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逃离四合院,我要去扶贫 » 第25章,成立

第25章,成立

    “你这样说他们,要是下次不来了咋办?”

    刘光福问道。

    “嗨,爱来不来,他们要是不来我们还轻松呢。”

    那人叼着烟,满不在乎的说道。

    刘光福听到这话,瞬间就明白了,对于这些人来说,生意好不好和他们没关系。

    反正都是他们是拿死工资的,他们还巴不得人少呢。

    现在抱有这种思想的人,那是大有人在。

    不过这对刘光福来说,算是很有利的一个方面了。

    经过一天的奔波,这面粉厂的事儿就算定下来了。

    剩下的就是工人和机器进厂的事儿了。

    刘光福回来之后,他先去的知青点,打算在那对付一顿得了。

    “这都几点了,你们不做饭啊?”

    刘光福来的时候就看见大伙儿都坐在了外边,眼巴巴的等着他呢。

    “光福,可把你盼来了,咱这儿都着急着呢,哪还吃的下啊。”

    李寿鹏说道。

    “这哪行啊,人是铁饭是钢,再大的事儿也不能饿着肚子啊。

    李哥,你也别嫌我啰嗦,咱们开了厂子可不能这样了。”

    “啥?”

    “要开厂子?”

    当听到刘光福说开厂子的时候,大伙儿顿时是炸开了锅。

    “安静,都安静,听我好好说。”

    刘光福不得不加大音量。

    “我当组长的时候就说了,要让大家换个工作,一起建设农村。

    那怎么才能建设农村呢,光种地可不行,咱们都是从城里来的,父母都是在工厂上班。

    那咱们知青咋不能在刘家庄也办个厂子呢,大伙儿说是不是?”

    安静,绝对的安静。

    “是,我们知青也能当工人。”

    见其他人都傻了,朱志远给刘光福当起了捧哏。

    “对呀,咱们也可以建厂当工人啊,光福你快继续说呀。

    咱们怎么样才能把建厂子呢,建啥厂子比较好?”

    知青们迫不及待的想知道后面的消息。

    “咳咳,我昨天和小朱去了趟咱们平安县的机械厂,在我们俩的努力下,机械厂决定租借给我们面粉厂的加工机器。

    晚上我又去了大队长家,今天我又去公社跑了一天,这不所有手续都完事儿了。

    以后大家伙儿就都是咱们知青面粉厂的工人了!!”

    刘光福把他这两天干的事儿都和大家说了。

    “太好了!”

    “光福,以后我们是不是就不用下地啦?”

    “那当然了,咱们都是工人了,哪还有时间下地啊。”

    刘光福肯定的回答道。

    “那咱们不种地,粮食怎么办?”

    李寿鹏还是比较冷静的。

    “李哥,这也是我接下来要说的,大家伙儿别先高兴的太早了。

    要是当了工人,大队上可就不会记公分,分粮食给咱们了。

    再说这面粉厂是咱们知青办的,队里不会掏一分钱。

    也就是说,厂子办起来以后,大伙就只能靠着它生活了。

    好在这个面粉加工厂的前景还算不错,这也是我经过调查的,至于要不要参加?”

    刘光福说道这儿就停了,看着他们。

    本来大家听到不用下地了,还都挺高兴的。

    现在听刘光福这么一说,又都慌了,心里拿不定主意。

    过了一会儿,刘光福继续说道,

    “反正这面粉厂是一定要开的,你们要是不愿意呢,我就从刘家庄里找人干。

    因为我是知青组长,所以就优先咱们知青。

    现在就看你们怎么选了,是一辈子在这儿种地,还是跟着我拼一把。”

    “光福,我跟着你干。”

    朱志远第一个举手,这事儿他爸还出力了呢,他可不能临阵退缩。

    “还有我。”

    周小军也紧随其后。

    虽然他家里也困难,但是他相信刘光福。

    作为同学兼朋友,他这个时候也必须支持刘光福。

    剩下的人,你看我,我看你。

    谁也不敢这么轻易的做决定,毕竟这关系到粮食问题。

    谁也不敢保证这个面粉厂一定能办起来,即使能办起来,活儿多不多还是一个问题呢。

    李寿鹏这时也很纠结,他马上都要结婚了,以后可是两个人一起过日子了。

    这要是没粮食了,再没工资,还能过活下去吗。

    大伙儿之所以这么犹豫,还是这些年的蹉跎。

    激情没了,勇气没了,希望没了,啥都没有了。

    刘光福看似是在帮助知青,其实他也需要知青们的帮助。

    相较于刘家庄的社员,这些知青更能豁的出去,因为他们没有后路。

    一旦进入了面粉厂,肯定会为了工资拼命,在这里又无亲无故的,绝逼的天选打工人。

    “大家伙儿都好好想想,想想当初为啥来这儿。

    都是十几岁,二十来岁的年轻人,难道就一直过这样的日子?

    反正这机会我是给你们了,干不干的,明天都给我和信儿。”

    刘光福再次说道。

    “算我一个,我跟你干。”

    徐大兵咬了咬牙。

    “还有我,光福。”

    李寿鹏作为最早来的知青,他可是自愿来这刘家庄的。

    听了刘光福的话,心里很是触动,又想起当初来这儿的理想。

    其他人也是把手都举了起来,决定跟刘光福拼一把。

    “很好,既然大家都同意了,那今天咱就把厂子的人员啥的都定下来。”

    刘光福按照他的设想,给大伙儿讲了一遍。

    别看这就是一个米面的加工作坊,这事儿也不少,毕竟要把他们十来个知青都得安排下来。

    为了有别于公社的那个加工厂,刘光福是这么安排的。

    每台机器有两个人,负责机器的操作,保养。

    还要帮助过来加工粮食的老乡搬东西,能搭把手的尽量搭把手。

    还安排了两个人负责晚上巡逻看厂的,厂子肯定会存放一些来不及拉走的粮食,没人看着可不行。

    “光福,女知青那边咋办啊?”

    李寿鹏关心的问道,他现在都考虑要不要把张小雨也拉进来。

    “女同志咱们肯定也不能落下,但是咱们厂刚开张,岗位就这么多。

    要是安排女同志的话,就得有人先去种地了。”

    众人一听,要是女同志过来就有可能挤压他们的工作岗位,就都不愿意了。

    纷纷表示帮老乡扛粮食,守夜都是男人干的活儿,女同志确实不太方便。

    李寿鹏:“……………”

    活该你们一个个的没媳妇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