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万疆璀璨 » 第二章 庙堂之上

第二章 庙堂之上

    次日,徐县公堂之上,一名乞丐少年在公堂之下跪着。

    “从实招来,本官便可饶你一命。”

    说话的正是徐县的县官老爷,他眯着眼,手里把玩着桌子上的惊堂木,眼里泛着凶狠与仁慈,时而望着那乞丐少年。

    这名乞丐,这审查的第15个也是最后一个,看着十五六岁,单薄的囚衣上,有着些许血渍,审罚犯人大多都是如此,少不了刑法和板子,打一顿在大牢里关上一天,第二天提出来审问,也能老实不少。

    然而,前面的那几个,一问三不知,想来是哪里过来流浪的刁民,这个少年就不一样了,在他身上搜出来一块木牌,是丐帮的。

    少年跪在地上,眼里丝毫不惧这徐县县令,看着似乎有恃无恐,抬起头来,对着那高堂的县令,便是大声喊道:“县令老爷,可是有所不知我丐帮威严……”

    徐县县令,体态微胖,留着两撇小胡子,眼睛很小时常眯着,身着一身青色礼袍,寓意着青天老爷,他看着那少年,猛的一拍手里的惊堂木。

    “好你个刁民,难不成本县令还怕你那所谓的丐帮,拉下去赏他十丈。”县官的语气很冷,眯着的眼里透着凶狠,为官十几年,还能让人威胁不成。

    得了令的差役们,便将那少年拖了下去,他们都是跟县令十几年的老手,根据县令的语气,便知道下手的轻重,按这个情况来看,最多打残,还不能打死。

    “徐县狗官,睁大你的狗眼看清楚了,我可是建水丐帮的人,你若是动我,丐帮不会就此罢休的。”那少年怒吼道。

    “赶紧拉下去,再赏他30丈,他妈的,刁民!”那县令摆摆手,撂下一个竹签。

    少年在争扯中被拉了下去,对于人精差役们来说,这种情况,最好双腿打折,不然都不好交差。

    …………

    “师爷,你可曾听说这建水丐帮,口气竟如此之大。”徐县县令眯着眼询问旁边的师爷。

    “回大人,大概是建水县新兴起的一伙人吧。”

    “建水县吗?派人去查查吧,一个小小的乞丐,哪里来的如此胆识…………”

    “大人,据我所知,建水县的一个月前就县令换了,好像是侯爷的学生。”

    “什么?你是说那位侯爷的学生。”县令用手捏着鼻梁,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

    过了一会儿,那限令缓缓吐出一句:“先派人去准备一些东西,看来明天我去拜访一下这新来的建水县县令。”

    “哦,对了,那乞丐的事先放一放,派人去和四大家说说,就说事情有些眉目了,让他们放心。”

    师爷先是望了望县令,然后并没有多说什么,道了一声:“好的,大人。”说完这句话,师爷就先退了下去。

    …………

    徐江县县大牢,大约有近百个牢房,一大半的牢房里面都有人,有一间牢房更是关押了14名乞丐,牢房的门是对着的,中间是一条长长的走廊,两边是牢房,每隔一个牢房便有用来照亮的火把,牢房的看守每隔一个时辰会过来巡查,出口那里则有五名负责看守。

    牢房里的设施很简单,稻草,一张桌子,一张草席,时不时还会传出老鼠的吱吱声。

    少年昏躺在湿漉的草席上,他的两条腿是满是凝固的鲜血,看样子是瘸了一条腿。

    少年名叫沈鹿,今年16周岁,14岁时家乡大旱,闹了饥荒,跟随父母四处乞讨,后来他父母染了疾病,相继死去,他成了孤家寡人,像一个孤独的野狗,在这满是创夷的世界里乞讨。

    好在幸运的老天爷,并没有抛弃他,那年15岁,他流落到建水县,加入了丐帮,就此他不再是孤零零的一个人了,而是有了一个家,就在一个月前,丐帮并入了大组织,帮主和当家们也换了人,这一次来到徐县出任务,他负责望风,不幸的是被逮到了。

    “五哥,我还没出徐县啊!”少年心里呐喊着,现在的他遍体鳞伤,已经没有力气说话了。

    少年四周的牢房都是空空的,他被关了单间,这还不算什么,看守的过来巡查时,总要过来给他几脚,他真的遭老罪了!

    …………

    徐县与建水县相邻,同属一个府的管辖区一一皖江府

    皖江府的知府,也是侯爷的学生,说起来在整个皖江府内,许多县令都走马换人了,多半都是因为贪腐而被抓了起来,他徐县的县令,自然也贪,但他不贪国家的金银和粮食,靠着帮扶四大家,收受一些银两罢了。

    临安城,是靖安侯的封地,在原有的城池上又进行了扩建,可以说是焕然一新,万象更新,繁华程度也能堪比天子脚下的京城。

    临安城靖安侯府,侯府的装修颇具现代感,府内甚至有几座高楼,看着有70多丈,也就是30多米吧,在这个世界可以算是高楼大厦了,侯府还是以古色古香的建筑为主,四厢房,四合院,假山,楼阁,小桥流水,上竹台,沁心花苑,满园春,夏可赏三秋桂子,十亩荷花,秋可观红叶枫树,配点点桂花香,冬季也有挺拔的松树。

    距靖安侯府约三里,便是这临安城最大的书院一一皖江书院

    皖江书院是靖安侯所办,致力于新学与旧学的合盛,旧学不用多说,虽然这个世界没有孔圣,但却有儒家的学术,儒家经典便是这旧学,新学则是靖安侯亲手所编的教材,包罗万新,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政治,绘画,音乐等等等等,当然最为突出的新学是多次为人续命的统医学(生物学与中医),在临安城,但凡为人看病的大夫,或多或少都读过生物病理,以及中医药大全(《本草纲目》),临安城也有许多外来的海商,统称为外商,所以在皖江学院,也开设了外语,方便沟通交流。

    …………

    靖安侯府,大庭内

    “侯爷,圣上来旨说后日要去上朝,届是有许多人都会赶来,包括贡亲王,还有在外的一些将军们。”

    靖安侯郭临安正坐在大庭上的金丝楠木椅上,手里把玩这一传玉珠,侧耳听着手下的汇报。

    “好了好了,本侯已经知道,退下吧。”靖安侯打着哈欠,摆了摆手,慢慢的说道

    “是的,侯爷,小人告退。”那手下说完就缓缓地退出了大庭。

    靖安侯眯着眼沉思着,时不时摇晃着头,“这皇帝老儿,看来又缺钱缺粮了,好端端的,又要发兵了吗?唉,劳民伤财啊!”(这里的兵读第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