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亲王下西洋 » 第4章改变

第4章改变

    朱棣炽热的目光显然让朱高炽有了点儿不适,锁眉含胸,整个人变得越发小心翼翼。

    “爹,眼下浙西水患还得赈济,您看让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先准备着,等有了确切消息,咱再动兵可好?”

    朱高炽轻声的问道,像是生怕自己老爹一个气不顺,就要动员大军讨伐帖木儿。

    朱棣眉头一皱,又看向了朱高煦。

    “你呢?”

    “爹,咱不能坐以待毙!”朱高煦沉吟一下,还是说道。

    “仔细说说……”朱棣一听,嘴上便挂起了笑意。

    “爹,浙西水灾,宝船舰队,文献大成(永乐大典),迁都……”朱高炽语气幽幽,每提一事,都重重一顿,言外之意便是没钱。

    朱高煦倒是乐了,正好,就怕你不提宝船舰队这种已经板上钉钉的事儿,说道:“爹,那瘸子有意向东用兵二十万,劳师远征之下,必有三倍辅兵相随。以逸待劳虽是上计,但亦得出奇兵相辅!”

    “奇兵?”

    “对,就是奇兵!帖木儿汗国的京城叫撒马尔罕,但还有一富庶之地堪比大明南直隶。”

    “继续!”

    “此地原为蒙古四大汗国之一的伊利汗国,与元朝交往甚密,倘若有一奇兵,在帖木儿出征时,肆虐其地,可堪如何?”

    朱棣深深的看了一眼朱高煦,心下也是思量其可行性,半晌过后,说道:“如此一来,可使那瘸子首尾不能相顾?”

    “对啊,爹!”朱高煦重重的附和。

    “爹,伊利汗国旧址距大明万里之遥,如何布奇兵于此?爹啊,户部……”

    朱高炽正要哭穷,身边的朱高煦却突然单膝跪地行起了军礼,老二策马莽夫的形象在他心里更是破碎!

    “陛下,儿臣汉王愿为陛下解忧!儿臣奏请亲率宝船舰队,远下西洋,伺机征讨帖木儿,护我大明!”

    -----------------

    “老二,你要下西洋?”

    从皇宫出来的朱高煦精神萎靡,明明胯下骏马神异,但他依旧觉得不得劲儿。他现在有些理解那位苏州知府了,原来不让人说话是这般难受。

    老头子朱棣依旧一副神叨叨的模样,对他下西洋一事,不说同意,也不说反对,只是在一副面无表情之下,将二人轰了出来。

    而此时的朱高炽,却如同吃了蜜蜂屎一般,将一张胖脸塞在本就不大的马车窗户中,再次开口问道:“老二,你真要下西洋?”

    “烦着呢,能消停会儿吗?”朱高煦声音低沉。

    “老二,你跟哥说说,你这一年的准备是不是就为了下西洋?”

    串起来了,总算是将零散的线索串起来了!

    朱高炽心底里就像是开了花,原来老二不是为了谋夺他的太子位,老爹也不是在支持他谋夺太子位。他们为的居然是减少下西洋的阻力!

    “废话,要不是为了下西洋,咱费得着在太湖里窝小一年练兵习水性?”

    “那爹为什么不让你去?”

    “咱问谁去啊,是不是你从中作梗?”朱高煦恶狠狠的看着朱高炽。

    来的路上,他也明明准备了一番说辞,却被帖木儿一事搅得根本没机会说出,此时他更是觉得这胖子就是来坏他事儿的。

    可能明天,也可能后天,说不准朱棣就会定下宝船舰队主使郑和,他朱高煦还搭进去了1500名精锐水军。

    死胖子!

    朱高炽却从朱高煦的恼羞成怒中得到了重要的信息。

    下西洋,老二是认真的!

    这一刻,朱高炽眼中策马莽夫的朱高煦形象变了,只觉他挺拔而英俊,宛如山间之松,策马的每一步都带着一丝大气,眸中更是散发着毫不掩饰的锋芒。

    有弟弟如此,即便再像爹那又如何!

    老二,你放心,你下西洋一事,当哥哥的一定给你办了!

    “老二!”

    “说了,别这么喊咱!跟喊你那腌臜家伙一般!”

    朱高炽不由低了低头,却也不在意的赶忙招手:“老二!你上来!”

    见朱高煦不动,朱高炽更是将挤在窗户中的脸撤去,整个人躬身从马车门帘下探出半个身子,开始拖拽。

    “干嘛?!你是真觉得咱不敢和你动手?”朱高煦一瞪。

    “咱能帮你啊!帮你下西洋!”

    朱高炽的声音变的很轻,但在朱高煦耳朵中却极尽诱惑!

    他想出海……

    一来京城人心太脏,藩王在京,根本免不了被人算计。朱棣在时还好说,能保他平安,但满打满算,老头子也有寿终正寝的一天,而他今年才二十五岁。

    再者说,新一轮削藩马上就要开始了,即便他就藩了,权力也会开始走下坡路,往后就是混吃等死罢了。

    二来因为曾是海员的关系,他觉得自己这一来注定属于海洋。

    后世的他跑货轮,走的就是马六甲海峡这条黄金水道,那里有太多郑和与永乐、宣德一朝的故事,多到听的耳朵起茧子。

    曾在新加坡龙牙石公园,他就和一个当地的华人朋友感慨过:永乐年间,是历史给予这个民族开启航海时代最佳的窗口期,要是能赶上……

    一语成谶,殉职之后他穿越到这个时代。

    出海!

    开启大明的大航海时代!他觉得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的使命。

    朱高煦又在心里重新梳理了一遍自己必须出海的理由,重拾信心,打算天亮了再面见一次朱棣,至于朱高炽要帮他的话,他显得嗤之以鼻,更是拿出了事实依据:

    “你放屁,咱安排到市舶司和三驿署官的名单在你这里快扣了半年,爹的话你都敢不听,你会帮我?”

    “批,咱今天回去就批,也保证都是你的人!但你确定,你军中那些丘八能接待得了外使?能管得了市舶司?”

    “你管咱?”

    “咱不管!咱不管!但咱真回去就批。要不,你跟咱回东宫看咱给你办了?”朱高炽对市舶司与三驿真不看重。

    打从元朝末期,市舶司就已经不挣钱了,虽然根据史料记载,南宋时仅泉州市舶司一年上缴就占南宋赋税的五十分之一,南宋曾有八个市舶司,更别说其中贪腐之类的隐匿银钱。

    朱高炽根本不信朱高煦能在这海运一途上翻起什么浪花,他现在也懒得管朱高煦出海了想干什么?

    但有一点,他此时砰砰直跳的心脏告诉他,送老二出海,利大于弊!

    什么太子有疾?

    什么汉王类父?

    等朱高煦走了,这些谣言便不攻自破!

    话又说回来,一个太子居然怕谣言,他朱高炽都觉得自己可笑,但他就是怕,因为这些谣言是有人故意放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