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封神始末之十二金仙 » 第02章 昆仑山拜师

第02章 昆仑山拜师

    广成子封闭洞府,离开崆峒。辗转半月有余,来到昆仑山下。

    一路上山,仔细观望,并未看到任何宫殿。寻了几日,仍无所获。广成子心中纳闷:“按仙翁所说,玉虚宫就在昆仑山。为何我身临此地,只见群山巍峨,不见宫殿踪影?”于是高声呼喊:“崆峒山晚辈广成子,受南极子仙翁点化,前来拜见元始天尊。”

    等了一会,空中传来南极子的声音:“你且就地打坐,清心静气,抛却杂念。心若诚时,自可进门。”广成子稽首拜谢:“多谢仙翁指点。”于是席地而坐,闭目放空自己。

    也不知过了多少时辰,感觉神清气爽、心意清静之时,再睁眼,眼前已是不同光景。只见前面烟霞散彩,日月摇光。千株老柏,带雨满山青染染;万节修篁,含烟一径色苍苍。奇花布锦,瑶草生香。岭上蟠桃红锦烂,路旁茸草翠丝长。刚才所见一切已然消失,倒似来到另一座山中。

    广成子暗自惊奇,站起身,掸掉尘土,整理衣冠,迈步向前。一路小心翼翼,寻找宫殿楼宇。

    忽然前面有人招唤:“这边!随我来!”却是前番见过的白鹤童子。广成子快步走过去:“有劳仙童等候。仙翁在吗?”童子说:“我师父在里面,已经跟教主老爷说了你的事。”广成子心中惴惴:“不知今日能否拜入天尊门下。还望仙翁帮我说几句好话。”童子说:“能否入门,要看根性。这些年除了我师父,教主老爷没收过任何弟子。”广成子听了,更加惴惴。

    白鹤童子抬手一指前面的山崖:“那是麒麟崖。玉虚宫就在上面。你不能飞行,我只能陪你绕路走上去了。”广成子说:“连累你跟着辛苦了。”童子说:“没事。我师父说,这也是修行。”

    广成子跟着白鹤童子走上麒麟崖,踏玉阶,行至玉虚宫前。童子说:“你在这稍候,我先进去禀报。”广成子在门前恭然等候。

    一会,童子出来了:“老爷说,你不必进宫,就在这里回话。”广成子稍稍愣了一下,急忙整理衣冠,忐忑地站立等候。

    宫门中金光闪现,隐约有高大的仙人轮廓,端坐在玉石台上,周围有祥光瑞霭萦绕。广成子猜想那便是元始天尊,急忙伏身跪拜:“崆峒山修道士广成子,拜见元始天尊教主。”

    元始天尊问:“你远道而来所为何事?”广成子说:“晚辈早年偶得竹简,记有养生修道之法,慢慢领悟,参照行之,侥幸活得近一千二百年寿命。日前得南极子仙翁指点,方知是玉虚宫妙法。因此心中惴惴,冒昧前来,向天尊请罪。”

    天尊曰:“既是偶得,何罪之有?你已修行千年,如今有何道果?”广成子说:“前两百年并无他求,只为修身延寿,欲求长生。修行日久,始觉道理无穷。参悟千年,仰赖妙法指引,渐渐有些领悟,略晓天地时变,粗通自然事理。除此之外,别无道果。”

    天尊曰:“你能看穿屏障,入我山门,可见回首并无罪孽,且能清心寡欲,抛却妄念。这也是你千年修行的道果。”广成子忙伏身叩拜:“多谢天尊点化。如蒙天尊不弃,我愿拜入玉虚宫门下,侍奉天尊左右。”元始天尊不置可否,只说:“你远道而来,可先在麒麟崖住上几日。何时要走,也可自便。”广成子愣了愣,伏地叩拜:“多谢天尊。”再抬头时,金光已经不见。

    童子提醒:“教主老爷回去了。你可以起来了。”广成子站起来,愣愣地望着宫门口。

    这时南极子走出来。广成子忙迎上前:“仙翁,刚才您也在吗?”南极子微笑点头。广成子小声问:“您侍奉天尊左右,可知天尊言下之意?我能否有缘被收留在此?”南极子说:“师尊向来严谨,不会轻易收徒。我岂敢胡乱揣测?”广成子无奈,仍然心中惴惴。

    南极子说:“今日情形,道友已算是幸运。师尊没有明言拒绝,你就还有机会。”广成子顿时惊喜。南极子说:“我先带你去安置,且在麒麟崖住下。”“多谢仙翁。”

    路上,广成子问:“仙翁,我初到昆仑之时,只能看到山峦起伏,未见宫殿踪影。不知是何缘故?”南极子说:“玉虚宫乃仙庭所在,岂能为外人随意可见。我奉师尊之命,在山下设立玄真门,以为屏障。”

    广成子还是不解:“为何我刚来之时看不到?后来呼唤仙翁,静心打坐,又能看到此中仙境。”南极子说:“这便是玄真门奥妙所在。非道德之士,根性不足者,心有杂念者,皆无法通过玄真门,难达仙庭圣境。你刚来之时,想必急于拜师,心有杂念,故而被蒙蔽双眼。”广成子惊叹道:“原来如此。玉虚宫果然妙法无穷。”

    走出几步,广成子忽然想起一事,从怀中掏出包裹好的竹简,递给南极子:“这是我收藏的全部竹简,原是贵教之物,正该物归原主。刚才拜见天尊时就该拿出来,怎奈一时紧张,忘了提及。就请仙翁代收。”南极子接过竹简:“也好。这是大老爷亲手所写,本不该流传出去。”

    广成子好奇问道:“玉虚宫另有一位大天尊?”南极子说:“有一位大师伯,人称老子,又称太上老君。不过他不在昆仑,居住在玄都的八景宫。”广成子遗憾道:“我这千年修行,全拜他老人家所赐。看来此番是无缘拜见了。”南极子看了看他,没说什么。

    广成子忽又问道:“上次听仙翁说起,大天尊所写的这篇妙法叫《黄庭养生篇》。不知这‘黄庭’二字从何而来?黄庭所指是在昆仑还是玄都?”南极子笑道:“此经乃我师尊原创,经大师伯改进。黄庭既不在昆仑,也不在玄都,而在每一个修道之人。”广成子不免诧异。

    南极子解释道:“黄庭并非处所,不是什么地方的名字。黄者,五行之土,其色为黄,而居人体正中,是为结丹之地。庭者,乃阶前之空地。所谓黄庭,即是中空之意,意为清静无物。”广成子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