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春风秋月 » 第四章 名门(三)

第四章 名门(三)

    转眼又是个把月过去,常州各地也撤了戒严,期间倒也没听说发生过什么大事。

    而“花轿岭”一事一旦担搁,陆渊又已离去,小进宝没了人日夜督促练功,顿时闲散不少。

    可蔡曦当日应允进宝去“花轿岭”沾点功劳方可入衙,这一日不去“花轿岭”,进宝的生计便一日没有着落。拖得十天半月,进宝便想出去找点活儿干,却被姨娘严肃劝下,说是他现在毕竟是县官之家,出去干粗活丢人现眼。

    进宝偶尔问起,也只说再等等,再等等。问得多了,进宝也知不该麻烦姨父,便也就闭了嘴,成日除了练功便是游手好闲,很是无聊。

    倒是进宝那位便宜师兄,除了偶尔上头时有点虎,平日里竟然还是个挺好相处的兄弟。陆渊在时,李二少就频频发出邀请,想带着进宝、近香到武进几处繁华地走走逛逛。

    只是当时练功辛苦,李峰的想法被时间紧迫的陆渊无情压制。

    这不,陆渊一走,李二少又咋咋呼呼嚷着要和进宝、近香出去。

    进宝甚至怀疑这位二少爷看上了近香!

    师兄,我抢你未婚妻,你抢我妹是吧?

    不过闲来久了,进宝就慢慢开始有些别的想法,比如想另租间宅子,搬出去住。

    姨父丁文才家确实住不开。

    丁主簿应该算是个清贫的县官,用李峰的话说,武进的县官谁家不是三进、四进的院子,在城北,像丁主簿这般三两间房加一个不大后院的小宅子,怕是找都不好找。而家里的老下人已在丁家做了三四年,本来已倒出间厢房给进宝住着,可这位老家人住在城外乡下,每日来返极不方便,丁文才便将书房腾了出来住人。这样一来,丁主簿每每在家中批阅案子,都只能缩在卧房之中,笔墨恶臭,已经惹得姨娘成日得睡不好觉。

    再说丁文才这儿,知道“花轿岭”众匪转移后,反倒另起了心思。如今“花轿岭”已无危险,他为了进宝能入衙做活,反想推动李巍去“花轿岭”走走过场。“花轿岭”一事已上书常州,武进若无动作或不了了之,蔡县面上也不会好看,丁文才深谙其中机巧,此时不如让李巍去走一趟,到时只需随便抓几个沿路蟊贼顶账,不说这功劳大小,此事对上对下都是个交代。连蔡县碍于面子,也不得说上什么。

    到时,蔡曦指不定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允了进宝差事。

    只是李巍如今心态却不同了。他自知“花轿岭”已没甚功劳,去了也是白去,何况若是真要“发兵”,其中人力、钱物一应需要他去操办,只为了这上下好看,他李巍可是不大愿意的。是以转眼又过去七八天,此事反而雷声大雨点小,越来越没音信了。

    于是,丁文才又去蔡县那边吹了吹风。

    约摸三四日后,丁文才一早领着进宝到李巍这里点卯。

    “子兴(丁文才的字)?人带来了?”李巍一身劲装,边收束上身软甲边说到。

    “怎么走得这么急?”丁文才昨夜早知道今天一早李巍便要出发。

    “蔡县心系百姓,昨日连夜差我携书信到法华寺搬救兵,现在法华寺的高僧已在衙门待命,我们即刻启程‘花轿岭’。”李巍的脸色不太好看,估计是昨夜劳累所致。

    丁文才点点头。

    花轿岭众匪转移,李巍是向蔡县禀报过的,可蔡县当时便问消息传自何处,昨夜更是直言李巍听信江湖闲话,畏艰惧难,拖延事情。

    李巍显然心中也有怨气,当时本便是有常州府的文书压着不能动弹,反倒成了自己的过错。他是不知,常州前两日发函询问武进匪患一事,蔡曦自然要抓他询问。

    武进四千八百户,人口数万,在诸州中已是中等大小的县城,更兼武进商贾众多,外来客旅、行商、做工之人数几乎倍于当地土著,实乃当时了不得的大城。所以,能坐到武进县令这把椅子上的,绝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是以一旦蔡县亲自过问,“花轿岭”一事成行,几日里武进驿路上奔驰快马几乎全是为协调部署此事而往来。

    义兴等几个临县已经开始全县寻人,常州那边也已经张贴出告示,法华寺的二十名武僧更已住进武进,李巍亲自带着手下四名亲信的白直(吏员的一种,有当值吏员的意思。唐后,京师文武执事官五品以上皆有防阁,州县称白直;到了宋时,当值的手力、散从官都可以称作白直。这一称呼在唐末至五代缺少记载,在宋时复又启用,有人认为其间“白直”一职曾随整合役制消失过一段时间,这里不做深究),衙门里抽调了四十六名年轻衙役,近百名武进“不良人”整装待发。

    这近百余号人皆着黑衣,不同于衙役,这些人个个五大三粗、凶神恶煞。唐时县衙缉盗常因人手不足,便“征有恶迹者充任不良人”,说白了,就是将当地一些破皮无赖集合起来,以恶制恶,为官府办事。

    这群人,是李巍缉拿盗匪的依仗。

    只是蔡、丁、李三人心知肚明,这缉拿目标,却是早已跑掉了。

    李巍无奈对丁文才道:“计划不如变化,蔡县压下来的事我如何敢拖。昨天蔡县连夜将我叫回衙门,让我今天一早出发,我能如何?!蔡县面子也很大,法华寺出了二十几个武僧,说有八个都是中三品的实力。”

    丁文才分不太清武学品级,但一听自家高手众多,心中更放了心。便是花轿岭上仍有余匪,也能一举擒获。

    李巍束好衣甲,想了一想,道:“我们虽然缺向导,可此次并非没有凶险,真出了事我可无法向你姨夫交代。小进宝你可要想好了。”

    丁文才知道李巍是在推辞,赶紧道:“蔡县的意思是让进宝跟着你去‘花轿岭’蹭点功,日后好往衙门安排,老哥哥,你可要帮我啊。”

    李巍“嗯”了一声,知道再推便太过意图明显,便道:“也罢,到时候让进宝跟在我身边,别离了我,起码不会出大事。”

    “最好最好。”丁文才喜道。

    进宝深知富贵险中求的道理,若无危险,又哪儿来功劳?他轻松笑道:“姨父、李伯,二位放心,进宝是个知道进退的,绝不给长辈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