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日本战国当领主的日子 » 第四十八章 嘉靖倭乱(六)

第四十八章 嘉靖倭乱(六)

    夜晚子时左右,下间赖照开始安排自己的人开始四下放火,并带人袭击了徐海的营帐,徐海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加上外面戚继光趁机袭击大营,徐海第一个想法就是撩了,直到第二天清晨徐海才发现自己三万多人,四五千人不知道去哪里了。而敌人是谁有多少人完全不知道,没走多远又有人报前面快到目标地桐乡县了,而且不远处发现一支万人的明军。

    昨天被搞了一阵徐海正在有火无处发泄,命令部队在一处树林埋伏,自己则是带千把人在树林旁三里桥边装作败退的倭寇,来的是宗礼的部队,他们也发现了徐海的部队,斥候来报只有千人,貌似是战败退到这里的,宗礼哪里管这么多,直接万人平A,大部队刚过树林和徐海的部队接战,顿时宗礼的部队大乱,可这是好巧不巧,宗礼的炮兵部队乱发炮,其中一发打倒了徐海身边,虽然有护卫保护,徐海还是受了重伤,不过这时候宗礼的部队已经大乱,本人也被徐海的部下辛五郎用铁炮击中面门而死。

    而恰恰在半个时辰前,胡宗宪和浙江提学副使阮鹗到了桐乡县城督战,宗礼的斥候报告了宗礼发现倭寇去剿灭倭寇了,可两个多时辰后,胡宗宪他们发现自己被围了,徐海的两万多人把他围在了桐乡县内,而城外徐海把宗礼的尸体扔到了城下,同时还压着几千明军俘虏耀武扬威。不过中间有个小意外,桐乡知县金燕带人冲出去把宗礼的尸体抢了回来。

    但巡抚被围事情可大可小,唯一让胡宗宪安心的是,他是带着秋山信友的2000人和一千浙兵来的,但阮鹗很不放心认为这些日本兵会不会和外面倭寇勾结,时刻防备着。

    张信这边劝服汪直后,带着汪直等四五艘船前往杭州,可在宁波外海船队被浙江水师拦住了,他们不管张信悬挂的东镇抚司和日本幕府旗帜,一味的开始攻击。

    面对浙江水师的船,张信并没有多担心,他早早就安排了武藏号在附近接应。。在汪直一艘船被击沉后,武藏号带着七八艘船赶来了,水师的十几艘船见了情况就跑,张信可没打算放过他们一路追过去。

