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山海奇闻异事录 » 第廿七章 帝喾游太华山后遇神人

第廿七章 帝喾游太华山后遇神人

    帝喾离开不周山时,他回望着共工氏触死的遗迹,心中涌起一股悲凉之情。

    他默默地凭吊了一番,向这位上古名人致以敬意。

    继续向西行的途中,帝喾来到了崖山。

    这座山上长满了丹木,树叶如玉,花朵鲜红如火,美丽非常。

    阳光洒在树林间,犹如一片金色的海洋,令人陶醉其中。

    土人告诉帝喾,这种丹木的花是黄色的,果实是红色的,味道极其甜美,食用后可以让人长时间不感饥饿。

    帝喾听后兴奋地说道:“这太好了!可惜现在没有果子,无法品尝一下。”

    他又感叹道:“而且可惜这种树木只生长在这里,如果能在各地都种植起来,就能方便百姓,避免饥荒之患。”

    从官提议道:“那陛下为何不移植几株到都城里去种植呢?”

    帝喾思索片刻后回答道:“我也有这个想法,但每种树木都有自己的本性,适应特定的土壤环境,如果改变土壤环境,树木就会失去原有的本性,无法生存;即使能够存活,也无法发挥其最大的效益。

    我不知道这种丹木的本性如何,是否可以移植?你们去找一个土人来问问。”

    从官应命而去。

    过了一会儿,他们带来了一个土人,帝喾立即询问丹木的本性。

    土人回答道:“这种丹木很难养活。

    种植时需要用玉膏来浇灌,浇灌五年,才能使树木色彩斑斓,果实香甜可口,可以解除饥饿。

    如果不用玉膏浇灌,树木就无法存活;而且如果玉膏的浇灌不足,也无法养活树木。”

    帝喾好奇地问道:“玉膏是什么东西?它产自何处?”

    土人解释道:“玉膏是玉石的精华,产自稷泽西南方。

    稷泽所产的玉石就是由玉膏凝结而成的。

    据老人们说,玉膏的味道和美酒一样,多喝可以长生不老。

    但是这里产出的玉膏并不是最好的,最好的玉膏产自少室山和华山的顶峰,如果能够得到,就能立刻成仙。”

    帝喾心生兴趣:“现在这些丹木都不是你们种植的吗?”

    土人回答道:“不是,都是前代的老人种植的。”

    帝喾继续追问:“为什么你们不再种植呢?”

    土人苦笑着说:“因为玉膏太难得了!稷泽西南方的玉矿曾经盛产,但现在已经很少了,所以丹木也无法种植了。”

    帝喾恍然大悟。

    他让土人离开,心中思索着:“玉膏肯定是一种珍贵的物品,我何不亲自去探寻一番呢?”

    决定已定,他命令从官,直奔稷泽而来。

    然而,他发现稷泽一片辽阔,向西南方向望去,根本无法知晓其面积有多大。

    帝喾想了想,决定按照土人所说的,继续向西南方向寻找。

    然而,走了两天,道路异常艰难,最终在泽旁发现了一块碑文,上面刻着九句韵文:“瑾瑜之玉为良,坚栗精密,浊泽而有光,五色发作,以和柔刚,天地鬼神,是食是飨,君子服之,以御不祥。”

    帝喾读完后,心中疑惑:“从这韵文来看,这里产出的东西并不一定是玉,或许是一种比玉更坚硬的物质,但具体是什么还不得而知。”

    他命令左右到水边寻找,经过半日的搜索,果然找到了一种看似石头又不像石头的东西。

    帝喾拿起一块白玉,用那似石非石的东西刮了一下,白玉立刻断成两半。

    其他人都惊讶地说道:“太厉害了!”

    帝喾笑着说:“碑文上说君子服之,以御不祥,我就带在身边吧。”

    说完,他继续向西南方向寻找。

    然而,他们越走越困难,面前是一片汪洋,没有任何通行的道路。

    帝喾苦笑着说:“现在正值春水涨溢,泽中水位上涨,看来无法继续前行,只能等待水退后再来寻找了。”

    于是,他下令转身返回。

    经过多日的旅行,他们回到有娀国,发现简狄每餐都会呕吐,喜欢吃酸味的食物。

    帝喾知道她已经怀孕,不禁欣喜若狂,便向她提议:“现在你的省亲已经结束,我打算带你一起回去,你意下如何?”

