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仙武长生:从灵签仙缘开始 » 第22章 登闻鼓院

第22章 登闻鼓院

    杨牧的话语十分郑重,就连称呼都发生了改变。

    直接以大人相称。

    国子监祭酒,隶属学官,掌管教育的官职,大周从四品,亦可成为四品大员,放到前世,相当于最高教育机关的一把手,掌国学诸生训导的政令。

    自从女皇登基以来,每一年春闺秋闺的科举,基本都是由晏青松主持操办,由此可见,深受器重。

    他请晏青松帮忙,无非是三个目的。

    第一自然是立案,事关今年科举之事,以及自己儒道入品的关键。

    二是与晏青松交好,同时与安国公也可以打好关系。

    三是,调查自己坠河的事情。

    三件事必须要做成一件。

    听到杨牧大喊冤枉,安国公和晏青松对视一眼,都看到彼此眼中的疑惑。

    不止是他们,在场所有人都顿感莫名。

    晏青松轻声道:“你有何冤?”

    杨牧不卑不亢道:“晚辈自读书以来,勤勤恳恳,发奋刻苦,不敢懈怠,然却落第五次,如今只是一介秀才,后被推落河中,命大不死,但却感觉今年的落榜有诡异之处。”

    “所以晚辈猜测,是有人在背后构建陷害。”

    此言一出,引起了发疯一般的震惊讨论声。

    “能做出两首千古名篇的大才,居然只是一个秀才?真的假的?”

    “如果是真的,那也太离谱了吧!”

    “是啊,虽说这才学和会科举确实是两码事,没有必然联系,但怎么会连个举人都没考上。”

    “不应该啊,难不成真有什么冤情不成?”

    垂立于角落的王凌云,眼皮微跳,却是没有轻举妄动,作出任何多言的举动。

    眼下这个局面显然已经跳脱出他的掌控。

    晏青松一听到这,见事态比想象的严重,脸色逐渐凝重起来,沉声问道:

    “你身上的冤情是真是假,老夫暂且不论,你既然找到老夫,献上此诗,肯定是有了安排的吧,你想让老夫如何帮你?”

    当他听到杨牧有冤的时候,就意识到对方来到这里的目的。

    柳夫人一介女流,却将一个私塾先生带上身边。

    这一点本来就极为奇怪。

    只能说明是有备而来,或者说专门为了此事而来。

    虽然杨牧是别有目的的接近自己,但晏青松实际上并没有多少反感。

    既然能做出这等诗词的大才,一身本事自然不能被埋没。

    如果真的有冤情,他也确实可以帮一帮。

    杨牧拱手,抬头目光坚定道:“晚辈请求查卷,验明成绩和考官,上诉登闻鼓院。”

    “你要报到登闻鼓院去?”

    晏青松闻言,眉头一挑,有些意外。

    “不错。”

    杨牧重重点头。

    登闻鼓院乃是为了上通政令,下达民意所设立,成立于天圣元年,女皇登基之时,前身为大乾的鼓谏司,职任比鼓谏司更为全面具体,大致差不多。

    登闻鼓院的大门口设鼓,以此让有冤之人击鼓申诉,故有此称,鼓院隶司谏、正言,掌接受大周文武官员及天下士子百姓的章、奏、表、疏等种种建议和投诉。

    凡建议有关朝廷政事、军事机密、公私利害等事,或请求恩赏,申述冤枉,贡献神通异术等要事,都可以上报。

    晏青松点点头:“你说的都没有问题,若是申报登闻鼓院,你也可以查卷,调查坠河之事。”

    “又何必还要来找老夫呢。”

    这些事情,登闻鼓院也可以做,也就是查卷的政令,他晏青松可以立马审批,给一个答复。

    其他的事情,还真不在他的权职范围之内。

    或许要交给登闻鼓院的检官去做。

    “因为此事还有大蹊跷。”

    杨牧语出惊人,严肃的说道。

    在他看来。

    坠河不是大事,落榜也不是真正的大事。

    真正的大事,是查清楚是谁想背后想害自己,为什么想害自己,出于什么目的。

    他不相信以自己一介秀才的身份能招惹如此杀身后果,必然是牵扯到了什么惊天大案,不然不可能遭此对待。

    这背后的事情,才是真真正正的大事。

    若是不查出来,他有预感,自己申诉的事情也不会有任何进展,而是会草草了事。

    “杨某七日前遭遇过一次无缘无故的刺杀。”

    “若是哪一天在下突然死于非命,在场的诸位可要给在下做个见证,我并非是死于意外,而是有人在背后针对。”

    杨牧的话一说完,立马引起了激烈的反响。

    “有人敢在京城杀一个秀才,不要命了?”

    “如果杨牧说的话是真的,那这事情可就有意思了。”

    “他无名无望无财,针对他干什么,不会是假的吧,但看他说的真切,不惧生死,我有点相信了。”

    柳宁夜见底下举子热烈讨论。

    当即明白了杨牧的用意。

    他想利用举子的舆论,引起重大的反响,让晏青松,以及登闻鼓院的官员们更加上心的调查。

    不过这样做,有利有弊。

    最大的弊端,是会引起幕后真凶的怨恨以及忌惮,从而会遭来更大规模的刺杀。

    好处也是有的。

    可以得到晏青松和安国公的支持,以及一大帮士子的支持。

    将自己处于一个明面的舞台上,让对方想动手又不敢动手。

    如果有人敢动杨牧,那就是露出鸡脚,坐实了这些案子的真实性。

    不辩自赢。

    此乃阳谋。

    一想到这,柳宁夜不得不佩服杨牧的才智。

    确实是一个文采出众,年少老成,城府极深,前途不可限量的家伙。

    她一开始还觉得,这样做会打草惊蛇。

    殊不知,如果不行动的话,会一直处于被动之中。

    现在好了。

    杨牧如果能得到柳府,安国公,晏青松的帮助,还有谁敢动他?

    晏青松与安国公,长乐王聊了一会儿,最终拍板下来,朝杨牧郑重道:

    “可以,此事老夫会亲自出手,帮你调查,若是你真的遭受了冤情,陛下肯定会给一个交代。”

    “谢过祭酒大人。”

    杨牧感谢的行了一礼。

    就在这时,一位身材壮硕的家仆从门外跑来,匆匆上了二楼,来到安国公的面前,慌忙道:

    “国公不好了,有人闯入了府上大阵,还杀了几个护卫,此人来无影,去无踪,我等不是对手。”

    “怎么回事?”

    安国公得到消息,蹙眉道。

    “小的只能看到一个手持幡棋的黑色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