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春风秋月 » 第四章 名门(一)

第四章 名门(一)

    三日后,武进衙门例行早会,丁文才和李巍联袂而来,一路上低声交谈,惹人注目。

    武进的县令蔡曦,是位诸事亲为的主官。

    武进由他主政后,衙门里的灯常是亮至夜深。

    县衙的会堂用的是上好的木椅,都垫着软棉垫子,极为舒适。明根细者,都知道这是应蔡县之意。追其因由,竟是为了便宜开长会、议长事,坐得舒服了才能打“持久战”。至此,武进的早会常常由早一直开到天黑,偶尔连中饭都在堂内解决。

    如此几年下来,蔡县仍然神采奕奕,几位县级官员倒是吃不消得居多。

    而县官们如此上赶,下面干活的便更是每日每夜得跑断了腿,一时间武进衙门有些“水深火热、官不聊生”的气象。

    早会伊始,先是由县丞禀报了几日的要事,丁文才也说了些份内的事宜,蔡曦和颜悦色一一点评,直到李巍时提起近日常州边境有歹人专劫女子一事,蔡县令才慢慢皱锁了眉头。

    丁文才见机,话锋一转,立即提及自家夫人也在花轿岭受袭,一名驿路兵卒身受重伤。

    蔡曦浓眉一横,拍案道:“岂有此理!武进治下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咱们还安坐在堂上,几天过去竟还没有动作,在这等着禀报呢?这事...过去几天了?”

    “事发四天,丁家嫂子回武进算,也有三天了。”李巍道。

    蔡曦不悦道:“若是这几日又有百姓被掳去呢!若是有人在这几天家破人亡呢!特事特办,特事特办!说得特事不就是这等大事么?糊涂!”

    一通连珠炮,吼得李巍连连称是。

    蔡曦强压火气,他目光低垂不看任何人,但话语间却实实在在是在询问丁文才:“弟妹没有事吧?”

    丁文才赶紧道:“受了些惊吓,所幸被一名江湖人士遇见,仗义相救。”

    蔡曦点点头,也不予置评,转对李巍道:“老巍,你即日点齐人手,把事情解决。失踪的妇女要全力查找,将通牒同时发往义兴、晋陵几个临近的县,让他们协助寻找丢失的妇女。”

    李巍和丁文才相视一眼。

    蔡曦揉揉眉头继续道:“也发给常州府一份吧,注意措辞,发常州的案子写好了拿给我亲自过目。”

    李巍这才插上话头,他为难道:“蔡县,发邻县找人的事我马上照办。可是去‘花轿岭’抓人可要从长计议。”

    蔡曦立马变了脸色。

    李巍赶紧道:“据我线报,这岭子上贼匪众多,且训练有素,不是咱们衙役的人手能治得住的,需要协调正经的队伍,借兵围剿。”

    蔡曦脸色缓了下来,他不懂缉盗,此事上一向以李巍的意见为重。这位武进的头把手似乎意识到事情严重,问道:“这案子立有文书么?拿一份给我。”

    李巍一愣,极为不愿得从身前一摞案子里抽出几页递给蔡曦。

    蔡曦一目十行,忽然悠悠道:“老巍啊,你说这个事是个大事,刚才怎么说的?岭子上贼匪众多,且训练有素。”

    李巍额头涔出汗来,蔡县令记性极好,刚才李巍所说几乎一字不差。

    李巍只能点头称是。

    蔡曦将几纸文书劈头盖脸扔向李巍,又因纸张轻飘散了一桌,蔡曦恼怒道:“可这文书上明明写着,七名贼寇。区区七人!你下面写着建议我上书常州,借精兵两百?!”

    李巍一慌,知道自己上报的方式疏漏了,他本想夸大其词逼蔡县去办救兵,不想弄巧成拙,他赶紧补救道:“蔡县,这七人都是武林中的能人,我们制不住!”

