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亲王下西洋 » 第52章天命

第52章天命

    安南真不是弱国,可能东亚怪物房也便是自此开始。

    而朱高煦也终究人算不如天算。

    “前方还有多久抵达升龙城?”

    朱高煦在泥泞小道之上勒马伫立,朝着身边的卫士问道。

    “殿下,翻过前面山,就到了奉化港至升龙城的安南官道,预计也就小一个时辰的路了!”

    “嘶!”

    朱高煦胯下的黑驹一声长嘶,哒哒的小跑起来。

    而在此时的升龙城下,明军大营

    连续两天的一场大雨,让主帅营帐中满是一股压抑的气氛。

    “万指挥使,还要等吗?攻城的冲车、云梯已经造好,要不就让我带着海商们冲一次吧!”易凤山从椅子上起身,向着主位的万恒志问道。

    从奉化港一路打来,可是让易凤山这个原本只是仪仗队指挥使的将军过足了瘾,他现在看穿着安南军盔甲的林耀南等人,就像是瞧见了宝贝……

    太特么凶悍了,这群海商用的也真是太对他胃口了,一路上算是嗷嗷喊着冲到了升龙城下。

    却仅仅因为一场大雨,让这场直捣黄龙的冲锋变的偃旗息鼓。

    打仗哪有不死人啊!

    万恒志还是太嫩!

    易凤山看着高坐在主位之上,背后架子上高高挂着汉王令牌的万恒志。

    此时的万恒志,虽然对易凤山的话有些心动,但也免不了满满的纠结。

    原本他已经得到消息安南国会出城野战,这对他简直就是天大的好消息,但偏偏,从他们抵达升龙城后,这里就开始下雨。

    火枪兵如今最怕的就是下雨,朱高煦更是严令雨天之中,天策卫不准战斗。

    这让他顿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生生扎营两天,等待着天气放晴。他并不是雏儿,知道士气这种东西,本就是一鼓作气,二而衰,三而竭。

    再等下去,天策卫+天元卫+海商的组合可能真的要泄士气了。

    但我用人命拿下的升龙城,真的会让殿下满意吗?

    “万指挥使!”易凤山面上焦急还要再请战,也就在此时,一道声音从营帐之外传来。

    “汉王殿下到!”

    朱高煦大把掀开帐帘,一身戎装的走了进来。

    “殿下!”万恒志赶忙从主位一跃而下。

    “殿下!”易凤山也是赶忙行礼。

    朱高煦朝着营帐之中扫视一圈儿,没见郑和的影子,问道:“郑和呢?”

    “郑副使见战事陷入僵局,主动请缨去北部州县,动员亲民乡绅了!让他们出乡勇伐胡。”万恒志赶忙说道。

    “算他这次尽心竭力!”

    “殿下,卑下未能一举拿下升龙城,请殿下责罚!”万恒志赶忙请罪。

    “你的事容后再说!”

    “殿下,让卑下带着海商尝试冲一次吧!攻城器械早就造好了,只要……”易凤山面色坚毅的说道。

    “你的事,也容后再说!”

    很奇怪,明明战局僵持对明军最为不利,但朱高煦一坐上主位,接连呵斥了两位指挥使之后,主帅营帐中原本压抑的气氛却是被一扫而空。

    朱高煦从容的动作,让营帐中二将、各千户以及福建海商把头林耀南都是一下子将心放到了肚子里。

    “战局如何?升龙城动静如何?”朱高煦见众将士重新落座,先是问道。

    “殿下,原本郑副使说已经得到了明确的消息,说胡假王会战于城外,我也确实在两天前看见了安南军准备出城。但偏偏下雨,让安南军又缩回城内!”

    还真是科技的局限性,永乐二年制造的火绳枪,火绳虽然用火油浸泡过,能避免雨水打湿,但散装的黑火药还真没办法避潮。

    而这火枪史上对中原大地影响颇深的【交枪】,看来也是遇到了这个问题,选择避而不战!

    交枪,交趾之枪,如果没有朱高煦,永乐帝会在一年后的南征中也得到火绳枪,自此替换神机营装备,得三段式射击之法。

    “城内可有明确的消息?”朱高煦说的很直白,其实就是细作里应外合的意思。

    “郑副使也未给明确的回答。”

    “快去找他啊,难道还要孤亲自去见他不成?”朱高煦呵斥道,这算是他唯一能发泄怒火的渠道了,从进入军营开始,他就闻见了一股士气低落的味道。

    但他不能怪万恒志,因为这次万恒志算是听他劝了,宝船舰队人员金贵,福建海商更是他麾下前卒。他将正面的战场交给吴令芳与王景宏,不就是怕万恒志这厮崽卖爷田吗?

    索性还好,仅仅是士气的问题!他有好几种解决的办法!

    传令兵匆匆去找郑和了,朱高煦却是看向了易凤山,“易将军,你刚刚想说什么?”

    “殿下,依照下官的看法,不如强攻升龙城!”

    “倒也是个办法,只是孤看大营中士气低落,不知为何?”

    “殿下,安南人常在夜间袭扰,将士们已经这两夜应对有些疲乏了!”万恒志说道。

    “以疲乏之军,对攻安南坚城,不是良策!”

    易凤山听懂了话里的意思,像是错失了什么天大的功劳一般,长长叹了一口气。

    “易将军,也莫做此态!我明人于西洋,那是战死一个就少一個,硬拼时孤不会含糊。但尚未远行,便遭损失,孤愧对陛下,愧对宝船将士,也愧对福建海商!”

    如果一开始就选择强攻,他朱高煦墨迹这么久迷惑三国是为了什么呢?他是真怕宝船舰队受到大损。

    如今胡季犛已死,胡汉苍这个当了几年摆设的安南王,仅仅需要一场被安南军民看在眼里的小败,便能被送入历史的车轮之中了。

    “放心吧,此战我明军必胜。天,马上就要放晴了!立下高塔,本王亲求雨停!”

    “殿下,要不……”易凤山大概能想到汉王此举为何,也能想到汉王依仗是何,但还是谨慎的说道。

    “孤意已决,全军列阵观礼,本王亲自上台求雨停!”

    “是!殿下!”

    在千户、百户、闽语的呵斥声中,朱高煦登上了原本为攻城所扎的冲车之顶。

    【安南胡氏无道,大明禀天伐之,愿大雨骤停!】

    【全军复诵:愿大雨骤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