人在房上看得热闹,未曾发觉。

    道长喊了声:“几位干嘛呢?”

    我三人闻声几乎同时转头向下望去,见是道长赶忙下来迎接,二位叔叔刚刚也停下比试回来。

    道长捋了捋胡须笑呵呵的说:“你们好热闹啊!”众人哈哈一笑。

    道长望向我爹拱手作揖道:“兄台很守时,令公子看样子恢复的不错啊。”

    我爹拱手回礼:“蒙仙士大恩,特地携犬子上山来当面道谢,仙士气色也俞发健朗了。”

    旁边小童补充道:“这两位昨日便到了,一直在这儿等着先生回家呢。”

    道长一听面露歉意说:“实在抱歉,近日疫病作乱,患者太多,故回来晚了,怠慢之处还请兄台谅解。”

    我爹连忙拱手表示敬意,道长摊手施礼请众人进大堂品茶,叙谈一阵后,我爹担心我娘一人在家,便辞别众人下山去了,走前对我反复叮嘱要守规矩、听仙士和二位叔叔话,好生修习。

    行拜师礼后,我正式入了山门,从此对这三位以师父、师叔相称。师父不像两位师叔那般好相处,他对我十分严厉,每日按点修习不得有丝毫怠慢。上午为武艺兵器,主要由两位师叔授学。下午是道法,由师父亲自相传,所传道法原为黄天师所创,后经师父衍化,与其他流派相结合,取名《黄道真经》。初期是以医人救世为主,若能开悟,则有通晓天地之能。由于师父经常外出行医,我在武学上日益精进,道法却止步不前,这般修习一年,小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