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逃离四合院,我要去扶贫 » 第13章,割麦子

第13章,割麦子

    刘光福跟着知青的大部队来到打谷场。

    去接他们的刘海军是刘家庄大队的大队长。

    下面又分成了5个小队,每个小队有八九十号人。

    不过知青不属于任何一个小队管,干活也是单独分开的。

    之所以这么分,也是社员们都嫌弃城里来的这帮知青。

    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这是社员们对知青的评价。

    要是和他们一起干活儿,那能把人给气死。

    社员们也是打量着新来的几个知青,目光更多的是落在唯一的一个女生张明明的身上。

    在张明明这个白白净净的女生的对比下,让原来的女知青都显得黯然失色。

    其实以刘光福的眼光看,张明明不如昨天吵架的的沈冬梅耐看。

    只能说是一白遮百丑。

    在大队长安排活儿的时候,刘光福也是仔细的看了其他小队。

    刘光福发现他叔家的大儿子,也是他堂哥刘卫国,他也站在了队伍前头

    应该也是一个小队长呢。

    就在刘光福看着他的时候,刘卫国好像也发现他了,对着他点了点头。

    刘海军安排其他小队之后,就来到了他们知青小队。

    刘光福他们五个因为是新来的,都先给安排了打猪草的活儿。

    这活儿平时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或者孩子们干的。

    就在刘海军安排好后,突然一道声音响起。

    “大队长,我想跟着老知青一起下地干活儿。”

    “啊?”

    “光福,你疯了?”

    周小军低声劝阻道。

    “就是,我听说这打猪草的活儿最简单了。”

    朱志远也跟着说道。

    “反正早晚都要下地的,我想尽快的能跟上他们,尽快的适应。”

    刘光福认真的回答。

    他来到这儿是干实事儿的,可不是来偷懒的。

    既然刘光福打定主意,扎根在刘家庄,想要在这里干出一番事业,那就得下苦功夫。

    这样也能很快和老知青拉近距离,为以后工作做准备。

    刘海军也觉得刘光福脑袋有问题,这打猪草的活儿,别人抢都来抢不过来呢。

    他倒好,还把这活儿给让了。

    刘海军见这么多人看着呢,他也不好再说什么。

    “行,那你就和老知青一起去。”

    刘海军大手一挥让刘光福跟着老知青走了。

    看着刘光福跟着李寿鹏他们一起走了,周小军和朱志远还是很佩服的。

    “我还以为刘光福他会靠着关系,在这边偷懒呢,我都准备和他一起混着了。

    没想到……唉,这觉悟,不服不行啊。”

    朱志远对着周小军说道。

    “是啊,你说咱们上学的时候,怎么就没发现呢。?”

    周小军应付着朱志远,又问向了他们的同学张明明。

    张明明现在都想不起来上学时候的刘光福是啥样事儿的。

    这边,刘光福也和李寿鹏他们聊上了。

    “光福,真没想到,刚第一天上工,你就愿意跟着我们下地了。

    我来了六七年了,也见过不少知青,你还是第一个主动要求的呢。”

    李寿鹏也觉得刘光福应该先适应两天再说。

    “是啊,刘光福,你就是太冲动了,初生牛犊不怕虎。

    等你干上活儿就知道了,到时候大队长可不会再让你去打猪草了。”

    另一个老知青徐大兵开这玩笑。

    刘光福也只是笑了笑。

    一路走过来,总算到了他们到了要干活儿的麦地。

    “李哥,这边的麦子看着产量不高啊。”

    刘光福也在农村干过活儿,不过那时已经有机器收割了。

    看着这稀稀拉拉的麦穗儿,就知道这产量高不了。

    想到现在这地里施的都是农家肥,刘光福也大概知道啥原因了。

    “是啊,这么多年一直都这样儿,社员那边产量也差不多。

    你看看我们这帮人,一个个都晒的黢黑,看不出和当地人有啥区别了。

    可就是这么干,这产量也就这样了,地不肥呀。”

    李寿鹏也是叹了一口气。

    “那咱们想没想过种点别的?”

    刘光福觉得这样不行啊,他那便宜爹给他找的东北那地方,那是粮食大省。

    他们的粮食都能供应全国了,可这边还只能勉强糊口。

    “这地里种啥咱们说了不算,那得听大队的。

    大队让种啥就种啥,咱们就跟着干活就行了。”

    李寿鹏说着就开始教刘光福使用镰刀。

    告诉他怎么用能又快又轻松。

    教完之后,他俩就一人一块地割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李寿鹏准备回头看看刘光福的情况。

    “你以前干过?”

    看着刘光福紧紧的跟着他,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慢,看着还很熟练。

    “刚跟你学的。”

    刘光福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你可真是这个,比我来的时候强多了。”

    李寿鹏说着竖起大拇指。

    他对刘光福的印象可真是太好了。

    要是其他新来的也能跟刘光福一样,那可就烧高香了。

    干了一上午,刘光福割的麦子就比老知青少了一点。

    不过他还是收着劲儿干的,在干活的时候,他也有了不少想法。

    穿过来之前,刘光福作为一名扶贫干部,他是学了很多东西的。

    他知道,对于农民来说,他们所有的一切都是从这片并不肥沃的土地上得来的。

    现在这个时候,想要在刘家庄招商引资肯定是不现实。

    最好的出路就是就是种一些有价值的经济作物。

    这一上午刘光福净琢磨这些了,不过他现在心里也没底。

    毕竟他现在还没啥话语权,叔叔婶婶那边还得加把劲儿。

    总算是熬到了中午,刘光福这小身板也是累的不行。

    原本干净的小脸儿,上面都是汗水和灰尘,整个一个大花脸。

    这时,女知青那边过来一个人,把水壶递给了李寿鹏,并询着上午干的怎么样?

    “李哥,小雨姐,你们?”

    女知青叫张小雨,刘光福知道她比李寿鹏晚来一年。

    李寿鹏红着脸说道:“我跟你小雨姐快要结婚了。”

    “是吗,恭喜恭喜。”

    刘光福笑着说道。

    “有啥恭喜的,以后还不知道咋办呢。

    咱们知青,在这边连个房子都没有,我们正发愁呢。

    和我一起来的几个人都是和本地人结婚的,那样才有房子。”

    张小雨苦笑着。

    刘光福还待安慰她,刚准备开口就被李寿鹏打断了。

    “行了,咱们先去吃饭吧,你跟光福说这个干啥。”

    李寿鹏叹了一口气,转移了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