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亲王下西洋 » 第75章斗起来了!

第75章斗起来了!

    这该死的,刻在骨子里的内斗!

    如果朱高煦在此,必然得如此咒骂一声,然后再给这股内斗加把火。恶心是真恶心了点,却架不住好用。

    “吾王,明人入旧港,船虽少,人却精!大明真的仅为拱卫他们的宝船吗?我觉得不然……”陈祖义一副为国担忧的样子,依旧不同意大明战船进入穆西河。

    “明人礼仪之邦,汉王殿下更是胸怀宽广。烈日之下岂生孑孓,皓月当空又怎有苟且?陈帅,你是否多虑了啊!”

    ……

    陈、施二人各执一词间,就吵出了真火,主要施进卿的话总是夹枪带棒。

    施进卿不想与梁道明说出自己被陈祖义截杀一事,一怕影响自己在梁道明心中与陈祖义势均力敌的分量;二就是说出来,梁道明见其无事,也会打哈哈过去。

    还是那句话,在不影响自己统治的前提下,上位者是喜欢自己的属下斗来斗去的。

    陈祖义自然也不想截杀施进卿一事暴露,但这般夹枪带棒的威胁之下,他双眼一瞪,怒气冲冲指着施进卿的鼻子:

    “施进卿,明人到底允诺你劳什子好处?现在,你给土人当狗都不满足?想给自己找更好的主子了吗?”

    “你放屁!”施进卿也是怒不可遏,他还没找陈祖义算账呢,这厮就又开始污蔑他。

    “我放屁?你说说,九个月前,番人劫掠我十一个城寨,伤我汉人五十七口;七个月前,番人劫掠我七个城寨,伤我汉人一十九口;四个月前……

    这事儿要不是你在吾王面前和稀泥,说些什么番人亦是国本的论调,我早就带着麾下将士,砍了这些番人!”

    “番人为什么劫掠城寨,不就是你在海上毫无节制,见船就抢,断了这些土王的进项!”

    两人越吵越凶,梁道明的脸色也越发的难看起来:“够了!”

    说来梁道明其实也有几分手段,要不然不会被一众土著王公拥戴,也不会凭借手段收服施进卿。

    “你们两個,到底有没有将我放在眼里!”梁道明阴鹜的目光,朝着戛然而止的二人身上一阵扫视。

    “吾王,臣不敢!”施进卿率先服软。

    梁道明又看向陈祖义,陈祖义只觉得有股寒意自心底升起。

    要是没有这狗儿子施进卿!陈祖义在心底再次发着狠,梗着脖子说道:“吾王,臣不敢!”

    “哼!”梁道明重重的鼻音环绕在二人耳边,他也不在乎陈祖义的态度了,他知道有这样的人在,那些土番才不至于更加嚣张,他还用得上陈祖义。

    “陈祖义!”

    “臣在。”

    “命你为我准备向大明朝奉之物!”

    “遵王令!”

    “施进卿!”

    “臣在。”

    “从明人战船抵达旧港之时,命你时刻注意明人动向!”

    “遵王令!”

    -----------------

    旧港城

    明人的到来,算是彻底勾起了旧港城汉人的好奇心。

    自三艘大明战船像是护卫一般泊停在旧港港口之后,一块专属于明人的区域被从战船之上下来的大明将士开辟了出来。

    “听说了吗,大明亲王的郎中要为我们举行义诊!”

    “你这都是过气的消息了,我表舅家二姑奶奶的侄子昨天就被那位李医官问诊过。

    故国的医官就是神,症状说的丝毫不差,就是这汤方开的少了些,只有三副,不过也无妨,李医官说不日就有故国船队赶来,到时候我们就能多买些药了。”

    “对对对,你这都是过气的消息了,我这边听说,今日将有故国阴阳官讲这风水堪舆之术。伱们知道风水堪舆是什么吗?”

    “是什么?”

    “故国为何人杰地灵,全靠这风水堪舆,这是绵延子孙的大事儿!”

    “还有,我这儿还有消息。故国还将在今日展示大明农具,我等虽然经商,但城寨中亦有种地为生的族人,我们将这些农具绘下来,交由族人仿制,这一季的收成,只多不少!”

    “我这里也有,不止农具,故国还要分些良种于我等……”

    口口相传之间,旧港汉人对明人的到来越来越期待,交头接耳间,更是口称故国。

    本来,他们的先辈也曾生活在那片土地之上,只是迫不得已来此落脚的罢了。

    言及此,更是说着自家祖上曾在大明的哪里落脚,说着先辈们偶说起的风俗、习惯。

    宝船舰队总医官李恒与身后一众,在清晨之后,又一次走下了博物号。

    博物号泊停的港口,已经有着几个用竹竿与棉布搭起来的棚子。

    “李医官,请!”

    “张大人,请!”

    李恒与张明伦标准的官员礼仪,被围观的旧港汉人看在眼里,随即,两人在各自的摊位前就坐。

    “东西带了吗?”李恒朝着面前排起长龙的第一人问道。

    “带了,带了!”旧港汉人赶忙从随身的布口袋中,拿出几个有枝叶与果实的植物,放在木桌之上。

    旧港人说是义诊,其实也不完全对,李恒为旧港人看病不收钱,但却收礼。

    这礼便是三佛齐的植物,不管是能吃的,还是不能吃的,李恒都要。

    绘果实之相貌,叙果实生长之木,言明是否可以食用。这些问当地人,自然最为清楚。

    这些东西,都将被记录在李恒随身所带未完成之书,《救荒本草-三佛齐卷》上。

    朱高煦想要,是为日后宝船在此驻军防止误食做的准备。

    李恒想写,是为了完成周王朱橚交由他的嘱托。

    反正,都是两厢情愿的事儿。

    阴阳总官张明伦见李恒那边开了张,却是坐在了竹棚之中的蒲团之上,开始神叨叨的念起来:“堪,天道也;舆,地道也。《黄帝内经》曰:气者,人之根本;宅者,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顺之则亨,逆之则否。

    风水堪舆,是为星宿带动天气,山川带动地气,天气为阳,地气为阴,阴阳交泰,天地氤氲,万物滋生。一处好风水,可福泽子孙,绵延后人……

    诸位,可有各自城寨及周边山水,本官可为诸位指点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