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亲王下西洋 » 第38章好风至

第38章好风至

    陈天平至长乐,安南国胡氏的追杀也尾随而至。

    这股追杀的人似是胡朝精心训练的杀手,喜用一种名为尸头蛮的兵刃,中者会被摘去头颅,脖颈处留下像是被鱼咬过的齿痕。

    至于郑和查案,却是从长乐死者孪生弟弟处着手,逐渐理清。

    “陈天平,未有朝奉国书,私自偷渡大明,你可知道你已犯下大明之罪?”朱高煦听完陈天平的故事,倒也开始了先声夺人。

    “罪臣知晓,但请上国亲王看在罪臣国破家亡,请殿下助臣复国。他日若我成国王,安南国之物,上国皆可取之。”

    “陈天平,我长乐马氏兄弟该如何?”

    “罪臣愿意拿出此次携带所有黄金,补偿马家大兄代罪臣身死之义举。”

    “罢了,你那点金子还是留着自己用吧,孤已经为你补偿过马氏兄弟……”朱高煦磋磨着胡须,正要往下说,却看到郑和面带喜色的重新走进营帐。

    “殿下,好风将至!”

    -----------------

    好风将至,宜远行。

    朱高煦在福建停留并不久,但却为福建百姓真真切切办了一件大事儿。

    福建沿海,原本遮遮掩掩的捕鱼业,在汉王与福建布政使吴福的默许之下,堂而皇之的摆在了明面上。

    明朝的海禁政策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实在是太不近人情,世世代代捕鱼为生的渔民,不就是在靠海生活吗?

    对了,甚至有人打起了,载货偷渡至台湾北港那一成上浮货物价格的主意。

    这是堂而皇之的利益,朱高煦只禁大船,并不禁小船,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小船泊货,横渡台湾海峡。

    还真是在用命赌富贵。

    朱高煦有时候也感慨,不管哪个时代,都是为了碎银几两而奔波。也就这一成的利,却让福建沿海居然有了生机勃勃的景象。

    更有,原本不知道藏在哪里的两、三千料海船开始朝着福建沿海聚集,越来越多的四千料海船开始在沿海港口修缮。

    福州的造船业,在这一刻,全力的运转起来……

    这其中,还有台湾陈氏家族的人奔走其中,替台湾北港、鸡笼两地招募造船工匠。

    “好风至,启航!”

    朱高煦在天元号的船头高声呼喊一声,便开始朝着人满为患的太平港招手。

    与上次的长乐县官方组织不同,这次长乐、福州的百姓是自发前来送汉王的。

    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皇明祖训》,也不知道什么是下西洋。

    但知道,这位亲王实实在在为他们办了件事儿,让他们不再提心吊胆的冒险出海,回来再被官府上门了。

    福州、泉州、湄洲、漳州这些港口都有宝船舰队的【漢】字旗飘扬,出海在利字驱使下,成一时风尚。

    对了,朱高煦提领的市舶司也开始忙碌起来,即便有宝船舰队军需旗,回来也得缴税。

    但有一个地方免税,那就是台湾。

    将货物卸在那个地方,再由宝船运输,会免去缴纳给大明的赋税,台湾北港、鸡笼两地正在陈家的统筹下开始造宝船。

    造船材料暂时从福建运,这种船只无需汉王旗可至台湾。

    根据陈泽林的上报,一年后,将有宝船三十艘下水。

    宝船舰队自长乐太平港起航,在五虎山扬帆。

    朱高煦看着被信风吹的鼓鼓囊囊的主帆,转身回到了天元仓中。

    “殿下!”灭国归来的万恒志,被朱高煦正式任命为天策卫指挥使。

    别说万恒志年纪轻轻,就是纵观整个大明,灭国者无,灭三国者更是没有。

    蝎子拉屎独一份!

    宝船舰队有三大指挥使,一是万恒志,二是宝船外围战船舟师指挥使,三就是天元卫指挥使,也就是朱高煦专属的仪仗队。

    “陈天平安顿好了?”朱高煦问道。

    “安顿好了,殿下。您说的对,这世界之大还真是无奇不有,我大明长乐农户马氏兄弟二人与这陈天平还真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长的一模一样。”

    “只有迈出脚步,才知这世界的神奇,马家老二算是咱给陈天平上的双保险。虽然咱答应了给他陈天平复国的请求,但真到了战场上,还得你们为孤拼命。咱大明的将士为了安南国流血,你觉得值吗?”

    “殿下,臣万死不辞!”

    “好!大琉球不是首战,你万恒志也不止能灭三国,孤要让这【漢】旗插满大明之外的土地!”朱高煦语句虽轻,但其中分量却在此时重若千钧。

    “将咱的话告诉天策卫将士,你们是孤手中唯一的尖刀,当牢牢刺进海外诸国的胸膛!”

    “是,殿下!”

    郑和走进天元仓的时候,狐疑的看了一眼朱高煦与万恒志,他俩脸上都带着一股潮红,真不知刚刚两人密谋了一阵什么能如此的激动。

    “殿下,好风十日可抵占城国。”

    占城,这是中原大地对这一国家的永久称呼,但实际上,人家叫占婆国。

    但又怎样呢,说你叫占城,你就叫占城!

    “郑副使,首抵占城,船队可有要交换的辎重?”

    “殿下,下官日夜钻研前人手札,对这占城国也有几分了解。此去占城,不比大小琉球,殿下当慎重,若是西洋诸国群起而攻之,宝船舰队纵使冠绝一世,也双拳难敌四手。”

    这是劝谏来了啊!

    朱高煦面色和蔼,一副聆听的样子说道:“是极,是极,孤下西洋,一为寻建文踪迹……”

    “殿下!”郑和的脸一下子慌乱起来。

    “郑副使不必惊慌,今上与咱,父子连心,莫非郑副使认为只给你下了密旨不成?”朱高煦拍了拍郑和的肩头,一副与老爹亲密至极的样子。

    “至于万恒志,你更不用担心,他与咱堪比你与父皇!哦,对了,咱给你说收个假子的事儿如何了?我看那马家二郎是真不错……

    你马家也该有后,也是巧了,这马家与你原姓相同不说,也信奉你们那个教派……”

    “殿下,此事容后再说,下官年纪尚轻……”

    “说的你好像能生出孩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