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都重生了还打不过? » 第64章 我这人心善见不得血

第64章 我这人心善见不得血

    “是我孟浪了。”脸哥稍微收拾收拾情绪。

    肯定是某些东西影响了自己的判断力,让自己变得暴力、暴躁了。

    比如进门就被掀裙子,还有被老师高跟鞋踩的场景。

    日久不一定只生情。

    可能生出墨人娃娃,也可能生出百分之90%的可能性DNA随父亲,当然也有可能生出父亲的兄弟姐妹。

    全都是糟粕。脸哥之前狂热的态度就像是要亲自上手一样。

    脸哥掏出凉烟,狗腿子一样给昝慧递过去:“昝姐抽烟,我觉得还是要防个万一,把他阉了算了,我可以帮你按腿,你动手。”

    “这种人很危险的,断了他的根,断了他的念想,也断了他的变态之源。”

    “我这人心善,见不得血,更见不得割。”

    “昝姐,动手吗?”

    陈忘贫挣扎的更厉害了,脸哥站直身体,他觉得自己浑身都在发出圣光,他,问心无愧!

    ……

    正月十五去看了市里的烟花秀,所有人一致认为很差劲。

    ——不是你亲手点燃的,那就不能叫做烟花。

    热闹是其他人的,他们什么也没有——没有仙女棒,没有烤肉,没有红薯,没有烤土豆。

    然后又去看了一场电影,算是还在春节档里。

    之前也说过,国庆档基本上从2013年开始的,春节档也差不多。

    因为2013年有部作品,让春节档入了所有人的眼,资本的眼,观众的眼——《西游降魔篇》,12.46亿。

    这个票房后世看没什么威力,甚至在华夏总票房中排名第83。

    10亿守门员是《功夫熊猫3》116名,20亿守门员是《海王》36名,30亿守门员是《我不是药神》21名。

    第十名《流浪地球2》40.3亿,最高《长津湖》57.75亿,最高的外语片是《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第八42.5亿。

    这个排名确实后世看着不高,但是你要对比之前的年份。

    2011年春节档冠军《武林外传》1.86亿,不要认为这个也低,同年(跨年)票房炸弹《让子弹飞》也就6.35亿,《非诚勿扰2》也才4.71亿;

    2011年《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兔年顶呱呱》是季军1.38亿。(春节档)

    2012年春节档冠军《大侦探福尔摩斯2》1.87亿,《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开心闯龙年》亚军1.67亿。

    《喜羊羊与灰太狼》在当年可不算弱者的。

    童年三大“畜生”系列,羊和狼是最先出名的,接棒它们的是熊,2024年的《熊出没:逆转时空》都干到20个亿去了。

    也就《猪猪侠》逊色一些,之后聊。

    2013年的《西游》直接把这个档期的票房提高到了10亿的门槛。

    这里可以再罗列一些数据:2010年首部破10亿电影《阿凡达》诞生,2011年《变形金刚3》10.7亿,2012年《泰囧》10.02亿,2013年《西游》12.46亿。

    2013年及以前,国内只有四部破十亿的。

    2014年3部,2015年8部,2016年9部。

    10亿这个坎并不是那么简单跨过去的,而2013年的春节档就硬生生干到了10亿,也让这个档期彻底火爆。

    这一年《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喜气洋洋过蛇年》季军1.24亿。

    只能说,既能被灵魂之子浇给,也能上影院蹦跶,够健康的。

    2014年《西游记之大闹天宫》10.44亿,《爸爸去哪儿》6.96亿,《澳门风云》5.24亿。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飞马奇遇记》8600万,替代它的是《熊出没之夺宝熊兵》2.47亿!

    熊正式接棒羊狼。

    2015年《澳门风云2》9.71亿,《天将雄师》7.39亿,《狼图腾》6.99亿,《爸爸去哪儿2》2.21亿。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羊年喜羊羊》6700万,《熊出没之雪岭熊风》2.94亿。

    2016年《美人鱼》33.91亿,《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11.98亿,《澳门风云3》11.16亿。

    没羊狼,《熊出没之熊心归来》2.87亿。

    这一年有个值得注意的大IP会出现——《唐人街探案》8.2亿,后续两部一个34亿,一个45亿。

    全是生意,全是博弈,也全是交易。

    里面有对赌,有作假,有针锋相对,有暗地搏杀。

    后世偷票房、幽灵场、锁订单、刷数据之类的事情,并不罕见,那只是冰山一角罢了。

    单纯地从售票类app这一个点说说门道。

    新片上映前片方会开始安排各种活动,票务类app占很大比重。双方接洽,片方给钱,要求做活动做票补、送周边送海报,放宣传文案视频。

    这些是最常见的。

    app方,肯定会做。

    但是表面上做多少,实际上又有多少,这个可就有说法了。

    表面上用钱全部做了票补,实际上也就改改代码的事,甚至搞得绝一点,一张都不给票补,片方能知道什么?

    宣传图给你上了,影评安排上了,采访也给你做了,热热闹闹的,问就是都卖出去了,效果贼好。

    要不要再来一波?

    有钱的继续,没钱的沾沾自喜。

    你好它也好。

    2012年目前能看的,比较火爆的也就《大侦探2》《逆战》《大魔术师》。

    《逆战》更是骚操作不断,腾子同名游戏同时公映。

    前面良心,后面凉心,直接化身赛博文明,宇宙飞船打僵尸、飞剑砍机甲…

    这个没准拍出来更好看。

    至于《大侦探2》的导演盖里奇,陈忘贫挺喜欢他的《两杆大烟枪》《偷拐抢骗》,但是之后的电影,一言难尽,没那味了。

    电影院集合女生挑电影,陈忘贫和脸哥去买爆米花和饮料。

    订票软件、票务app还没覆盖到这里。

    2012年2月,美团推出的电影票业务,前期是app+出票机的模式,基本上大城市优先,推进很慢。

    2013年开启千团大战,疯狂补贴,市面上的所有票务app卷成一锅粥。

    美团、淘票票、时光网、微票儿、QQ电影票、百度糯米、格瓦拉、网易电影…

    前世陈忘贫全用过,因为新用户便宜的可怕!

    29.9的,19.9的,10.9的,9块钱的,甚至还有1块钱的。

    也是那段时间的砸钱、烧钱,才把线上票务给做起来,同步更新扩大了线下影院的取票机。

    死了一大批,最后也就那几家了。

    2015年美团才算是差不多全国覆盖完成,占网络电影票务的70%份额,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陈忘贫前世做过某家电影票app的运营,处于大战末尾,背靠大厂,半死不活吊着,丰富产业链、丰富集团业务。

    每月放一些一块钱的票让人抢,即使限制手机号、身份证,甚至是手机串号,还是被羊毛党薅去了绝大部分。

    十几块、二十几块卖出去,超级暴利。

    想要了解互联网风口、热点,你可以去观察羊毛党的动向,他们都薅不动或者懒得薅的的时候,一定是这个东西出问题的时候。

    果然,还是选了《大侦探2》。

    卖相最好的就这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