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日本战国当领主的日子 » 第六十五章 归明述职

第六十五章 归明述职

    九月,日本国的内阁、六部就公布出来

    内阁成员:

    吴有为、张居正、武田信玄、上杉谦信、北条氏康、北畠晴具、足利义显、毛利元就

    六部

    吏部尚书:张居正

    户部尚书:吴有为

    礼部尚书:京极高吉

    兵部尚书:武田信玄

    刑部尚书:海瑞

    工部尚书:凌云翼

    10月,日本礼部收到了大明礼部的公函,准许张信来明朝贡,于是一系列准备开始进行了,人员、武器装备、马匹、礼品、100万两白银、20万两黄金全都准备好了,跟张信一起出动的还有日本五大商家组成的百船舰队,这样一是可以跟着张信减少一些盘查,第二也是能壮一下张信的声势。

    张信既然要去大明,那就就要组使团,之前武田家的人肯定不能带太多,不然大明那边不好交代。

    使团人员:前将军足利义辉要带着,谋略排前几的松永久秀、斋藤道三、宇喜多直家这要带上,军事上的真田幸隆、柴田胜家、户次鉴连带上,

    至于自己的亲卫:张信除了之前的那些人外也从各国选了一批不错的年轻人伴随

    侍卫团还是柳生宗严带队,身边除了疋田外还多了丸目长惠、北田具教、吉冈宪法、师冈一羽等日本有名的剑豪

    秘书处负责人继续回到了细川藤孝,而人选则有木下秀长、香宗我部亲泰、伊达辉宗、北条氏邦、穴山梅雪、佐竹义久等,老婆方面就准备把全部的都带上,不过这次怀孕的金智秀、尹素熙、北田雪子、波多野结衣不准备去了。但张信的后宫团却多了一个人尹素熙的妹妹尹彩暻,这个小丫头已经18岁了,很轻松的被姐姐送到了张信的后宫。

    为了这次的朝觐,张信做了很多准备,第一是防止有人叛变所以自己的武将军队一个都没带,第二就是让织田信长带了一拨人去吕宋帮助汪直去了。

    第二就是让武田信玄准备着南征计划,吕宋附近还有不少大岛没有征服,苏拉威西虽然有几个国家存在,但基本就是废物一般,光这些地方加起来就有1个多日本那么大。

    等张信回来就可以带他们去南征了,这既是张信的手段也是稳住分化他们的手段。

    果然很多大名和领主跃跃欲试,根本没人搭理武田家的拉拢,甚至一些武田家的家臣都不怎么搭理武田信玄的拉拢,因为他们的儿子们全被拉到关东大学去读书了,这有点质子的感觉。

    张信的出发时间差不多是11月底,这一路还是走老路线,只是旁边的朝鲜王国已经不见在这里的是新的大明朝鲜行省,省内八府。第一任的朝鲜布阵使竟然是全州观察使朴欢,而之前的战争中优秀表现,加上后面堵住武田信玄的道路功劳。。。当然最大可能还是这人没宗族,没党派更加因为日本王族死光了,大臣们也被大明论罪惩处了。

    而这次张信的船队来到仁川登陆后,朴欢出郭迎接。

    汉城城外,张信带着尹家两姐妹来到一处宅子,在这里尹元衡被带了过来。

    张信给了两姐妹一把刀:你们的仇人在这里,可以替你们父亲报仇了

    走出院子,夏青来到张信旁边:张信哥哥,是不是你也可以替我爷爷报仇了。

    张信:你爷爷那是严嵩这老贼弄得,不那么好弄~~不过只要有机会,我拿严嵩全家给你报仇

    夏青:这次回大明,我想你求个恩典把我娘和家人接到日本去,你是藩王应该有这个权利。

    张信:不错,如果其他人应该没问题,你家我得想办法。

    12月10日,天津卫塘沽港

    这次不同于上次过来,威仪、牌面张信可是排练过的,专门选了几十名身高8尺的大汉在前面扛旗,旗帜还是张信的镰刀锤头红旗,自己则是坐在按照欧洲马车样式做的新式马车车最高1丈多,车身侧面绘制着张信的镰刀锤头武士刀徽章,四轮雕刻精美,车尾的金色雕塑群光彩夺目,车首则是一个东华帝君雕像,说明车辆主人来自东方。而马匹则是5匹纯白身高8尺多的关东大马(安达卢西亚马和阿拉伯马的混血,拉莫斯当年专门引进来配种的)

