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亲王下西洋 » 第62章搬迁

第62章搬迁

    林耀南像是在大脑中措辞了一番,赶忙说道:“林氏不敢欺瞒殿下,旧港之主与我林氏一族,在洪武年间便就相识!林氏之富,便富于旧港海贸。”

    “旧港之主?陈祖义?”朱高煦直接喊出了名字,郑和在苏门答腊生擒陈祖义,送给永乐帝斩首的故事,在这条海上丝绸之路上可谓是广为流传。

    蛤?

    陈祖义?

    这名字怎么有点儿耳熟?

    林耀南也是愣住了,心里快速过着自己是否在家族账目中见过这个姓名。

    “你接着说!”朱高煦跨上了自己的宝驹,扭头说道。对于自己这种未卜先知,他根本懒得在意与解释。

    宝船舰队近三万人从河内城开拔,朱高煦打算分作三批抵达奉化港。

    首批其实已经抵达,是由舰队舟师指挥使吴令芳率领,是曾与安南军南线作战的三千余人。

    他算是第二批,也是人数最多的一批,有着近两万人,携带近九成的随军物资。

    余下近七千人,将由万恒志率领,将与正在赶来的汉王三卫老兵在河内城完成交接之后,迅速赶来。

    “殿下,如果卑下没有记错,旧港之主应该姓施!”

    施?

    朱高煦记住了这个姓,问道:“也是你们福建人?”

    “是,施家祖上是福建漳州人氏,不过离明久矣,已有三代。我林氏与施氏,算是世交。”

    “你林家之前做的是香料生意?”

    “是,旧港虽称国,其实由爪哇所属,仅一港之地,多为广东、漳州、泉州自元末躲避战乱之人。按殿下之区分,这些人应该叫做华人。华人聚集之地,土地肥沃,善交易。爪哇一国所有香料,大半自旧港所出。”

    朱高煦点点头,这也正是他选择直去旧港的原因之一。

    “可还知道旧港国的消息?”

    “卑下愿为殿下引路,以我为使,施氏当唯殿下马首是瞻!”

    “你不回去了?你为福建海商把头,孤还需要海商为孤出力呢!”

    “殿下,我林氏一族并不缺人,我既是海商把头,那这五年内,我这把头之位便谁也夺不走。只要我活着,林氏就有底气号令福建海商。而殿下此去旧港,却是手上缺人……”

    朱高煦的眉毛轻轻向上一翘,心里却是在思量着:都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此言还真是不虚啊。

    宝船舰队与福建海商的奉化港登陆作战,就该重重在历史上记下一笔。

    这一战,算起来该是历史上自春秋吴国海上伐齐之后,中国人首次运用的海上登陆,并打胜了的经典战役。

    朱高煦上报京城的宝船舰队战损其实并未作假,之所以这么好看,是因为战损主要体现在了福建海商健仆之中。

    他之前还纳闷呢,为何林耀南统帅的海商如此拼命,看来人家早就盘算着这回事儿了。

    有点意思……

    “原本孤还琢磨着,该补偿你福建海商……”朱高煦缓缓开口道。

    “为殿下办事,肝脑涂地耳!”

    得!

    朱高煦也是下定了决心,“孤会选三名宝船舰队通六分仪火长随你海商舰队返回福建,往后你就跟在孤的身边吧!”

    “谢殿下恩典!”林耀南此时只觉手心之中满是汗水,在听到汉王点头之后,心中大石总算是落了地。

    “去忙吧,安南火器制造司,给孤完完整整的搬到台湾!”

    “卑下遵汉王令!”

    -----------------

    河内城,火器司

    汉王离开河内的消息,就像是在一瞬间充斥在整个河内城。而明人的离开,这最热闹的就属安南城火器司衙门了。

    万恒志守在火器司衙门口,看着一个个箱子被贴上封条,装上在安南征缴的骡车、马车之上,百车一队,走上河内城至奉化港的路。

    “万将军!”林耀南光着膀子,翻身从马上下来。

    “殿下呢?”

    “已经出发了,殿下说若是次次整军,就是再给三天都到不了奉化港。”

    “嗯!”万恒志表示知道了,随即嘱咐道:“殿下把整装火器司的事儿交给你办,你可得上点心。”

    “将军,我已经命人去将归家的胡元澄找来,他盯着,可比我盯着强过太多!”林耀南刚刚说完,就有一辆马车小跑着驶来。

    从马车内下来的,一大一小。

    “万将军,林把头,这是下官的儿子,胡叔林!”胡元澄一来,便向着两人介绍起他身边十六七岁的少年。

    “好好办差!”万恒志冷冰冰的交代一句,就扬长而去。

    “林把头,可是我带着儿子前来,惹得万将军不快?”胡元澄有些惴惴不安。

    “胡大人,你可是多心了。万将军啊,便是这個性格,除了殿下,他对谁都是这一副冷冰冰的样子。我让人给你带的话带到了?”林耀南胸前的一道长疤虽然在给人传达一种不好惹的信息,但他语气却是豪爽,总让人忍不住亲近。

    “带到了,这是我安南火器司人员名册。”

    “这么多?”林耀南跟着胡元澄走到了马车后跟随的一辆车上,就光这些名单,装了足足一大车?

    “把头误会了,我安南火器司有人两千余,这里面还有的,是下官这些年研究的手书,还有些典籍。我怕家人收集不全,便一并带上装箱入封。”

    “两千余人……”

    林耀南规划了一番,便说道:“胡大人,看来伱得给我好好说说了!此次海商只能带500人,千余箱子赴明。殿下嘱咐了,胡大人当第一个携家眷前往台湾,择地建设台湾火器司。而剩下的,你得给我详细说说,我让人一个不漏的带回去。你走后,安南火器司当是谁最为熟悉?”

    胡元澄听完,沉默了一下,拿出名单在上面重重划下两个名字。

    “把头,我走后,可由此二人主事。”

    林耀南看着名字,默默记了下来,打算亲自在给这两个叫做邓明、陈季暄的人嘱咐一番。

    安南火器司搬迁,同样是一个大工程,林耀南需要在宝船舰队于奉化港整顿的几天内,迅速制定一个完整的搬迁计划。

    连带着安南火器司家眷,林耀南预计将有近万人带到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