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日本战国当领主的日子 » 第四十五章 嘉靖倭乱(三)

第四十五章 嘉靖倭乱(三)

    虽然倭寇远远发现这群明军好像有甲胄,但对于明军的一向蔑视,还是让他们不管不顾的冲了过去。

    而在两天前,张信的船队被协调到了苏州府江阴县金港城停船驻扎,同时把此镇外香山以北至江边地方划归日本讨寇军的锚地和驻扎活动地。

    刚一驻扎好,张信就派出四五支斥候队伍,都以汉语比较好的,而这天一直二十人的斥候小队来到了苏州府南的浒墅关准备与巡抚应天都御史曹邦辅说明军队后续情况。

    可看到的是一群倭寇与曹邦辅率领的400官兵与民壮战斗,双方打了三次,每次都是倭寇胜利。

    这时候斥候小队长突骑伍长李成材说:锋矢阵型,张家骑兵在前,其他保护好侧翼,跟着不前面走,不准停下近战。有远程武器的就用远程,30步就不要用了。

    说着李成材挥舞着长枪就冲了出去,在百步外他搭好强弓,一箭过去正中一名倭寇胸口。后面的骑兵有纷纷拿出弓弩、火枪射击。一个百步射死射伤十几人,等倭寇反应过来时候,他们已经冲击到前,李成材一枪刺死一个,带着后劲穿葫芦一样又扎到一个倭寇才停下。

    扔下长枪李成材换上马刀,又左右劈砍。

    等这一支部队穿过倭寇队伍,已经又有二十多人倒下。一下倭寇死伤一半,剩下的二十多人只能没命的逃跑。

    可骑兵最喜欢就是追杀逃敌,李成材又是三箭,射倒三人,其中就有倭寇的小头目,这时候有个倭寇发现对方的骑兵好像挂着日本旗帜赶紧喊道:是日本军,赶紧投降,投降。

    半个时辰后,在曹邦辅的人帮助下抓了二十二人,包括一些受伤没跑的。

    这时候李成材才下马来到曹邦辅面前说:东镇抚司小旗李成材,您就是曹御史吧。

    曹邦辅:东镇抚司。。。。张信。。张大人的军队来了?

    李成材:昨日晚间到的,我们只是派出来联系的斥候

    曹邦辅:这些倭寇怎么处理。。。。

    李成材:看看你们要怎么处理。

    曹邦辅:我们倒是没什么,留两个问出老巢,其他估计就枭首示众。

    李成材:那就行。。

    说着就对人喊了一下:留两个问出老巢,其他全弄死。。。

    说着几个日本籍的骑兵掏出长刀一个个的砍下去,即使有倭寇喊自己是大明人,也被一旁的张家骑兵一个骨朵打碎胸口,至于不打脑袋那是朝廷给张信这边的说明中有,一个倭寇人头赏20两。

    李成材只要了40个,其他都给了曹邦辅,好歹他们也要一点点功劳

    至于俘虏,李成材带了两个回去。

    正好回到金港大营时候,看到锅之助正在把一堆抓来的倭寇用竹子串起来,这一下子倭寇还不会死,但惨叫声会让其他倭寇害怕不已。

    李成材用日语说:你们两个有福气了,如果不在他动手完之前交代,下个就是你们

    一个倭寇:我叫小犬一郎,肥后国武士,我们的老窝在松江柘林川沙堡(浦东川沙镇),首领叫暗田赤使,严岛毛利家武士,副首领管一伟时大明人,还有一个副首领阿倍龟二,是大内家的武士。我们那边大概有一万多人,其中只有3000多日本人,其他都是大明的、朝鲜的,还有不少安南人。

    李成材:武器装备怎样,就说和九州军队比

    小犬:差一点,但不会差太多,而且我们有500支铁炮组成的铁炮队,这是大内家私人武装

    之后李成材又问了一些后说:很好,就别让他们都穿葫芦了,活埋了。

    在倭寇的哀求声中,李成材拿了情报交给了秘书监那边

    一天后,在南直隶的应天府内的严嵩的干儿子、兵部侍郎赵文华收到一封信,说是日本派遣军送来的,看完气的发抖:这个张信不带兵来南京保护,跑去剿匪干什么,来人啊,备马,备兵,我要去找张信。