    可李巍忘了,他和丁文才是由陆渊和齐楠作释,才对那七人有了清楚认识,蔡县作为寻常人,当然不会理解什么是“登天境”的高手。而此间蔡曦恼怒,显然也不是解释什么事“登天境”的时机。

    果然,蔡曦听了李巍之言如火上浇油,语调又提了八分:“衙门里一年花多少银子养你那些‘不良人’,让你去对付七个盗贼之流就对付不了,都吃白饭的?”

    丁文才在一旁也替李巍着急,心道这个老巍,本说好了先跟蔡县汇报“花轿岭”上七人功夫了得,看能否请官兵协助。如若不行,看看能否收罗武林人事和自己一众“不良人”一同剿匪。两套法子一齐报上,让蔡县自己斟酌。

    可李巍三言两语让自己陷入被动,被蔡县几句话追着问,直要答不上话来。

    李巍大概是无话可说,只能硬着头皮道:“好,蔡县,我集合人手,不行再动用关系带几个武进本地江湖门派的好手,一齐去围剿。”

    蔡曦听到这里更是恨铁不成钢:“江湖门派?!咱武进本地的帮派有谁能和法华寺比!法华寺年年都和衙门往来,每年‘佛节’我都亲自去寺里上香,每每提点你陪我一起去,你非托有事。哼,法华寺武僧众多,若你平日和主持相熟,会如此为难?”

    蔡曦见多识广,一语就说到法华寺。

    “是、是。”李巍平日里大刀阔斧,在蔡县令这里却当真施展不开。

    蔡曦还是以大事为主,没好气道:“一会我修书一封,你带着亲自去法华寺请主持援手,即日启程。”

    李巍闻言松了口气,这才领命。

    蔡曦想了想,又道:“多动动心思,把事情办的漂亮些。你既说那些盗匪厉害,就要多发动发动当地的百姓,知己知彼,把它促成个功劳捞回来,别给我惹出麻烦。”

    堂上这些县官们暗自换了换眼色,无不心中叹气,老巍这是领了个棘手的差事啊。

    蔡县令翻了翻桌上的案子,不再理“花轿岭”一案,而是接着道:“今年收成为何又不好?武进原先是农桑大县,年产丰饶,这些年商市倒是兴起来了,可水稻却连年减产……这不是办法。”

    蔡曦没有将话说透,如今天下未平,若是南北战事一起,什么商贾贩市都难以招架,唯有粮食才是根本。

    丁文才熟知武进县志,开口道:“当年武进开凿孟渎,引江水溉田四千顷,才由此富足。可到如今武进的水利河渠已成百年之躯,年久失修、难堪大用。”

    蔡曦用手不断敲打桌面:“水利、水利,又是水利,说到底都是钱粮啊。”

    他环顾左右,众人皆不搭话。

    他有意推动修渠多年,可苦于没有银饷。

    看着左右皆低头不语,唉,都说巴蜀都江堰工成数百年仍能抗灾引流,究竟是何奇景……

    县丞史其道忽然开口道:“蔡县,这几年咱们意欲截留些银钱修渠,结果都被这事那事滋扰,我看啊,咱武进商贾云集,何不从这些富商身上动动心思,不怕抽不出钱修槽渠啊。”

    蔡曦想都没想,直接摇头:“就怕拆东补西,最后左右支绌。”

    武进如今埠店如林的局面得来不易,蔡曦不愿,也不敢轻易动其筋骨。有人说他想修槽渠,却狠不下手段,可谁又知他的难处。

    此事你一眼我一语,说道最后仍是没有续论。

    转头又是几轮禀报,蔡曦几乎无心去听。在他看来,修槽是武进未来几十年的大计,若是无望,其他边角的事物实难刃解武进之危。

    是以一时失神。

    整整大半天,今日的早会才将将结束。

    几位大人坐了大半日,腿脚都已不灵便了,可蔡县令仍端坐不动,舔起毛笔又记录了一些。

    他总是最晚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