    很快桐乡的胡宗宪收到一个军报,张信水师全灭浙江水师,占领了定海关。

    这时候浙直很多官员都开始却胡宗宪对日本军进行缴械,并让戚继光、俞大猷的军队对张信进行围剿。

    而日本军也发现了明军的一些情况以小早川隆景、佐佐成政、太田资正三位将领商量了一下,以小早川隆景为副将,所有日军开始朝川沙堡集中,并接受了川沙堡的投降。

    另一块地方,俞大猷的部队包围了张信所在的定海关。。。

    张信:俞大猷,你叫胡宗宪过来,你不够格跟我对话。。。

    俞大猷:张信,你个乱臣贼子。。。

    嗖~~~张信身边的前田庆次一箭射掉了俞大猷的头盔。。。

    之后俞大猷的军队对定海关攻打了好几次,除了留下来一地尸体,竟然一点都没有攻击进去。

    张信:俞大猷,给你一天时间,如果胡宗宪不过来,我就起锚去京城问皇帝要答复。。

    俞大猷拿张信一点都没办法,只能去通知了胡宗宪。

    七个时辰后,胡宗宪带人来到定海关水寨门口:大将军,胡某来了。。

    这时候张信带着十几人出来,图哈住了两个人:一个是浙江水师守备刘义成,一个叫严波。

    张信:你知道我怎么抓住的吗?我劝降了汪直,回来时候他们不管我挂着的龙旗和日本幕府旗帜,要置我于死地,如果不是我有准备,我头七都要到了。

    胡宗宪一听整个人懵了。

    张信:这两人我交给你,他们是你主子严嵩的人。

    第二天,胡宗宪带着黑眼圈找到张信,他已经问清楚了,之前赵文华的事情还有汪直那边有严嵩勾结倭寇的证据,种种都让严嵩想杀了张信。

    第四天的早上,一艘大船通过潮白新河停靠在了通州码头,张信这次一身甲胄,下船就骑马奔向京城

    果然张信这么一身咋眼的行头让他少了很多麻烦,很多百姓、平民看到张信都纷纷让开,即使过启明门而入也没有什么人敢阻拦。

    张信第一站必须先去英国公府找老爹张溶。

    骑着马回到了儿时的地方,张信发现道路、街景还是那么熟悉。

    张信心中不知道突然有了一股什么感觉开始纵马奔腾,感觉自己终于像个纨绔子弟在京城大街肆意跑马。

    英国公府这次已经清楚熟路,而门口依然车水马龙,来拜谒的人还是特别多

    而张信这次把马拴好,径直走了进去。

    刚到门口就被门子拦住了一伸手:银子、拜帖,回家等通知。

    张信一巴掌过去:nmd拜帖

    一脚过去:nmd银子

    打完门子后径直走了进去。其他门子一看有人来闹事,家兵家将纷纷冲了出来,可一名家将刚冲过来,就被张信后面的张和一刀柄打倒:张节,好久没打你,出息了是吧。

    张节爬了起来一看,赶紧跪下磕头:小公爷赎罪,小公爷赎罪。

    张信:门子打断腿,丢出去。张节扇50个嘴巴子。。。对了,我爹呢

    还是锦衣卫,也没怂,立刻招呼家里的家兵家将过来,没多久四下冲出来几十个家兵,为首一名家将:这位大人,你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锦衣卫指挥使陆大人也不敢随意这么闯

    张溶看到儿子回家比之前看到儿子还激动:你怎么回家了。

    张信:有事找你,其他人,该干嘛干嘛去。

    张溶:听完张信的汇报后,面色沉重,日本军现在会哗变吗?

    张信:不好说,但后面再让他们打仗就难了

    张溶:跟我去皇宫吧,这是必须跟陛下沟通一下

    张溶和张信的身份很容易进了皇宫,

    张信找到到了吕芳:吕公公,我现在要见陛下,不然东南可能会出现兵变而且南京、杭州可能不保。

    吕芳一听感觉事情大条了,连忙让几人稍等,自行跑到嘉靖的修炼房外敲门

    敲了好几下里面传出声音:哪个狗东西啊

    吕芳:陛下是老奴,大事不好东南可能有大祸,张信都过来求见,表现的非常焦急。

    嘉靖虽然喜欢修行但是什么事最重要还是分得清:让他们去武英殿等着我

    张信等人到武英殿仅仅一刻钟嘉靖就来了,众人想要跪下,嘉靖也阻止了:快点说正事。

    张信:陛下还是我来说吧。

    于是张信把怎么劝降汪直,怎么被浙江水师攻击,又怎么和浙江明军打了起来,还有后面日本军的情况都说了

    嘉靖没有多说什么,而是让人把严嵩、严世蕃都叫了过来。

    嘉靖:严嵩,你来的正好,朕这个皇位你来做。

    严嵩等人一听赶紧跪下,严嵩:臣不敢,臣不敢。

    嘉靖:我看你很敢啊,张信去找汪直,你就敢调浙江水师围杀他。是不死朕要查你,你连朕也敢杀。

    严嵩:这里面一定有人诬告臣啊。

    张信:诬告你,图什么?我诬告你了,是能让我做首辅还是什么,我做日本王不比你首辅舒服。你的人我全抓了,而日本军这边也完成了既定任务,这次我回去就带日本军离开,以后沿海倭寇谁爱弄就谁弄去

