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一条咸鱼的帝国 » 第十一章 一开三店

第十一章 一开三店

    几人商议了半宿,定下李川海明日前去茶场教授工人制作红茶,绿茶销量不好,几人一致决定放弃绿茶,全面生产红茶,并赶在红茶上市之前收购几个茶园。

    牛奶由李进庆前往各庄定购,李川海特地交待李进庆,价格可以给高点,签个长约,违约金要尽量提高,李川海可不想在奶茶大卖之时,被人卡了牛奶这原料。

    蜂蜜由李忠远带几个奴仆前往山野搜罗,至于李忠远提出的如何避免蜜蜂的叮咬,李川海就说了句,用烟薰。不过为了不竭泽而渔,李川海只让他们割取大部份,至少留下五份之一供蜜蜂在原地重新筑巢。

    对于功夫茶具的重要性,李川海也重点说明了,并把各茶具的图形尺寸画好,交由李进庆去联系瓷器作坊联系生产,数量吗,等样版出来确认后先订个一千套吧。

    李川海心中早有一个红茶营销方案,那就是用名星代言推广,古时候的名星大都是什么人大家都猜到了吗?

    不过李川海现在并未提出来,等奶茶热卖后再提出,算是再给合伙人来个惊喜吧。

    李老在金陵城中有一宅子,不是很大,占地也就一亩,三进的房子,住个二三十人没问题,就先用那宅子当落脚之地了,到时由李川海带几个机灵的下人前去运作经营。

    至于开售时间,正好十日后是七月七,大楚的历法与李川海那世界的古代也一样,七月七是七夕节又称乞巧节,也可称少女节,情人节。

    这个节日对奶茶上市来说简直是开了个大后门,李川海要是错过了这日子,怕是个猪脑了。于是李川海拍板定下就乞巧节上市了,虽然时间有些仓促,但赶上一赶也来得及的。

    第二天李川海前往茶场教工人们制作红茶,这些工人都是多年的老师傅了,很多东西是一点就通了,李川海也没费多大劲。

    第三天一大早李老就和李川海带队前往金陵城。

    十几里水路顺水而下半个多就到了一处繁忙的码头,李老知道李川海没来过金陵城,就自动介绍道:“这是下关码头,往前五里开外就是金陵城的凤仪门了。”

    一行八人在码头上叫了辆牛车,慢悠悠的朝金陵城而去。

    怕太火爆了杯子不够用,李川海昨晚又上李忠远去和另几户篾匠另下了四千订单,并要求到开业时必须有两千个杯子送到城中。

    进入金陵城中,一条宽达二十多米的路上是人来车往,骑马的,赶车的,挑担的都挤在路上,显得很是杂乱无章。两旁的街道上是店铺林立。茶坊,酒肆,米店,肉铺,客栈等参杂在一起。

    路边众多的小摊贩有推着车,担着担子在叫卖各种五花八门的货物,各种骂声叫声更是让人耳烦。

    穿过长街来到一条安静的巷子,李老在金陵城的宅子就到了,安排后打扫住宿等各项事宜后,李老打发一下人前往郑府送贴子,让郑老今晚来府上赴约。

    李川海急着出去考查市场,让李老派一个熟悉金陵城的下人带着他出门了。

    “不知金陵城中哪几处最热闹?”李川海问道。

    “回公子,这金陵城中最热闹的就属西皇城那边的新街口南北坊市,和朝天宫那一片,但要说读书人最喜的地方莫过夫子庙边的秦淮河了。”

    “那就这三个地方瞧瞧,先去最远的。”

    “那就先去新街口,再到朝天宫,最后到夫子庙,我们离夫子庙最近。”那下人给出了方案。

    观察了这三个地方的人流量和往来的目标客户群体,李川海决定这三个地方各开一家奶茶店。

    虽说地段热闹,但总免不了有人经营不善而倒闭了,李川海很快找到了几个理想的店铺,但他不懂行情啊,这事还得回头交由李进庆来谈了。

    回到李宅,得知李川海到来的郑老带着一家子都过来了,孙子的救命恩人来了,总要家人来给恩人谢个礼的。

    散席后,李川海和郑老,郑老的四个儿子围坐一起,喝茶聊起来。

    得知李川海要开个大楚从没有过的奶茶店,没尝过奶茶滋味的郑老自是有点担心,毕竟这奶茶大楚都没人见过,会不会有人买还是个问题。

    “文元兄!这奶茶我们一家都尝过了,味道甚是不错,定会卖得不少。”李老给出一个中肯。

    “只是老夫这阵子要买几个茶园子,手头不大宽裕,怕是得向钱庄借些银两,不知文元兄可否愿意参上一股?”这怕是李老今晚请客的目地了,看来李家人还是严重低估了奶茶的威力了,否则也不会拉上郑家一起抵御风险。

    在李川海看来,哪怕是借上高利贷也比让出股份好啊,不过也不排除李老是怕到时赚太多了有人眼红,拉个人过来一起扛。

    “川海,这奶茶真会有你所说的如此受欢迎?”在李川海把奶茶在李家里大受女眷和孩童喜爱的情景说出后,郑老也是有些心动。

    郑老身为京官正七品,在这金陵城中也属有钱有权人了,只是家中五个儿子,怕到时一分家,这家道算是得降一档次。听到有能稳赚的生意也是有些意动。

    见李老有意让郑老参股,李川海就给郑老放个大招了。:“郑老,这奶茶川海保守估计最迟两个月回本,快则一个月就能回本!”

    听到这,郑老和几个儿子更是震惊,几人商讨一会就决定下来参股,眼看着过上几年要分家了,郑家几个儿子谁不想在分家时能多分点钱。

    李老提出的方案是李川海的两成不变,李老这边转三成给郑老,郑老一家也欣然接受这比例。

    既然郑老也参进来了,那这铺面就归郑家负责安排了。

    郑家由二儿子郑柏安明日随李川海去把店铺谈下来,小儿子郑柏君则负责找木匠来给店面进行装修。

    第二天三个铺子顺利谈下了,郑柏君带着一群木匠过来了,为了赶工期,李川海让郑柏君找最少三十个以上的木匠。

    李川海昨晚上早以把吧台操作台的尺寸和桌椅的样式画好图纸,让木匠照图打制,地板则在石板地面上加铺木地板,墙壁也新粉白,门窗主柱一律重新上过一遍清漆,这大楚用的是清漆,也没什么大的异味。

    坐椅则打制成雅座的样式,并且只在房子的两边打造了各一排,从门口到吧台中间都是空的。

    郑伯君对此很是不解,这不是浪费地方吗?对此李川海是不置可否,只是对郑伯君道:“等开张你就知道了!”

    店铺搞定了,装修也在进行中了,李川海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要如何宣传了,虽说靠奶茶独特的口味肯定能在大楚快速走红起来,可李川海可不想这样,他想要的是一炮而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