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争云 » 第二十八章 事后清算

第二十八章 事后清算

    当阳光驱散黑暗,新的一天到来。

    经过昨晚的战斗,清晨早已恢复平静,一些趁乱摸鱼的人都受到了严肃的镇压。

    在新京城府衙的安排下,收尸人与士兵们一同搬运着尸体,害怕瘟疫的产生。

    外城还好,只是有些损失,受损严重的就只有内城的宣武和宣威两城门,再加上皇宫的城门两旁的街道,其他的都不严重,城墙上都是还未清洗的血迹,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的凄凉。

    虽然秩序恢复,但这几个地方还是戒严着,现在整个皇宫都戒严,谁也不许进。

    新京,皇宫,政和殿

    皇帝正听着手下人的汇报。

    “陛下,韩沉等贼子都已伏诛,卫戍军其余人都已压入大牢等候听审,现在禁军和兵部护卫军已接管整个新京城!”纪元恭敬的低头向皇帝汇报着。

    “嗯!听说这李和是韩沉的老师,难怪啊,不过这些藏在暗地中的人还有多少呢?这些过街鼠辈”

    “咱们昨晚的损失有多少?还能保障新京的安危吗?”皇帝冷冷的问道。

    “陛下,密卫都护司几乎损失殆尽,臣恳请陛下能拨付款项给予安置”秦世武悲痛的回答着。

    “陛下,禁军现在还剩4000余人,目前能够保障皇宫的安危。”禁军首领说道。

    “陛下,兵部护卫军有3万2000多人,几乎没损失。能够保障新京的安稳!”纪元老老实实的说出。

    “既然如此,陛下,我们应该就能够进行下一步动作了!”陶源提醒着皇帝。

    “不急!现在还不是时候,现在各地军权不稳,我心有担忧,对那些老东西动手,只怕还会有下一次,不过杀杀他们的威风还是可以的!”皇帝狠狠的说道。

    “现在我传令,命龙争军第一、二军向卫东州省靠拢,大夏州省大夏军向湖西州省靠拢”

    “陛下,这恐怕有些不妥,大夏军向湖西州靠拢的话,大夏境内就没什么军队了,恐怕会给叛军带来便利。”

    陶源担忧的说着,害怕皇帝再说出什么话来。

    “这些事情我知道,不过我自有安排!”皇帝不屑的说着,他不是无脑,这些事情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西部吐昏,川河,黔云三州省军分别向西全州省边境前进,西全军退出西全州省,撤回大庆,组成西部联军,指挥使由西部都指挥使云之义担任。”现在的皇帝就是要趁这个时机,趁着皇宫戒严,那些个大臣们进不来,他好夺权,现在他加紧的让人把他的命令宣读,然后送到兵部,让人盖了兵部大印,快马加鞭送到各军队手里。

    “大庆军给我严守边境,以防大金骑兵的侵袭。命东部江宁,洱海两个州省两个军给我严防北部朝满州省的叛军。中部苏豫,汉阳,东山,南齐四个州省给我时刻注意新京,组成中部联军,指挥使由威虎侯——单执担任”皇帝一口气说完他的安排。

    底下的书写小吏面露难色的看着陶源等人

    众人有心劝阻,“陛下,不能这样做啊,这一下子调动了这么多的军队会出大事的!”秦世武,陶源,易剑,纪元等都在劝说着。

    毕竟这不是小事啊,这涉及十一个州省,将近42万人的军队调动,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说动就动的,粮草,军械等那个不是一大笔的开销。

    经过众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说,皇帝也知道自己有些着急了,没办法,只好妥协等朝会再议。

    现在就只能先做好一些善后的工作。

    “韩沉这人罪大恶极,诛九族,卫戍军中的武官全部诛杀,其余人全部打入劳营军队,做苦力。”

    “陛下,使不得呀!”纪元极力求助的看着皇帝。

    “卫戍军一共投降一万余人,更何况有一些还是被迫的,这样做恐怕还会引起兵变。新京不能在来一次折腾了!”

    听到这个,皇帝还是有些诧异。

    “哦!那不知陶先生有何高见?”皇帝虚心求教。

    “陛下不如就杀少许人,其余人就赦免他们的罪刑,让他们去边境抵御大金的侵袭。”陶源紧张的看着皇帝。

    没办法,劳务军营可不是人待的地方,九成的人都死在那了,谁都知道,去了那就是死路一条,恐怕最后还是得反。

    所以陶源为了不让这些事发生,只能出此计谋。

    皇帝应该是明白了他的意思,紧锁着眉头,最后还是轻轻的点了点头,表示他同意。

    “陛下,刘驰林等人已伏诛,不过后续应该如何处理,我们应该把控一个度,刘驰林毕竟是刘家之人,现在朝中勋贵势大,我们不如先麻痹他们”陶源心有余悸的说出这番话语。

    “你的意思我懂,这次就给兵部发长函,说兵部护卫军副军长刘驰林救驾有功,虽不幸战死,但念其劳苦功高,授二等武官,想来就算他们不满,也无话可说了。本来他们就心知肚明。”

    事态得已平息。

    在皇宫门外等候的众大臣见皇帝没有召见他们,反而被命其回府准备明日的早朝,虽万般无奈,但终究还是不敢闯宫门,只能原地打道回府。

    “刘总长当真好手段,好一出阴阳先生啊!”不远处传来一阵说话声,刘庆熙不用想就知道是谁。

    “李总长多虑了,刘某还未到这个地步,告辞!”说完刘庆熙就上轿离开。

    “哼!丧家之犬,迟早被清算!”说话之人正是工部总长李敬。

    世事难料,从前的两人也是好友,但身处不同的阵营还是让两人决裂,成为如今的一番境地。

    皇宫,紫云阁

    小河流水,几只云鹤在这小河中缓缓漫步。

    不远处的几棵桂花树正开得茂,空气中传来阵阵幽香,让人神情安稳。

    阁中与其他宫殿不同,此处花草树木比其他地方多,能看出住在这的人喜欢清新。

    阁中时不时的传来说话声,正是此地的主人,皇帝的妻子——皇后娘娘,只见一宁静淡然的女人正悠闲的坐在椅子上听着底下太监给她的传话。

    一点儿也没有紧张的样子,好像昨晚的叛乱与她一点也没有关系。

    “娘娘,奴才听宫中说叛乱已经被平息,领头的逆贼已经伏诛了,陛下真是真龙天子,得上天庇佑,化此一劫。”底小下太监滔滔不绝的说着。

    女子脸上也不免露出了不耐烦的脸色,轻哼了一声。

    “这……”太监见皇后不耐烦,也只好停止了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