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逃离四合院,我要去扶贫 » 第35章,考试

第35章,考试

    “要是你们都没意见,那我就说说招工的事儿。

    这次一共需要四个人,我准备知青招两个,社员招两个。”

    刘光福把他的想法告诉了众人。

    “啊?”

    “光福,你不是都要通过了考试吗?”

    听到这个消息,女知青们有了意见,本来她们竞争四个名额就很难了。

    这下倒好,又少了两个,她们女知青可是有十多个人呢。

    “我这也是为了给你们留面子,也不想想你们都来这儿多少年了。

    真要和队里的应届生比,你们能比的过,别不知道好歹。”

    刘光福嘲讽道。

    女知青们:“…………………”

    “这个决定也是经过所有工人同意的。”

    周围的男知青点了点头。

    刘光福早就和他们说过了,如果工人的名额都给知青拿了,大队肯定得闹。

    这对他们没啥好处,说不定还会影响他们的现状。

    所以大家伙儿一致同意让出两个名额,反正也不是他们的,男知青这边肯定没意见。

    女知青们互相看了看,都默认了刘光福这个决定。

    张明明这时鼓起掌来,表达了对刘光福的支持。

    “好了,招工的事儿就说到这儿,我这作为咱们知青的领导,肯定会带领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前提是大家伙儿要团结在一起,团结就是力量。

    对了,以后就让张明明当你们那边的联络员,有啥事儿我会让她通知你们的。”

    听到刘光福这话,张明明高兴的不得了,看来这个老同学对她还是很看重的。

    光得到知青的支持还不够,刘光福这个知青领导还得得到大队的承认才行。

    刘光福拿着女知青写的保证书,来到了大队部这边。

    大队的干部们这几天也在关心着加工厂招工的事儿。

    见刘光福过来,还以为是商量招工的事儿呢,没想到人家直接被推举为知青领导了。

    以前男女知青都是分开的,各有一个组长负责,现在全归刘光福管了。

    “行啊,光福,真是越来越出息了。”

    队里的干部打趣道。

    “哪里哪里,我这也是沾了咱刘家庄的光,他们把我看成当地人,这才给我面子的。

    这以后有事儿还得大伙儿给我撑腰啊。”

    刘光福谦虚道。

    正当大家说笑的时候,刘海军从外面走了进来。

    “光福来了,厂里又出啥事儿了?”

    刘海军这几天很是郁闷,本来还想着把手伸进加工厂呢,结果他们突然要招工了。

    还弄了个什么招工考试,说什么公平公正公开,社员们很是支持。

    搞得刘海军也暂时不好伸手。

    “大队长,也没啥事儿,就是女知青那边非要推举我的当她们的队长。

    这不得跟大队汇报一下,顺便也说说招工的事儿。”

    “招工?”

    干部们听刘光福这么一说,纷纷扭头看向了他。

    “主要是考虑咱们大队社员整体文化水平不高,我怕他们吃亏。

    所以我就争取了两个名额过来,不管他们成绩咋样,队里前两名肯定能进厂。”

    刘光福解释道。

    “真的?”

    “这事儿定了?”

    干部们顿时眼前一亮,现在能念到初中以上的,大部分都是干部家庭的孩子。

    所以这报名参加考试的,也基本上是这群人的孩子。

    “那当然了,我可是咱们刘家庄的人,肯定要顾着队里的人不是。”

    “光福,就两个名额?”

    刘海军点了一根烟,面无表情的问道。

    “哎呦,大队长,这不少了,知青和社员们一边一半啊。

    这才是刚开始,以后的机会多着呢,等过一段时间,我还想着再拉台榨油机回来呢。

    到时候不还得增加工作岗位吗,厂子越大,这工人不就越多吗?”

    听了刘光福的话,刘海军心里更难受了,这厂子发展的再好,也和他刘海军没啥关系。

    其他干部可没刘海军那么多弯弯绕,他们都很高兴。

    “光福,你说的都是真的?”

    “当然了,我是咱们刘家庄的人,有了大队的支持,还怕这厂子发展不起来?”

    ……………

    又过了几天,加工厂的招工考试就开始了。

    这几天可把周小军累的不轻,刘光福只负责出题,他可是一张张抄下来的,谁让他字好看呢。

    这边女知青有十二个人都参加了考试,队里也是十五个人参加了考试。

    考完试,刘光福就和李寿鹏在办公室里批改试卷。

    结果果然不出刘光福所料,知青们的成绩比社员们好太多了。

    毕竟她们里面有不少是高中毕业的呢。

    知青里成绩最好的是张明明,大队里是会计的弟弟,刘宝来。

    第二天中午,考试的成绩就贴出来了。

    张明明和刘宝来他们四个看到录取名单上有他们的名字,直接兴奋的蹦了起来。

    从明天开始,他们几个就是加工厂的工人了,每个月也是拿工资的人了。

    其他没考上的人有些丧气,后悔那些年没好好学习。

    “大家伙儿也别放弃,以后的机会多的是。

    咱这个厂子还会有榨油机啥的,工作机会只会越来越多。

    没准儿到时候还得从别的大队招人呢。”

    刘光福鼓励大家。

    “啥?”

    “咱们队里这么多人还从外边招人?”

    社员们一听刘光福最后的那句话顿时不乐意了。

    “还不是咱们队里符合条件的人太少了,这次你们看看才多少人参加考试。

    等以后厂子越来越大,就算需要再多的人,初中毕业这个条件也是不会变的。”

    社员们一听顿时着急起来,他们的孩子可连小学都没上呢。

    这同样是刘家庄的人,就因为多念了几年书,这过的日子就不一样了?

    看着女知青们垂头丧气的样子,刘光福还得给她们打气。

    “都低着头干啥,回去好好看看书,把以前学的都补回来,别等下次机会来了,还考不上。”

    …………………

    午饭的时候,刘家庄的人都在说这次招工考试的事儿。

    以前这加工厂和他们的关系不大,也就是过去加工粮食。

    现在不一样了,还能招工呢。

    前几天刘光福增加了两台机器就能有四个名额,大家一致认为以后还会在增加机器的。

    所以他们还有当工人的机会,就是这招工条件太严格了。

    都得初中毕业,自家孩子连小学都没念完就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