    简狄答道:“我自然愿意与您一同回去。”

    当晚,他们将帝的意愿告知了父母。

    尽管有嫄侯夫妇非常爱女,但面对帝的意愿,他们也不敢强留。

    唯独建疵听到这个消息,心如遭雷击,瞬间陷入深深的悲伤之中,泪水不禁涌出。

    简狄劝慰她:“我回去只是暂时的,过一年两年,我们还可以再见面的。你要好好侍奉父母,不要焦虑。

    昨天帝给了我一块黑玉,说是从稷泽得到的,是一件宝物,现在我送给你吧。”

    说着,她从衣袋里取出黑玉,递给建疵。

    然而,亲人多年分离,又要再次分别,这个念头让建疵心如刀绞,她也忍不住滴下了泪水。

    过了两天,有嫄侯再次举办宴会,为帝喾送行,仍然在那九层高台上;与此同时,建疵和她的母亲也在宫中设宴,为简狄送行,整个宫殿一片热闹。

    第二天,帝喾和简狄一同启程,一路向有邰国前进。

    帝喾和简狄在有邰国受到了热情款待,一切进行得非常顺利。

    几天后,帝喾对姜嫄说:“我们该回去了。”

    姜嫄不敢违抗,有邰国君也无法挽留,只能准备送行。

    有邰国君向帝喾建议:“从这里到亳都有两条路,一条是陆路,沿着南山,经过熊耳山,然后到洛水;另一条是水路,经过山海,出华山,也可以到洛水。请问陛下打算走哪一条?我可以去预备。”

    帝喾思考片刻后回答:“我这一年多来多是坐车,很少乘船,但是乘船更为舒适一些,所以我们就走水路吧。”

    有邰国君听后,立即去准备船只。

    动身的那一天,有邰国君亲自送到山海边,等帝妃们上船后才返回。

    帝喾和简狄等人解绳启程,经过多日的航行,终于到达华山脚下。他们抬头望去,只见太华山高耸入云,宛如一座巍峨的巨人,峰顶云雾缭绕,宛若仙境。

    太华山高约五千尺,四面削成方形,宛如一座天然的守护之塔。山势险峻,峭壁如刀削斧劈,悬崖峭壁间,奇峰怪石错落有致,犹如大自然的艺术品。山脚下的绿树葱茏,花草丛生,清澈的溪水从山间流淌而过,发出潺潺的流水声,仿佛在诉说着山水之间的故事。

    帝喾心怀归乡之情,没有再去游玩,只在船头指点着给姜嫄和简狄二妃观看。他们静静地欣赏着太华山的壮丽景色,感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心中充满了敬畏之情。

    继续航行,他们经过中条山,穿越几重山岭,渐渐接近洛水,顺流而下,逐渐靠近亳都。

    一天晚上,他们在一座山下休息,帝喾正与二妃商量路程,忽然简狄抬头看见对面山上有一个人,整个身体散发出光彩,仿佛大晕光一般。尽管是在黑夜中,但清晰可见,简狄不禁感到惊讶,急忙叫醒帝喾和姜嫄让他们看。

    姜嫄看后也感到诧异,问帝喾:“看来是个妖怪,否则就是仙人了。”

    帝喾笑道:“都不是,都不是。这座山叫萯山,那个人是神人,名叫泰逢,就住在贫山的南面。他是个吉神,只有在人们有喜庆之事时才能看见他,我已经不止一次看见过他了。而且他身后还拖着一条虎尾呢,你们不信的话,等他转身的时候留心观察!”

    说着,那泰逢吉神果然转过身来,向山的东方走去。

    大家仔细看去,他身后果然拖着一条虎尾,不停地摇摆,这才让大家相信。

    简狄说道:“我们这次回去竟然遇到了吉神,想必是个好兆头。”

    姜嫄笑着说:“那就应该是你了,保佑你生个健康的儿子。”

    帝喾在旁微笑着,没有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