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山海奇闻异事录 » 第廿一章 帝喾巡游天下女娲庙得子

第廿一章 帝喾巡游天下女娲庙得子

    姜嫄踏上那个巨大脚印的瞬间,她感受到一股强烈的电流冲击她的全身,立刻让她神魂颠倒、全身酥软。

    仿佛有一位男子与她正在发生着让人感到羞耻的事情,这酥麻快活的感觉让她陶醉其中、迷离不清,几乎要软倒在地上。

    帝喾转过头来,发现姜嫄久久没有回答他的话,双眼迷离半开半闭、面颊泛红如醉如羞,虚弱无力地随风摇摆着身体几欲失去平衡。

    他完全搞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请急忙问道:“你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你觉得身体如何?”

    连续问了几句都没有回应,姜嫄始终沉默着。

    帝喾心慌意乱地说:“糟糕!莫不是中邪风啦!”

    他立即命令宫人前来搀扶,并将自己的衣服脱下,披在姜嫄身上,让官人扶着她上车。

    一上车后,帝喾再次询问:“怎么样了?身体不舒服吗?”

    姜嫄被帝喾连续追问,早已清醒过来,只是全身酥软无力,动弹不得,就连张嘴说话都办不到。

    见帝喾再次询问,她想起刚才发生的情景感到羞愧难当,脸红得像火烧一般涌至脖颈处,仍然说不出话来,只能点点头表示自己没有什么问题。

    帝喾也不再多问,吩咐马车赶快下山。

    马车一路风驰电掣,在客馆停下,帝喾并再次询问姜垣:“现在感觉好些了吗?需不需要找一位医生检查下,或者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

    此时姜螈已经恢复神智,整个人清醒过来、思绪也变得平静下来。但仍觉得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令人难以启齿,更别说开口回答他的问题。

    “现在舒服多了,并无大碍,不需要服用药物。”她勉强回答道,“刚才可能是因为受到太阳暴晒,而导致发热,或许是中暑罢了。”

    帝喾听后也没有多言,只叮嘱她早些休息。

    在夜晚姜螈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一个巨大的神人向她说道:“我是天上的神,这个闭宫前面的大脚印就是我游历人间时无意间留下的。你踩在我的大拇指上,受阳气侵蚀入体,已经在体内受孕,不过你不要感到羞愧,此种乃天地缘法自然,并非男女苟且之事,只是天地元气偶然间的气息交感,并无违背伦常。”

    原来张道奇看到姜螈表现得极度异常,害怕她想不开,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特意化身入梦前来开导。

    翌日早晨,姜螈从梦中惊醒,心中感到羞愧和不安,但是不好意思向帝喾提起,只能将这个奇怪的梦藏在心里,她的身体通过一晚上的休息,已经恢复了正常。

    帝喾下令准备出发,向西北进发。

    一路上地势低洼湿润,湖泽众多,人烟稀少。

    茂密的草丛和水面上漂浮着细细的雾气,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远处传来鸟儿欢快地歌唱声,众人在这片宁静而神秘的大自然中艰难的行进。

    当众人抵达大陆泽时,他们发现前方道路已经被封锁,无法继续前进。面对这一情况,众人只得改乘船只渡过北岸。

    北岸地区人烟繁盛,一听说颛顼大帝和帝后的到来,当地居民纷纷前来迎接。帝喾按照惯例安抚了他们,并询问了民间的困苦情况。

    他亲切地与百姓交谈、倾听他们的心声,并给予必要的关怀和支持。这让人民感受到大帝对于百姓的关怀和温暖。

    几天后,有随从匆匆报告:“伊耆侯前来拜见。”

    “快快请进!”

    帝喾非常高兴,并下令将伊耆侯召入宫殿会面。

    原来伊耆侯就是名叫伊长孺的贤臣,在养女庆都成为皇后之后渴望能够拥有一位聪明才智出众、能够治理自己封地上百姓的官员。因此被封在伊水,成为一个诸侯。

    没想到他展现出色的治理才能,在引导百姓发展经济、改善生活条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整个伊水都因为他的英明领导而繁荣昌盛。

    此时,伊耆侯见到帝喾时,作为一位臣子,他行礼致敬。

    帝喾问道:“你为何在此?”

    伊耆侯回答道:“陛下,前几天我来这里探望一位朋友,并听说您驾临特意前来迎接。”

    帝喾问道:“你的朋友是谁?”

    “我的朋友名叫展上公,是一位得到高人,修炼之士。”

    帝喾说:“原来是展上公啊!我早就听闻过他的名字了。正想见一见他,没想到就在这里,你能给我引荐一下吗?“

    伊耆侯遗憾地说:“陛下,请恕罪。昨天展上公已经离开了这里。“

    帝喾急忙问:“那么他去了哪里?“

    “陛下,请恕罪。展上公乃一介方外修士,本就是一个四处游历、没有固定居所的人。这次听说他要去海外拜访羡门子高和赤松子等人,不知道要过多少年才能回来!我这次前来也是因为得知他将远行,所以特意前来送行。”

    帝喾感叹道:“天下竟有如此巧合之事,我真是错过了一个难得的机会。“

    当晚,帝喾留伊耆侯在客馆用晚餐,伊耆侯是有治绩的诸侯,所以特意准备了隆重的宴席。

    在行礼之时,姜嫄也出来陪坐在一旁。

    上古时候虽然男女有别,但并没有像后世那样严格。

    因此,在宴会上后妃夫人常常会出来陪坐。

    当天帝喾设宴款待伊耆侯,在礼毕后大家开始享用美食,并一同畅谈,姜嫄随后进入内殿。

    帝喾询问伊耆侯道:“近来,你的封地民情如何?共工氏遗民是否能够改过自新?”