    来到大明很多日本籍的奖励再一次对大明产生了崇敬,从金港到倭寇老巢也就跨一个府的事情却要走400里,而在日本这都快从近江到骏河国了,穿越五六个国。

    一路上这些士兵按照大明在臂膀上挂着写着明字的袖章,甚至有人把自己背后的指物旗写上明字,或者奉旨讨倭寇。

    一路走过来,虽然很多人听说是日本军队都躲的远远的,但军队两侧负责警戒的都是张家的汉人士兵或者政工士兵,他们还是讲解这支军队是奉旨剿贼,而倭寇就是日本的叛军,现在日本国幕府大将军亲自带兵过来。

    华夏的人民还是淳朴的,只要你是对他们好,他们不会管你什么种族,民族。

    而且他们也听说这支部队一来就斩杀了二三百倭寇,现在还有不少尸首挂载金港镇口。。。

    这群日本军队在大明体验到在日本都没有的一种待遇,箪食壶浆。这一下把附近的明军卫所官兵羡慕的不要不要的,可谁让他们遇到倭寇跑的都比骑兵快。

    这次张信还带来了一个新玩意,四轮马车,这是弗朗索瓦的人开始打造的交通运输工具,因为他们居住在离江户50里外的地方,经常骑马过去带的人太少,还带不了什么货物。

    于是一些意大利人开始建造带弹簧支撑有转向机构的四轮马车,慢慢的出现了四轮公交马车。后来军队也发现了这个马车的好处,这个马车可以作为炮兵、火枪兵伴随马车,同时也能作为医疗兵运伤兵的装备。虽然张信也考虑运人,但马力不够,不能作为运输军队用。可就这样也让军队在大规模行军时候运输转移装备很方便。

    张信这时候一个人躺在一辆精装马车里,一边吃着水果,一边找着自己的右手。

    原来右手在自己贴身忍者千代的腿上。。。

    千代:主公,我需要这么近保护您吗。

    张信:贴身保护懂吗,不贴着怎么叫贴身保护。

    就在军队路过嘉兴县附近时候,外面秀吉说:主公,有个大明官员来说,前方嘉兴县有个南直隶的大官要见你。

    张信:哪个大官,还要我去见他。让他过来

    没多久外面传来一个声音

    老头:你这个黄口小儿,竟然让本官来见你

    张信一听有点火大站来出来问:你是何人,官居几品。

    “老夫,工部侍郎赵文华”

    张信:秀吉掌嘴,你一个侍郎不过三品。先不说我的指挥使品级,我现在是日本国征夷大将军,在大明一直享受藩国王爵待遇,超品存在。你哪里有脸跟我叫嚣。

    啪啪啪三下。

    老头:你敢殴打朝廷命官,好大的狗胆。。。。。

    张信:大明律,冲撞藩王是怎样处置。

    戚继光:冲撞藩王轻则打板子,重的抄家灭族。

    张信:我不喜欢抄家灭族,也不喜欢打板子

    赵文华一听感觉张信这人也不难相处啊。。。。

    张信:还是打鞭子吧,猴子你来打,二十鞭子,然后让这孙子滚蛋。

    赵文华是什么人张信太清楚了,张经就是他害死的,只是因为索贿张经不成就诬陷刚大坡倭寇万人的张经,导致其含冤被杀。

    到了嘉兴府张信见到了浙直总督胡宗宪

    胡宗宪:张大人,卑职胡宗宪。。。。

    张信:不敢不敢,大人是前辈,小子是过来帮忙的而已。

    胡宗宪:倭寇现在有三波,松江那边的岸田是最大一股,也就在今天另一股2万倭寇和他们靠拢加上从贼的海盗,现在那边的倭寇多达5万人。

    张信:那就这股交给我来打如何。

    胡宗宪:这样吧,我再给你2万人,军械人员随你调取。

    下午,五位将领带着各种部曲来到张信这边。

    戚继光:大将军,胡总督派来的人到了,他们是张鈇松江守备、张元勋台州守备、李超杭州卫备倭指挥同知、葛超浙江水军都指挥同知、刘恩至杭州卫备倭署参将,一共2万人,但一大半是民壮,剩下的卫所兵也没什么战力。

