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亲王下西洋 » 第66章海船

第66章海船

    “种子?”朱高煦想问,你说的种子和我理解的种子是一个意思吗?

    “殿下,安南王室曾有一方,曰种子丸。女子月信后纳一丸,次日再纳一丸,种子入神!”

    这……

    朱高煦脑子里有点愣住了,他前脚刚让汉王妃与皇后弄了个妙云义学打算妇幼保健,这后脚就出现个安南王室秘方。

    这安南人打占城,不会就是为了这所谓水安息吧,这在两国也肯定不是稀缺东西啊。

    罢了!不琢磨了!

    也该是明人当盛。

    “说说这种子丸吧!可有弊端?”

    “暂未发现,此丸虽为安南皇室专用,但药材于安南、占城二国却不珍贵。殿下可曾知道安南陈氏祖,年近六十尚能生育?”

    “因为这个种子丸?”

    安南陈氏一族,有个奇怪的上皇制度,也就是安南王禅位给了自己的儿子,自己做起上皇在背后遥控局面。

    就如那胡季嫠与胡汉苍。

    安南朝廷,其实早就见怪不怪了。

    而这安南陈氏祖六十尚能生育,朱高煦感兴趣的翻阅起来,耳边也听着林耀南的介绍。

    “殿下,便是这种子丸的功效。安南陈氏祖前后统帅安南近五十多年,儿皇帝换了個遍。根据安南国史书记载,此人在年逾六十的时候还能御驾亲征。”

    都什么跟什么啊!

    朱高煦深吸一口气,明明种子丸由女子服用,你还跟我这儿吹延年益寿,你这是奸商本性发作了?

    “此事记录成册,待咱在旧港站住脚,交予海商,随同宝船舰队占城、安南二国之见闻传入京城之中!”朱高煦想了想,还是打算往后将这安南王室秘方送回去。

    万一,这东西能在有一天发挥用处呢……

    “说第三吧!”

    “这第三便是占城捕象、训象之法!”

    “真是训象?”朱高煦看了起来。

    “殿下,根据书官马欢所记,占城象分多种,一为礼仪用象,这种象咱大明也有……”

    朱高煦点点头,在应天府的京城,确实有一象园,因为大象庞大的身躯,洪武、永乐一朝的朝廷仪式上都有大象穿着铜链出场,气势十足。

    而在最近的永乐元年,便有占城为大明进贡一黑一白两只大象。

    占城人似乎早就知道明人的喜好,白为祥瑞,惹得永乐帝欢喜。

    “训象法乃是占城刹帝利口中不传之秘,这次所得为战象训练之法。”

    “这些东西,是否给易凤山抄录?”朱高煦问道。

    “马欢说易将军那里亦有留存!”

    “知道了,等你福建海商跟上宝船了,咱也就知道占城如何了!”朱高煦想着,如果易凤山不笨的话,等过个几年,安南仆从军也该大规模装备象军这个看起来唬人的玩意了。

    占城之外,真腊也就是吴哥王国可以试着威慑,看看能否蚕食。而安南西方,澜沧这个国家多山,象军或许比骑兵更加合适。

    朱高煦在书录仓翻阅了一阵,于占城、安南的发现并没有让他满意。

    说来也是,宋元明下来,能捞着诸如占城稻之类的好东西,其实早就已经在中原大地上生根发芽,早就被汉人本土化了。

    这里又哪儿还有什么好东西呢?

    浩瀚的海面上,宝船舰队乘着信风,一路向南……

    “船队走了多远了?”朱高煦对着太阳熟练的比划了一阵六分仪,在自顾自的计算一番后,朝着抓耳挠腮的万恒志问道。

    “殿下,再给卑下一点儿时间!”

    如果让一个从未接触过数学的人算三角函数,朱高煦也觉得难为这人了。但现在,一系列计算所得朱高煦都已经整理成了册,这万恒志还算不出来?

    “你就不能用点心!”朱高煦狠狠的朝着万恒志屁股上踹了一脚,向着外面走去,“教你可算是费了老劲儿了,咱去外面透透气!”

    所教之人太蠢而略显烦躁的朱高煦心里其实已经大概算出了位置:从安南奉化港出发,宝船舰队行进已过五千余里。

    因为是真正的远洋航行,船队实际上已经走过了新加坡地界,直奔如今的旧港国。

    再要不了多久,就能看见陆地了吧。

    朱高煦在心里暗暗推测着,一道声音却是从头顶传来。

    “陆地!陆地!我看见陆地了!”

    郑和原本的航行路线是贴着海岸线走,而汉王大手一挥,却是直直插入深海之中。

    这些日子,要说宝船舰队没人慌乱,那肯定是假的,四周蔚蓝一片,海浪声是周遭环境唯一的声音,这种寂寥其实也就朱高煦能懂。

    所幸,黑暗的日子终将过去,希望的日子总会来临。

    在宝船舰队众人硬咬着牙熬过这段时间,当他们又一次看到了陆地,这一刻,所有人都欢呼了起来,不知道是谁带的头。

    “汉王!”

    “汉王!”

    近三万人的欢呼声是震耳欲聋的,这是一次漫长沉寂后爆发的底蕴。

    “呜——”

    就在众人狂欢的时候,一声低沉的号角声将他们拉回了现实。

    “殿下,观测小旗发现海上船只!”王景宏在身后小太监一阵传话之后,向着朱高煦禀报道。

    “数量呢?”朱高煦问道。

    “殿下,观测小旗请殿下千里眼一用!”

    “准!”

    玲珑蹬蹬的朝里跑着,拿上单筒望远镜递给王景宏。

    一件简单的单筒望远镜,这些人却是像拿着什么宝贝一般,双手紧紧握在手心,郑重的挨个儿传递。

    也是当时太贵!

    朱高煦感慨一声,他的这望远镜,前后可算是磨费了好几块高纯度水晶。不行,这个烧制玻璃的技术必须得点起来。

    三万人的船队,用一只望远镜算怎么回事儿。

    他正琢磨着,耳边又传来通传之声:“殿下,观测小旗报,南北方向有不明船只百二十艘。”

    这么多?

    朱高煦微微一愣。

    “殿下,不明舰船似乎是两伙人,像是在追击。”

    “舰船样式!”朱高煦确定了方向问道。

    “福船,与海商远洋船只几近相同!”

    “殿下,前二十多艘船向着宝船舰队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