    伊耆侯回答道:“臣到达耆国之后,按照陛下的命令让百姓勤于农桑劳作,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同时教导他们节俭使用财物,为那些贫困无法工作的人提供物资借贷以救济他们。

    到现在为止,他们能够安居乐业了,并没有匮乏之患,而且风气也逐渐趋于仁厚,不再好勇斗狠,人们开始相互关爱。

    在饮食方面,大家能够互相让步;在困难时刻,大家能够互相帮助;在疾病时,人们也懂得彼此扶持。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

    至于共工的余民,在臣治理的耆国地方并不多,那些居住在那里的人现如今已经改行从善,请陛下放心。”

    帝喾听后非常高兴地说道:“朕此番巡游本打算先去你的治下看看,再转道太原,然后前往恒山,碰巧在这里与你遇见了,那就没必要再去你那里了。

    朕打算从涿鹿、釜山转道前往恒山,最后抵达太原,这样路程似乎更为便利。”

    伊耆侯说道:“陛下前往恒山,我打算随行陪同。“

    帝喾回答道:“不必了。我们以后再见吧。“

    伊耆侯只得尊帝令,退出。

    过了几天,帝喾起身准备出发,伊耆侯前来送行,并说道:

    “臣的妻子最近年龄越来越大了,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而且体弱多病,她非常想念我们的女儿庆都。我打算等陛下回到都城后,派人来接女儿回家住上一些时日,请问陛下是否能同意老臣的请求?“

    帝喾答道:“此乃人之常情,朕自然会允许的,等朕归来后,你就派人前来皇宫接她吧!”

    得到帝喾的应允,伊耆侯非常开心,满心欢喜的向大帝辞行,兀自回自己的封地去了。

    在此期间,帝喾和姜嫄先去了涿鹿,在那里游览黄帝曾经建都之地;然后又去釜山寻找黄帝召集诸侯世袭时留下的痕迹,在诸多景点中流连忘返;最终他们登上雄峻壮丽的恒山而来。

    恒山是五岳中位于北方地区最为雄壮挺拔的一座山峰。

    恒山耸立在苍穹之间,宛如一座巍峨的巨人,傲然屹立于北方大地。山势雄伟壮丽,云雾缭绕其巅,仿佛一条通往天际的玉龙蜿蜒而上。

    登上恒山的路途艰险而壮丽。沿途群峰拔地而起,苍翠的树木掩映其间。林中鸟语花香弥漫着空气,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远处传来悦耳动听的流水声,在青石小径旁流淌着。

    攀登至半山腰时,视野豁然开朗。群峦环绕、云海飘渺,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光和银辉。奇岩怪石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间,形成了各种奇特景观。

    继续向上攀登至主峰之巅时,山势更加陡峻挺拔,岩壁如刃削般直插云霄.顶部平坦开阔,仿佛是一个天然平台.在这里可以俯瞰群山脉峦叠嶂,云雾缭绕,宛如置身仙境。

    恒山是修士的圣地之一,寺庙遍布山间。香烟袅袅升起,钟声悠扬回荡。

    帝喾和姜嫄在这壮丽而神秘的恒山之巅略作停留,并沐浴着清新凉爽、弥漫着青松馨香、强烈阳光下闪耀金光银辉、云雾缭绕环绕四周等美景景色中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般美好无比。

    帝喾暗自思忖:“难怪共工氏的弓箭如此厉害,原来恒山之上有这么多适合制作弓的柘树。”

    正当他思考时,突然听到远处传来求救声。前方随从们早已发现,并纷纷说道:“发现一只野兽正在吃人。”

    说着,大家各自拿起武器前去救援。

    野兽见到人多就放下正在吃的东西向后逃跑,并发出类似雁鸣般的声音。

    如此吃人的凶兽怎能放跑,帝喾赶紧下令侍从放箭。

    “嗖嗖嗖”

    一瞬间,野兽就被射中了十几支箭矢,在跑了一段路程后,才奋然倒地而亡。

    众人前去查看那位被攻击者,差点被吃掉的人时,发现他已经被啃咬的面目全非、惨不忍睹,早已没有了呼吸。

    只好临时挖一个坟墓将其埋葬,并将那只野兽带回给帝喾观看。

    帝喾仔细观察了片刻,只见该野兽形状像牛却有四角,眼睛非常像人,耳朵则像猪一样。经过半天观察,他实在不知道这是什么野兽。

    于是命令随从们抬着它一同上山去,请当地居民解答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