    张信:有人总比没人好,这样,我把各军编成了五军

    第一军(1万人)佐佐成政、山本寺定长、稻井教业、张鈇

    第二军(1万人):张元勋、秋山信友、三好政胜、铃木重意、下间赖照

    第三军(1万人):李超、保科正俊、小早川隆景

    第四军(1万人):葛超、松永久通、太田资正、清水康英

    第五军(1万人):刘恩至、大久保忠员、酒井忠次

    当晚张信召集诸将说:倭寇应该很快知道我们来了,兵贵神速,令传令兵火速通知戚继光率领第二军、第三军攻击川沙堡的敌军,通知第四军配合水军封锁敌军撤退路线。

    第一军和第五军跟着我

    第二天一早,张信穿上盔甲,叫上亲卫和突骑就直接上马冲了出去,骑马就非常的快,早上出发,中途休息一次,晚上就差不多到了松江的浦东,这时候第二军已经在川沙堡开始了攻击,张信也没等通报就进了前线大营。

    张信:不用行礼,通报情况。

    铃木重意:这里叫川沙镇,两边靠大河,镇内还有几条小河,在镇子东边有个河中沙洲,敌军在那里建立了个城砦,仅有一座桥通路上,而城砦旁确有三处港口,通过旁边的川杨河、运河可以直接到海。现在我们已经派人在他们通往去海边的地方架设了火炮和水下木桩,还派了1000士兵把守,但正面敌军貌似有上万人,明军除了给我们送补给,打仗没有一个人敢去。

    然后铃木重意把川沙堡的简易模型拿了出来,这是一个小沙盘的感觉

    铃木重意:他们的城砦是应该是有专人帮忙修的,靠河的地方用土垒加高,本丸在岛内内岛外二之丸外面有深堀(壕沟),堀前马防栅,拒马,二之丸可见有四个橹,根据忍者观察,二之丸和本丸连接只有一个门,一座吊桥,本丸没有天守,橹也就两个,城墙是木土解构,之前炮击发现坚硬程度一般,一炮就能开个洞,但打土恒效果不大。

    根据之前明军的说法城里的海乱鬼大多数是日本人,但有不少朝鲜的弓手,箭法都特别准,而且衣甲鲜明,感觉是朝鲜正规军,或者有过正规军经验的人,至于日本人传闻。。。。。。

    张信:尽管说。

    小早川隆景:根据我的观察,发现很多都是大内家的正规士兵,我跟他们打过不少交道

    张信:这事情谨慎处理,我们的后勤离大内家还是很近的。回头我写信回去处理,免不了你们毛利家要与大内家开打了。

    堡内暗田赤使和下面的人开会,很多人都知道了日本国派军队来了,打大明他们还是有信心,可面对日本军队很多人都没有自信存在。

    阿倍龟二:我看外面毛利家、三好家、武田家全都来了怎么打。

    管一伟:我们这里可是按照日本城堡和大明城寨方式造的,而且我们有5万人,对方没有十几万打的破这边吗?

    轰~~轰~~~一阵阵的地动山摇,外面跑来武士说:大明官军用投石车攻城了。

    原来几个时辰前张信从附近几个卫所调来了不少人,其中还有一些投石车,对于这种平山城样式的城寨,投石车是最合适的武器。

    戚继光让人在城寨三个方向架设好了火炮和投石车开始轰击城寨,而后面则是嘉兴县派来的一个县丞管理着民夫及补给。

    火炮营地这边,火炮是一刻钟一轮汽车,而投石车则是不限量。主要还是张信舍不得打这些杂鱼还费自己的火炮,要知道现在的火炮日本造不了,自己的这些都是大明和欧洲买回来的(日本正儿八经玩火炮还要等到1576年大友宗麟造的国崩炮,但这玩意发射的是石弹)

    而大明的投石机并不是大家理解的投石机(回回炮),要知道这东西当初在朱重八时代多到随便一个县城都有几门炮和朱重八打的有来有回,可是到了建文时期,竟然没人会造了。原因还是大明的军户制度,元朝的工匠可是可以和士大夫平起平坐的,可到了大明时候工匠最多比乞丐好些。所以好技术也没人会去积极弄

    这时候的投石机就是那种纯利用人力的人力抛石机,人力在远离投石器的地方一齐牵拉连在横杆上的梢(炮梢)。炮梢架在木架上,一端用绳索栓住容纳石弹的皮套,另一端系以许多条绳索让人力拉拽而将石弹抛出,炮梢分单梢和多梢,最多的有七个炮梢装在一个炮架过,需250人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