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奇观误国秦二世 » 第66章 忠心耿耿江东王

第66章 忠心耿耿江东王

    (求个推荐票~呜呜呜)

    “你有这个心就好。”

    胡亥笑眯眯的,点了点头,“来啊,造纸局最新研发的七号御用檀纸,可防水防潮,赐御史大夫一车!”

    冯去疾连忙感恩戴德。

    众人看傻眼了。

    你俩刚刚不还在吵架么?那架势,俺们生怕皇帝下一秒就把冯去疾砍了!

    结果,为毛现在变得这么和睦?

    胡亥大笑着上前,按了按冯去疾的肩膀,冯去疾老泪纵横,低着头痛哭流涕。

    好像他压根没提过停修奇观的事儿一样。

    君臣和睦,独留冯劫一人凌乱在风中。

    “好了,冯公身为御史大夫,乃朕之股肱,进退自有应当的大义。”

    胡亥拍了拍冯去疾的肩膀,象征性安慰一波,回到案前,凝望着众多臣子。

    “该说正事了。”

    众人心中一紧!

    来了!

    封王大典,正事!

    “我大秦传统,所有君主继位之时,都要修建自己的陵墓。朕已登基三月有余,陵墓之事,也该动工了.....”

    “朕的皇陵,名为金字塔!”

    鸦雀无声。

    皇帝这是啥意思?这就是所谓的“正事”?

    说好的商议封王事宜呢!

    始帝皇陵都还没修好,又来个二世皇陵?

    这特么谁遭得住!

    王绾若有所思,他早已看出皇帝实乃千古明君。修皇陵、直道,看似劳民伤财,实则徭役人的待遇不差。

    在工部系统的规则下,赏罚分明,表现突出者还有机会洗清罪名、脱离奴隶身份,甚至有机会入朝为吏!

    王绾觉得,皇帝的目的就是勾引。勾引那些藏在暗处的反贼动手,好一网打尽!

    陈涉不就是被勾引出来的乱民么?

    这正是皇帝的妙计生效啊!

    正经人谁会造反啊?

    胡亥之前早就给王绾打过招呼,他哪里能有什么意见?

    于是乎,王绾答道:“陛下所言甚是!自古以来,各个诸侯君主,无一不是自继位起修建陵墓。陛下乃大秦皇帝,该是趁早修建金字塔!”

    奸相!

    无数人看向王绾,心里暗骂。

    看看他小人得志、祸乱朝纲的样子!

    这次上朝开会,蒙毅也来了。

    蒙毅的表情有些怪异,心中想着始帝遗诏的事儿。

    始帝遗诏,究竟是不是传位给胡亥?

    这事儿,之前兄长蒙恬也提出过疑问,二人私下喝酒的时候,兄长也是一肚子苦水。

    对此深表怀疑!

    后来兄长一声招呼不打,屁颠屁颠回去修直道去了,始帝遗诏的事儿,蒙毅一直是如鲠在喉。

    如果胡亥仍是之前发明造纸术、打压赵高那样英明的君主,蒙毅当然愿意当作什么都不知道。管它遗诏是不是真的,皇帝这么优秀,就当是真的好了!

    可现在.....胡亥沉迷建造奇观,视天下苍生疾苦如无睹,遗诏真假的念头就不由自主冒了出来。

    蒙毅叹了口,俯伏启奏:“陛下要修建皇陵,臣等并无异议。只不过,臣有一事不解,陛下为何数十日不上朝,日坐深宫?”

    有了冯去疾等人的前车之鉴,蒙毅也长记性了,全然不提停修奇观的事儿。

    “为君者,当广纳臣子建议,及时了解天下局势。陛下多日不理朝纲,下臣心急如焚!”

    “如今陈郡乱起,请陛下当以大秦天下为重,勤政恤民,体陈郡百姓之苦!陈县沦陷半月有余,陛下当派精兵良将出击,平息乱匪仍是未迟啊!”

    胡亥不由暗叹。

    蒙毅这货的忠诚度估摸着不低。

    冯去疾让自己停修奇观,虽是以大局为重,还是带着些私心的。

    自己上朝次数太少,终究是被有心的忠臣抓住了把柄。

    蒙毅估摸着,还以为胡亥压根不知道陈县沦陷的事儿呢!

    “蒙卿所言甚是!陈郡逆匪横行,祸国殃民,朕痛心疾首!朕欲派通武王王贲,率一万精兵,同江东王项梁出征,扫平乱匪!”

    “有通武、江东二王出军,反贼不足挂齿。蒙卿之言甚善,朕很开心。来啊,赐蒙卿七号御用檀纸一车!”

    又是七号御用檀纸,你是造了多少七号檀纸?卖不出去了,只能送人了是吧?

    不过听到胡亥准备派大军出征,蒙毅心里终是松了口气。

    通武侯王贲用兵如神,六国强兵良将在他眼里都不算啥,灭个陈涉绝对是轻轻松松!

    不对啊......刚刚胡亥说的,好像是通武...王?

    还有江东王?

    什么鬼?!

    不仅他愣,所有人都没反应过来,包括一直筹备封王大典的王绾。

    胡亥继续道:“事不宜迟,陈郡百姓受苦,朕心不忍!蒙卿说的对,不能在拖下去了啊!传王贲、项梁,持朕虎符,披甲挂帅点兵出征,扫平乱军!”

    这就要出征了?

    大家都希望你快点出兵,可你这也太随意了吧!

    听到蒙毅的谏言,分分钟就出兵?

    王绾眼睛一亮,陛下好计策!

    陛下的原话是:“派通武王王贲,率一万精兵,同江东王项梁出征。”

    而不是“派通武王王贲、江东王项梁,率一万精兵出征。”

    颠倒了个顺序,意思大不相同。

    项梁大概率是个吉祥物,作用仅仅是稳固楚地乱民,领兵之权完全在王贲一个人手里。

    按这个搞法,项梁偷摸招兵买马打造兵器,这不就派上用场了么?

    辛苦江东王了,谋划多年,就是为了此时力挽狂澜,替大秦扫平乱匪!

    陈涉吴广哥俩,不是扯着楚将项燕的虎皮招兵买马么?

    项燕的儿子都成了朝廷鹰犬,来灭你了,你再扯个虎皮试试?

    这么一操作,陈涉军团的政治纲领就要出大问题!

    大军未到,反贼内部搞不好就要大乱!

    此计真是阴毒无比!

    王绾望了望胡亥,有些幽怨。

    陛下居然连我都瞒着,好坏好坏的。

    朝堂很快炸开了锅,群臣低声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皇帝真快!

    不仅出征快,封王也是这么快。不愧是弯弓射大鹰的神射手!

    封王大典,王贲项梁估计是参加不了了。

    没过多久,有谒者启奏:“通武王王贲、江东王项梁,见驾!”

    来了来了。

    旧楚反贼项梁他来了。

    这些天,咸阳关于项梁的流言那叫一个多。

    什么说法都有。

    有说项梁的女儿是皇帝的女人,此人早就心归大秦。

    有说项梁作为楚将项燕后人,心存反意,欲图颠覆大秦江山!

    不管怎么说,群臣终于是见到了项梁本尊。

    以如此荒谬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