    嘉靖:严嵩,赵文华的事情还没跟你清算,你就又搞事。我觉得不如你做皇帝何事,这样你想干嘛就干嘛。

    严嵩:老臣惶恐,老臣不敢。

    嘉靖:你罚俸两年,浙江的剿灭倭寇的钱全都你出了,日本军的奖励抚恤也你给了

    严嵩:臣遵旨

    第三天早朝,嘉靖又一次大发雷霆。

    原来是汪直投诚、浙江倭寇大的几股剿灭了,现在嘉靖也要开始考虑开海禁。

    可很多官员却以海禁是祖制不让皇帝开。。

    这时候张信端出来一个账本,这是沿海所有走私的海商贸易情况。

    嘉靖看向众臣说:不让开海禁是不是触犯到你们的利益了。张信手上那本就是汪直给过来的自正德年间到今年所有走私的海贸商家情况,要不要念念。

    张信:各位大人,海贸一开你们的朋友他们可比别人要先一步,其他人要做还要买船,置货,还要跑航路,没几年是下不来,而你们认识的人,直接可以开始弄。而且海贸开了,我敢说他们就是大明第一批吃到海禁红利的,你们这样阻止,不怕他们和你们闹不愉快吗。

    有威胁又有利益,很多搞走私海贸的官员开始偃旗息鼓了

    下朝后,张信要去找严家要补给、要赏赐。

    刚到严家大门口,发现那边已经开始排起了长队还需要拿号,并且已经出现了卖黄牛票的。这时候一个黄牛来到张信身边看了看说:第一次来吧。

    张信:是的,不知道小哥有何指教。

    黄牛:是求官?还是求办事

    张信:拿军需补给和赏赐。

    黄牛:那边路口左转有个卖扇子的店,叫吉庆斋,你进去买把扇子,那边扇子没有价格,看你愿意给多大诚意,给完钱,那边会给你一把扇子并题字,拿着扇子找门子,门子就会帮你安排见阁老或小阁老了。

    张信:多谢小哥了,这有个小礼物给小哥拿去喝茶。

    张信随意掏出一颗珍珠塞到了小哥手里就走了。

    走了几步张信来到了吉庆斋,一进去店里就找到老板说:我要买扇子。

    老板:你要买多少钱的扇子。

    张信:这个没啥概念,我这有个东西,你看看能换多少钱的扇子。

    张信让锅之助拿出两个馒头大小的金块,递给老板。老板也觉得稀奇有人竟然直接拿金块来。

    不过老板很快收拾了惊讶让小二把两个巨大的东珠,小二一看赶紧叫了老板过来。。。

    老板仔细看了看东珠后立刻从里屋拿出一个镶着金边的扇子并提上了一些字后说:拿着这个扇子直接进去不用排队。

    张信也没有给老板道谢就走了出去,谁知刚一出去就碰到几名年轻人,张信连忙道歉,可谁知对方一口叫出了张信的名字:张信,你是张信对不对。

    张信:你是谁啊,我貌似在京城也没熟人啊。

    “我是沈家的常柏啊,小时候我们一起念过书。”

    张信:我草,这么多年,你怎么认出来的啊。

    沈常柏:这么多年了,你的样子没变啊,只是长高了,长壮了。

    张信:你这是去干嘛,看你挺不开心的

    盛长柏:我现在在裕王做个侍读,因为裕王不受宠,严嵩父子便故意刁难,停发裕王三年岁赐。裕王本无其它经济来源,日子过的很拮据,现在府里都发不出俸禄了。

    张信:这严家怎么藩王的都敢扣。

    盛长柏:我们已经求了好多次,但连门子都进不去啊。

    张信:长柏兄稍等我一下。

    张信又进去了店里过一会儿买了一把扇子出来递给盛长柏:我父与陛下是自小玩伴亲如兄弟,裕王自然也算是我兄长,严家如此嚣张对待裕王除了立威没有别的方式。这把扇子是我以裕王的名义买的,严家父子现在还缺啥?那就是驾驭在皇权上的感觉,到时候裕王的岁赐一定能拿到,拿到钱才是硬道理,现在那点面子不重要。这是小弟的一些想法,具体用不用请长柏兄与裕王再商议,我还有事先走了。

    张信这样也没多考虑别的,只是想帮帮未来的隆庆帝,间接结好一下吧。

    沈长柏深深的鞠躬一下说:忙完了,请贤弟一定来府一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