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开局继承遗产,这个导演不差钱 » 第41章就想交个朋友

第41章就想交个朋友

    观南的第一反应是走错房间,他道了声抱歉,转身往外头撤。

    坐在里面品茶的青年连忙叫住人。

    “哎,别走,我就是千达影院的负责人。”

    观南迟疑回头,来回打量屋内青年。

    青年三十岁不到,容貌相对一般,穿着西装,却意外显得吊儿郎当。

    不像是专业精英,更像纨绔的二代子弟。

    就是他扒了自己的马甲?

    观南觉得很荒谬。

    首先跟千达院线会面,是因为他们给出相当不错的待遇。

    同意大规模地铺开公映,利益分配额度也在正常范围内。

    不像其他影院由于《狩猎》是文艺片,便想压低公映规模,连利益分配也压到最低,还有更过分的人,打算有一两千万卖断《狩猎》在国内的公映权。

    对于最后一种人,观南看都不看一眼,那纯粹是逗人玩。

    他拍摄成本都要2千万,那货1千万卖断放映,比资本家还资本家。

    给你免费打工还不行,还得倒贴钱贴补业务,被裁掉后连半点补偿都拿不到,敢要劳动仲裁,直接放言在业内封杀。

    内心已经打了低分,观南依旧保持风度,在茶座对面坐下。

    “您好,不知道您贵姓?”

    “我叫余吉安,观导跟我年纪差不多,叫我吉安就行。”

    观南:“……”

    余吉安?千达集团老总的独子,富二代中的富二代,余吉安?

    这位余吉安跟前世那位王大思聪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管是在名声、还是在交往对象,亦或是创业失败程度,都是属于——富二代最好的创业就是不创业。

    千达院线派这位出来商谈……这是在打什么主意?

    殊不知,余吉安也在打量他。

    这就是新晋的亿万富豪?看起来不太像。

    别小瞧富豪圈里的嗅觉,国内突然多出个千亿富豪,继承了许多公司的股份,成为了一股新兴力量。

    这等神秘人物,哪家能不好奇?

    观南的身份不算秘密,很快被扒得一干二净,巨额财产来自于继承,唯一的问题是,这远方姑婆是谁?

    世界上不会有财产从天掉下,可不管他们怎样调查这位“姑婆”,却发现对方始终是个谜题。

    不光如此,他们还收到一位来源不明的警告——

    【请离我们老板远一点。】

    在国内商战进化到——“往对家发财树上浇热水”“将对家的财神换成凹凸曼”“公司内斗直接抢公章”“阻扰对家谈判直接拉电闸”——的离谱时代,忽然间来个人玩真的。

    这可让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众人都蒙了。

    报告警察,这里有玩违规操作!

    好在“违规操作”本人好似只对电影感兴趣,这不听闻对方要跑公映,余吉安巴巴跑来试探。

    哎,要不是老爷子断了零花钱,谁跑来干这吃力不讨好的活计!

    希望对面的大魔王好说话。

    “我看过了《狩猎》,觉得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电影,对得起戛纳给出的奖项,我们千达影院非常愿意助力国内的好片发展。”余吉安笑意吟吟地说道。

    唬得观南差点忘记之前,文艺片导演集体抱怨院线不给拍片,导致此类影片在院线预冷,只能被迫挪到专门播放文艺片的院线。

    还有院线对文艺片的太过吝啬,压榨分成片额至最低,还强势给出通知——要么答应,要么退出。

    观南加倍小心,等待那个“但”。

    只是“但”来了,却跟他想象的内容不同。

    “但暑假档的排片已经安排好,现在让《狩猎》挤进去,一来会开罪各大片场;二来,文艺片也不适合跟商业片同台竞争。”余吉安温声建议,“我们这边专业建议是,如果您同意的话,争取在本月安排上院线公映。抢不到高峰,我们可以错峰出行,我们保证会给您足够的排片率,再给您足够的宣传力度。”

    余吉安舔下嘴唇,死皮被刮起,蹭地舌头很不舒服。

    “您看这个安排是否可行?”

