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春风秋月 » 第二章 置业(二)

第二章 置业(二)

    城西的坊市,确实能一眼看出不同。

    房子破旧不说,角落巷子口里总能看见三五成群蹲在一起不知做什么的赤膊汉子,街口也冷清,连街上行人也大多没什么精气神。

    在厉师傅的“怂恿”下,几人没去找掮客,而是直奔当地的坊正(管理街坊的小吏),再由坊正带着四下打听合适的宅子。这样一来,不但能省去掮客的差价,更能用坊正身份压压价钱。

    武进城西的这些老破小相对于城北的豪宅,当真是如白菜价般便宜。几番打听下来,加上坊正亲自出马,不少人八九十文就愿意将宅子租给进宝。

    更有一些破漏或单房的,六十分就能租。

    可进宝始终不点头,边看边比较。

    最后到了西城门根下的一户,三间稍破的瓦房,价钱已经压到了五十五文一个月。

    进宝已有些满意,但嘴上却道:“这价儿倒还算可以啊,主人家,你们这儿常年外租么?”

    主人家点点头,有坊正在一旁,大多主人都比较拘谨。

    进宝又问:“不知宅子若是卖能卖多少银子。”

    那户人家本来见刘进宝是个娃娃,就存了轻视之心,只是坊正领来的客人不敢怠慢:“小郎,这单一个屋子是不卖的,若是小郎要买,里外三间瓦房加起来,有四十两足够了。”

    进宝点点头,这城西的价钱相对合适。心里便暗暗划下了记号。

    可他仍是不租。

    出门上了车,几人又开始商议起来。

    厉师傅有些着急道:“小郎,这个价格真的很可以了,我觉得可以租下来。”

    李峰陪了一上午,看进宝砍价都看出汗来了,他本就烦气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务,如今正在自我反思为何会走到砍价这条道路上,见进宝还不满意,也赶紧说:“这都看到头了,再看就出城了。”

    进宝笑道:“最后这家不错,暂且定下。不过既然来了,咱也出城看看。”

    李二瞪眼道:“出城干嘛?城外都是村子了。”

    进宝道:“去趟张家村,以前走武进的时候常在那里歇脚,在郑家吃饭,都便宜得很。哦对了,我还想看看田地。”

    “张家的店,郑家的饭,刘家的玩意遛遛转”。

    这下厉师傅倒是有些回过味来,嚯,这位小郎对武进不是不熟啊。

    这下李峰终究坐不住了,明明是约着出来玩的!

    进宝见机不妙,赶紧稳住李峰叫了好几句“师兄”。

    也是怪哉,这“师兄”一叫,李峰突然气就有些顺了。

    师兄、师弟,嘿嘿,都是陆渊的弟子嘛!李峰就展样这个。

    西城外是张家、郑家、刘家三个村子。

    这三个村很有意思。很多来武进行商或者务工的外地人付不起城内的店租,三个村瞅准商机,借着紧靠武进县城的便利,家家户户都辟了几间屋子留作外租补贴家用,更有的做起了吃茶炒菜的小买卖,一来二去,来武进的行人、客商但凡想省点盘缠的,无不到这西城外落脚。

    三个村子由此富足,可相对应的,这三个村的农耕也渐渐荒废了。这也是进宝想来看看此处田地的缘由,若是能捡到些便宜那是最好不过了。

    但这可不是一般外地人能知晓的。

    “张家离武进西大门最近,张家村的田基本都在一个人手里,我带二位小郎直奔他家即可。”坊正显然对三村极熟。

    进宝当下答应。

    坊正给厉师傅指点了方向,几人便一路奔张家村而去。

    马车在老百姓家可是稀罕物,村里人纷纷望向进宝一行,想看看到底来了什么人物。

    几人下了车一看,嚯,此地的地势平旷,屋舍俨然,从村头往里这一户一户人家的矮房竟然都是对外短租的,隔三差五还有叫卖吃食的摊贩,来往形形色色的面孔更是不少。

    颇有点城中坊市的样子。

    怪不得武进县城连最便宜的西城都要四五十两银子一座宅子,连城外都租得人满为患,城内的宅子自然是奇货可居。

    随着坊正往村里走,听其简单介绍才知道,这一户人原本是张家村的里正(唐时的里正类似于现在的村长),为人善于钻营,卸任以后不知从中做了什么手段,几将半个张家的田地、房子收入囊中,做起了客店。

    掌柜便在村头第一家,坊正上去拍了拍门铛,而后也不等应门,径直而入:“老张头,今天带了贵客。”

    坊正大大咧咧走进去,显然和掌柜的也极熟。

    张老头正躺在摇椅上,眯着眼看了一眼,立马翻身站了起来:“呦,周坊正,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周坊正赶紧一让身,给张老头介绍了身后两位来头不小的少年郎,又简单讲明了进宝的要求。

    老张头可谓是受宠若惊,这可是主簿大人的亲外甥,到我这小破地来寻田地?

    老张头当下便带着几人四处看了。

    果然如厉师傅所言,张家村的地基本都荒了。不过既然荒了,自然价钱也好说。

    老张头略带不好意思得说:“小郎君,这张家的地不少都在小老儿名下,你也知道,这地通常都是不过给外村人的,不过对于您则肯定特事特办。”

    村子里的地不能卖,但十年二十年的廉租,比直接买下还要划算。

    进宝十分满意,自觉今日收获不错。

    进宝又问了一句:“哎,张里正,你这东边可还有屋子,以前来你这儿常住东九号,若是空着,我便租上几个月。”

    把老张头给问愣住了。他看看坊正,又看看进宝和李峰道:“您以前来过我这儿?嘿嘿,小的有眼不识泰山。不过您若是想用,尽管开口,这张家都是老头我的房子,哪还用小郎掏钱。”

    这老头说得客气,以前进宝来哪能见到张老头,住店这等琐事有一百个人替他跑腿。

    进宝摇头:“一年一百文,实价即可。”

    厉师傅等了瞪眼,连一旁的李峰都愕然以望。

    不错,离武进西门不到一里地的张家村,一百文,一个月连十文都不要,就能租到一间屋子。

    张老头想也不想,对面这年纪不大的小伙这般熟悉行情。他不漏声色,呵呵得亲自领着转了转房间。当然,租钱都是半推半就,若不是进宝坚持,张老头绝对不肯收的。

    “嚯,你这一上午是耍我啊,你早就打算要住在城外。”出了门,李峰一脸不高兴。

    进宝笑道:“师兄别生气,我要打听打听行情,以后小弟也是要在武进安家立业的。”

    李峰气又消了。

    几人高高兴兴回到丁家,吃了午饭,休息到了未时左右(下午一点多),带上近香,又往城南而去。

    武进城南背靠运河,是武进乃至常州商贾云集之地。这一处坊市更是方圆占了七八里地,店铺百十家,沿街的摊贩更是不以计数,且从早到晚流水翻台般得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乃是武进采买、游玩的绝佳去处。

    一路上李二眉飞色舞得给两人讲着武进的人物风俗。

    然而,到了地,跳下车,进宝才愕然发觉,自己这位看起来不怎么灵光的师兄,竟然是个交友牛逼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