    一群人就这样高调的来到大明的京城外围,看到正阳门的大门后命令突骑换上红甲、陷阵营换成白甲(整体看风暴兵),随从换成精美的宋代吴服而张信的马车也随即把车顶拆开让张信能很好地跟百姓打招呼,而几位夫人则是穿着华丽的十二单

    《小知识-十二单:最初的样式其实是学习唐朝服饰,是唐代的女官服。在奈良时代引进唐衣的背景下最初发展,到遣唐使废除时的平安时代中期,形成日本特有的十二单衣样式。平安中后期,十二单成为宫廷或贵族女官、女侍的服饰,她们平时的正装就是穿十二单衣。当时十二单衣上加裙带、领巾,头上再戴宝冠、发钗就成为礼服

    这一传统一直到江户时代前期都为贵族正式礼,江户时代后期十二单借鉴庶民闲流行的大发髻,演变为现在日本皇室女性的高等级礼服。

    十二单衣服包括了长袴、小袖、单衣、五衣、表衣、唐衣、裳、衵扇(彩绘并饰有金银箔的木),而这些都是传承自平安时代,日本的史书《大日本史·礼乐志》中就有详细记载。

    十二单的穿着顺序为内衣、白小袖、打袴;次加单衣、打衣、五衣、表着;再加唐衣、裳;以及下半身最里层的裤裙。由于十二单里外20多层、重达20公斤,穿着时需要一件一件小心穿戴,花费半小时左右才能穿好》

    当一切准备妥当,张信就开始安排人进城去到处宣扬聚拢人气,而大明的礼部尚书徐阶已经等张信两个多时辰了,终于看到张信身穿绛色冕服(现在的日本天皇穿的黄栌染御袍是明治维新后改的,改之前穿的都是绛红色的唐服,这是唐朝爸爸的穿着皇室重大仪式及皇位登基大典上都穿冕服)

    张信来之前让人在天津、廊坊换了大量铜钱就是等进了北京去撒币。一进正阳门,队伍最强前面的礼部仪仗队就开始敲锣,奏乐,这音乐肯定不是什么君之代或者帝国进行曲,而是大家熟悉的运动员进行曲,对于娱乐简单的大明百姓来说,这乐曲很能调动情绪。

    加之大家都知道日本国王天下最富庶的人,他一年赚的钱比大明朝廷收的税还多。(嘉靖一朝最差一年才200万两,张信几座金山银山都不止这么多)

    刚走进京城不足百米张信就安排人开始撒币,一路百姓感谢张信,都说大明出去那么多人,成为一个大国之王的还是头一回听说,不过张信这样操作除了壮声势更大的还是要彰显自己有钱,但时候给嘉靖皇帝谈判时候用钱开路

    可嘉靖不知道的是张信的队伍一边走,一边喊:日本南洋岛招岛民了,去一人最少给10亩地,去一户额外免税10年,还送银子和耕牛,任何人都能报名,要去的到王府井日本商务馆报名。

    这种赤裸裸的拉别人百姓,挖墙脚

    徐阶没有去阻挡,心想这点小恩小惠找的还是那些苦哈哈。正好这些穷鬼走了,还少了很多治安方面的事情。

    只是徐阶在很多年后都对张信这样的操作恨之入骨

    东直门这边日本商务馆很早就摆上了二十多个桌子,可报名的百姓还是有非常非常多。

    一名老乞丐因为一直在这边乞讨看着摆出桌子就上前问:这位大人你们这是干嘛呢?

