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亲王下西洋 » 第33章两种旗

第33章两种旗

    说实在的,朱高煦看着面前不卑不亢的林耀南,只觉这人更有意思了!

    其实在宝船舰队抵达太平港的第一天,一项收集情报的任务已经悄然开始,这是朱高煦给整个宝船舰队的一项测评。

    在他心里其实叫做情报收集测试,船队将要远洋,收集地区情报是船队迅速掌握当地局势的重中之重,他得看看宝船舰队的成色。

    而收集情报的任务,则是被交给了王景宏。

    这个曾经敢潜伏在洪武帝身边当燕王眼线的宦官,他也确实在这方面展现出了才华,船队近三万人在购买随身携带的物资,也就带回了近三万条消息。

    层层整理之间,王景宏更是得到关于福建海商现状的一个结论:福建海商林家似乎并没有一开始传闻中那般变得衰败,而像是在一直积蓄力量。

    至此,朱高煦才选定一开始并不看好的人选林耀南,成为宝船舰队福建军需官。

    而至于何、黄、林三家于大明、于福州有功,这也是朱高煦预估到的……

    从洪武年间持续到现在的大移民还在继续,虽未波及福建,但如此巨富还能完整的留在福州,他们肯定是出过大力的,毕竟朱元璋对巨富的下手可真没手软过。

    永乐朝与洪武朝毕竟是不同,既然时代在变化,朱高煦也就下了狠心。

    他为什么要瞻前顾后?

    他只是汉王,既不是太子,也不是皇帝,一切按照自己所需、自己所图才最是重要,闯了祸自然有人收拾烂摊子。

    而他要什么?

    不过为大明开创一个航海的大时代!这一切得从让大明高层全力支持开始……

    得让他们尝尝甜头。

    朱高煦眯着眼睛看着林耀南半晌,才缓缓开了口:“孤这军需旗,可是分两种。你手里的就是第一种,孤能做主送你百面。但往后,可就得买了,近海军需旗一面千两!时效一年!”

    “我林家愿再购旗二百面!”

    “允!”朱高煦想了想又说道:“至于你想远洋,那就属于第二种了,我大明宝船舰队到哪儿,“军需”亦需到哪儿!远洋军需旗,一面万两!只要一出海,下次可就不能用了!”

    “我林家……”林耀南先是开了个头,随后又盘算了一番问道:“殿下,我林家船只可否尾随宝船舰队?”

    “可!”

    “我林家求购远洋军需旗一百四十三面!”

    “看来你林家的远洋船有很多啊!”

    “殿下,林家有4500料远洋海船一十七艘,但殿下不是允了我林耀南福建海商把头之位吗?”

    “哈哈哈,林耀南,孤没看错你!”朱高煦甚至还拍了拍林耀南的肩头,而隆平侯张信与福建布政使吴福,此时却是呆呆的看着两人。

    这……

    汉王如此简单的就从海商手里要到了一百多万两白银?

    吴福在福建布政近三年,收到的孝敬可都没这数字的十分之一,而听汉王的口气,人家走的却是一个可持续收钱的路子,汉王任宝船舰队正使一天,这事儿就一直有效。

    海商船只挂上宝船舰队的旗子,摇身一变居然成了朝廷的官办船队?

    现实可比演义传奇太多了!

    “殿下,既然事情已经谈妥,可否让草民归家筹集银两?”林耀南看了看还在甲板上何幸的尸身。

    “去吧,这事儿可以大张旗鼓!后续的事情由孤来办!”

    “谢殿下!”

    林耀东带着黄家家主走了,隆平侯张信这才知道朱高煦说的大生意是什么,他也贪财啊,大明的俸禄才几个钱儿,赶忙朝着朱高煦说道:

    “殿下,你的价要低了,你看这人答应的这么爽快。依我之见,我们将价格再翻一番,他也会答应的。”

    朱高煦与隆平侯、福建布政使其实从来都不是敌人,按照道理来说,他们这些统治阶级才该是一拨的,中间有矛盾也不过是利益划分不明确导致的。

    而将利益划分好之后,这根看不见的丝线会将他们的联盟缠绕的无比坚固。

    “隆平侯,跟孤说说,这次在广东、福建拢共收了海商多少钱?”

    张信看着面色如常的朱高煦,突然有了点面对朱棣的心悸,犹豫起来……

    “孤知道,你们俩嫌大明的俸禄低,这才打起了海商的主意,但你们如此,便是在纵容海商违反大明国策。”朱高煦豪爽的不再细问,却将话说的大义凛然,仿佛他就行的正坐得直一般。

    “殿下,那您如此……”吴福说的结结巴巴。

    “孤?”朱高煦一笑,“你真当这钱,孤会自己拿着?隆平侯,告诉吴大人,孤还有个提督职位!”

    隆平侯总算是将脑子里的弦搭对了,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市舶司提督,还真被汉王玩出了花!

    “吴大人,殿下还是今上亲允的大明市舶司提督!”

    “你们俩也别以为这些钱没你俩的份儿,孤可不是大公无私的人,还指望着你俩给孤办事儿呢!这样吧,等这次福建海商将钱交上来,向朝廷交银五成,福建都司留银一成,福建布政使留银一成,这些钱,你俩自己议个章程,孤不参与。”

    “殿下,咱就给朝廷交五成,合适吗?”张信没想到,汉王的胆子会这么大。

    “有什么不合适的,意外之财而已,至于节流的三成,孤也不会带走,太平港是个好地方,孤要在这里开办船厂以备宝船舰队船只修缮,还要修建军需仓以备宝船舰队所需。

    这些,还得吴大人操办!有此政绩,孤想吴大人调任京畿指日可待!”

    “谢殿下!”吴福没想到,自己能多一笔钱不说,还有政绩可以拿。

    而张信却是着急了!“殿下,我……”

    “隆平侯,孤的钱可不好拿,往后沿海诸省,可不能再有私船出海了!你想想,若是仅有福建一地能出海,这军需旗的需求到底会翻几番?

    加价?孤是可以做,但海外风险极大,这些海商会任由咱将风险转嫁到他们头上?

    万两,是孤再三找人核算过的,有何幸在前,在他们容忍范围内!这次林耀南求购远洋军需旗百面,或许下一次,就会是二百面。

    隆平候,好生与你福建都司的提督算算,这些钱该怎么分吧!”

    福建,可也算是一处龙兴之地了,当朱高煦正在福州府城考虑着如何将福建打造成大明经济特区的时候,大琉球的中山国,却上演了一出灭国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