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亲王下西洋 » 第35章送钱

第35章送钱

    如果时间往前倒回盛唐,有这灭人国的将军,才算是没有辱没大唐国威。

    但时间到了明,汉人的侵略性却开始逐渐降低。明初的皇帝,那是妥妥的君主集权,帝王个人好恶深深影响着这个帝国。

    深受帝王压迫的文人们与朱高煦一般,另辟蹊径,开始提倡一种新的论调——人心。

    人心的落脚点放在了“六经”,是谓六经不明,人心不正。人心不正,何以治家国,安乡闾?常言盛世人心厚,衰世人心薄,愈盛则愈厚,愈薄则愈衰。

    原本这些文人可能就是为了保命引导这一风气,但渐渐的,居然连朱元璋这种人都被影响,于是出现了不征之国,以此宣扬国威仁厚。

    于是,灭国不再是荣耀,倒成了罪责!

    太子朱高炽在东宫之中看着朱高煦来的书信,越看,脸色越黑,更是恨恨的拍着面前桌子。

    老二,莽夫之举啊!

    让你下西洋,你就老老实实等风走不就行了?

    打什么中山国?你打了中山国还不算,却还顺道削了山南、山北二国的王爵,你以为你是谁啊,那可都是咱爹亲自册封的!

    完了,完了。

    老二闯下这弥天大祸,铁定会被叫回京城的,也不会被允许下西洋……

    朱高炽想到这儿,胖脸上更是局促了起来。

    不行。

    不能让老二回京反省!

    朱高炽在这一瞬间立马做出了决断,大脑飞速运转间,手指“当当”敲着桌案,汗珠开始从额头沁出。

    这个方案对他而言,风险太大了!

    “窦鉴,窦鉴!”朱高炽好像琢磨出了定计,朝外呼喊着。

    “殿下,卑下将那老鸦……”窦鉴宽大的袖袍被红绳绑到小臂处,整个人精悍了很多,手上更是拿着一把朱红色龙首弩机。

    “知道了!你快去打听打听,皇后娘娘今天在哪儿?”

    -----------------

    东阁

    朱棣黑着脸,他的左手边放着锦衣卫的奏折,右手边放着汉王递来的奏折。

    “王景宏在哪儿?”朱棣向身边候着的司礼监内官黄俨问道。

    内府十二监,司礼监为首,这是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就定下的。

    “陛下,王内官在太仓候着。”

    “让王景宏速速返回长乐太平港,告诉那个孽子:给咱滚回来!”这就算是皇帝口谕了。

    朱棣现在那叫一个生气,他前脚刚给大琉球三国册封完,后脚就让儿子把国给灭了。

    这一刻,他感觉到皇帝的尊严受到了挑衅。

    “是,陛下!”黄俨闻言立马开始向外走去,只是在临了,看见了一个一身云白衮服的胖子正在朝着里面跑。

    对于朱棣的皇命,黄俨并不敢怠慢,只是在与太子朱高炽目光相接的一刹那,朝着他摇了摇头,示意皇上心情并不好。

    “黄内监,可是要去下旨?”朱高炽却是凑了上来问道。

    “殿下,汉王殿下可能要回来了!”黄俨是知道太子想问什么的。

    回来?

    不行,万万不能让他回来!

    朱高炽原本还有些犹豫,此时却下定了决心,朝着黄俨说道:“黄内监,召回汉王可否走过东宫的章程,毕竟汉王也是市舶司提督,吏部亦有管辖之责……”

    “殿下,有这个必要吗?圣心已定!”

    “有,皇后正在赶来的路上。”

    “那就请殿下快些返回东宫为下官用印,误了陛下的事,我可就人头落地了。”黄俨微微一思索,便同意了朱高炽所求。

    太子与皇帝,他分得清谁是正主,若是平常他都没有一丝迟疑。但太子又加了皇后,这事儿就估计还有余地。

    朱高炽在目送黄俨离开后,整个人一下子喜气洋洋起来……

    “爹,老二要回来?”

    朱棣正在气头上,看见朱高炽也没有一点儿好脸色。“怎么,这个孽障回来你很高兴?”

    “爹,你不知道,老二为咱大明办了件大事儿!”

    “老二给你送钱了?”

    “爹圣明啊,爹你都不知道户部缺银缺成什么了,咱都是一两银子掰成两半花。老二回来了,正好让他去浙江、广州两省的市舶司看看。

    一个省一年八十多万两,三个省就是二百多万两,这啊,咱大明的官儿再不用拿这俸米去卖了,说出去,可算是丢大人了。”

    “你同意市舶司如此办?”朱棣问道。

    “为何不同意,只要市舶司能收上钱,他就有存在的必要!”

    “哼,你懂个屁!海商挤压我宝船舰队,咱花了四百多万两弄出的舰队,就一个八十多万两就把你打发了?短视!”

    “爹诶,您是真不知道咱户部缺钱缺成了什么……”朱高炽开始倒起了苦水。

    有明一代,缺钱吗?

    是真缺,但却不是大明缺,而是朝廷缺,要不也不会弄出宝钞这种丧心病狂的玩意。

    大明朝廷最重要的两税、军屯、民屯年入也就5千万石,永乐初期,粮价基本与洪武朝持平。而南方米贱,北方米贵,平均下来一石也就390钱左右,而耕地可不止产出大米。

    还有麦、黍、稷、菽这大明百姓的主要口粮,姑且将所有粮价平均为250钱,那大明最主要的收入一年换算下来,不过750万两白银。

    当然还有商税和盐、铁、茶、马等一系列辅助制度有现银,大明财政一年总计收入其实超不过千万两白银。

    其实所有人都明白,粮食这东西不能用金钱衡量,因为这涉及到一个国家的国本。

    但大明还是缺钱啊,永乐三年,官员俸禄都是用俸米结算,官员能吃这么多粮食吗?官员所求就是为吃饱肚子吗?

    在士农工商体制下的大明社会,未免也太瞧不起这些当官的了。

    “你想说什么?”朱棣听了半天朱高炽的苦水,加上刚才的怒火整个人都暴躁了起来。

    “爹,快些让老二回来啊,咱大明真的需要这样有作为的亲王,解咱大明无银所用之苦!”

    “你知道这个孽子干了什么吗?”

    “干了什么?”朱高炽仿佛还沉浸在一年两百多万两现银的幸福之中,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的爹脸色难看,小心翼翼的问道。

    “他把大琉球三国给灭了!”

    “嘭!”

    顺带着,朱棣拍了一下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