    工作人员:日本国在南洋有很多岛,上面土地肥沃但就是没有人,国王令我们在大明招募穷苦百姓和流民,去了的壮丁给10亩地,老人小孩妇女减半,同时当地还给房子、种子、口粮,村里有牲口农具免费借给百姓,前10年不收税,十年后按照十一收税。

    老乞丐:那,我能去吗

    工作人员:大爷您多大了

    老乞丐:42

    工作人员:40以上算老人,那只能给3亩地,但如果你去一家人那就会送一些家禽还有银子。

    老乞丐:一家人,我有我有,我有四个儿子,八个孙辈,老婆子,儿媳妇都有,儿媳妇全家也是叫花子,我们都能去吗

    工作人员:能去啊,你四个儿媳妇全家都去,我们还要给你推荐费,一人100文,不过报名完了你们要等通知,我们凑够一个船队才出发,出发前三天我们会贴出告示,所有人到这里坐车去通州坐船到天津塘沽转海船。

    老乞丐:那那那,先算我一个。

    工作人员:大爷你别急,还有一个时辰我们才开始,你可以把你家人,儿媳妇家人都叫过来,我给你留个号,来了直接找我,我叫田中

    一个多时辰后,老乞丐带了上百号人过来,远远就看到这边排队都在几里外了,老乞丐颤颤巍巍的找到田中,一说自己带了几百人来,田中立刻汇报给了自己的长官。

    很快一名带着保镖的文官走了出来:大爷,我是松下,田中的上官,听说你带了几百人来,田中那边太忙,我来帮你处理吧。

    老乞丐说:好嘞。

    松下安排人去统计,大爷姓庞,家里就有加四个儿媳家一共90多口,而儿媳家也有儿媳,老婆子还有娘家,娘家还有儿媳娘家,另外还有一起要饭的朋友、邻居,一算庞大爷愣是找来了700多人,本来大家不信他的话,但是很多人在大街上听过张信队伍的宣传,也捡过钱,于是都信了。

    松下:庞大爷,你这一共772人,够一个大村了啊,你们是哪里人,喜欢什么样的地方,我们有平原、山区、海边、牧场草原

    庞大爷:俺们本来是河南的农民嘉靖三十二年那次义军打仗后就成了流民来京城讨饭了。哪里我们都不挑,只要能种地。

    松下:我给您看几个图,这个地方叫吕宋,靠海多,但土地和山地也多,唯一不好就是每年78月有狂风。另外这个地方叫勃泥岛这边土地肥沃,动植物多,不好的就是太热森林多。这最后一个地方苏拉威西这里地形像山西,矿多、土地一般、但是靠海渔获多,不好就是当地有土人。

    庞大爷:那还是吕宋吧,庄稼汉子就怕地不够多

    松下:那大爷让你带来的人签字画押吧,另外你推荐的这么多人,我给你组成一个镇子吧,您老是镇长,另外一些额外奖励当地衙门去做,还有给你的奖金我给你直接换成100两的银币,但要等出发前才能发,中途会在松江、杭州、福州、广州停泊给大家下船置办东西。

    庞大爷只是到一个劲的点头

    有了老叫花子这一家的典范,很多军户、匠户出身的纷纷过来报名。

    比起京城的报名,江南一带基本跟疯了一样,倭寇加土地兼并造成那边有很多流民,只可惜按照汪直的运力,一个月1万人算是顶天了,可排队的流民何止几十万。不过这个消息已经传回了日本,现在日本水军大臣宇久纯久开始收拢全国的船,一部分往吕宋运人,一部分开始训练,准备南下拿下婆罗洲

    婆罗洲这时候有大大小小王国十几个,其中最大的是马辰(班贾尔马辛)、三发、苏卡达纳和兰达克不过大部分的王国都是从属于爪哇的满者伯夷帝国,只不过这个帝国现在内部内战不断,根本管不了下面的属国或者部落。

    而三好长庆联系了几个小大名,准备以三好家军队为主触动1万人先占领一个地方作为桥头堡,之后不断扩大领地。

    三好长庆的领地原来是90万石,而这时候的日本1亩大概就1石多产量。不过张信允诺给他3倍土地,所以他照着250万亩-300万亩的去占领,但张信也有一个规定,你要占多少就要交2倍以上给国家。而额外占领的土地国家会按照5-7分之一奖励给领主50年。

    (实际日本这“一石”到底有多少呢?首先要说明,虽然“石”是计量单位,但这并不是算重量的,而是算体积的。

    战国时期日本通行使用的是织田信长的“京都十和枡”,一般长宽约5寸四方、深约2寸5分;放到现在大约是1.73-1.74公升。也就是说,日本战国时期的1石=156.3公升

    《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里面说一升精米等于1.5斤(注意是斤不是公斤)所以大概为234斤,不过这是精美,算成稻谷应该是200斤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