    这个态度是观南未曾想到的大度,他试探性追问:“排片率的具体数据是……?”

    “27%,可以吗?”余吉安同样小心试探地回答。

    排片率是一部电影在影院享有的放映空间,排片率越高,放映场次就越多。

    它是影片的生命线,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票房成绩。

    27%的数据绝对不低!

    以30%举例,如果能占据30%以上的拍片,意味着它拥有着每天5万场的放映量,绝对是大片水准;如果拍片率在5%以下,意味着每天的放映量不足1万场,算是中小影片。

    观南都惊讶千达竟敢拿出27%的排片率。

    排片率绝非越高越好,如果上映之初,放映场次太多,平均上座率不足,影院很有可能直接缩减第二天的场次。

    如果场次有一定保证的前提下,影片上座率颇高,造成一票难求的现象,影院经理则会增加放映场次。

    观南本能警惕,这会不会是千达布下的陷阱,《狩猎》一旦踏进去便会被以上座率不佳的原因踢下来。

    “别,这排片率太高了,《狩猎》受不住,咱们按照规矩来,该给多少就给多少,用不着因为奖项抬举。”

    余吉安见高排片率没有打动观南,又换了个方法,谈论起《狩猎》的分配比例。

    中国影片采取分账制度,大体比例是制片人35%,发行方17%,院线48%。

    在明知道制片方和发行方是同一阵营的情况下,余吉安依旧同意这套分配方案。

    在他看来,就算是同意也亏不了多少钱,总不会比一开始提出的高排片率赔得更多。

    那决定才是搭上真金实银。

    交朋友嘛,肯定是先伸手的人吃亏。

    余吉安说得真心实意,观南也没有打算拒绝。

    他确实不差钱,但有人主动送钱上门,何必拒绝。

    《狩猎》票房成绩一般,在2012年,全球票房1亿出头。

    但那个时候,《狩猎》没有评审团大奖加持,同样没有高排片率,跟20多年后已经开拓好的巨大基本盘。

    所以,《狩猎》放在当下的成绩,观南不敢保证,但总不会比1亿更少。

    两人谈妥关键性问题,之后的小问题便好处理多,不多时便全部谈好,也在各自秘书的雷厉风行下签订合同。

    余吉安看着合同到手,长长地舒了口气,总算是搭上线。

    他邀请观南一起出去玩,准备趁着对方放松的时候,打探些消息。

    “我知道有个地方特别好,那里的女孩子……啧啧。”

    观南谢绝不敏,不清不楚的地方,万一染上病多不好。

    况且,他前世观摩过《姐姐妹妹站起来》,对这行换上PTSD。

    “余总自己玩好,我先回去了。”

    “你别着急嘛,”余吉安赶快拉住他,“不一起去耍耍,咱们也可以谈谈别的事情,比如说你的下一步电影需不需要投资……”

    他拉长尾音,试探性地瞧着观南,见对方表情佁然不动后,火速改变话锋,“观导别误会,我这个人喜欢艺术,就想跟你们这群家拉拉关系,咱们走得近一点,对你的电影也有好处,对您名下的发行公司也有好处。”

    闻言观南略有迟疑。

    除非收购一家院线,不然他还真有必要跟院线方面打好关系。

    作为以钱大气粗出名的千达,结交结交……好像也没有问题。

    不过,他这下一部电影真是个香饽饽,是个人都能问一问,如果可以,再咬上一口。

    “我还没有确定影片,如果需要的话会联系您。”

    余吉安喜笑颜开,总算撬开个边,“观导是个聪明人,其实这投资吧,有些时候更是多利益体结合,知道您不差这份钱,但总是吃独食,可是会被其他人嫉妒吧。”

    “不怕敌人光明正大的出招,就怕小人在背后使绊子。多个朋友多条路,您以后会明白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