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盛唐乐章 » 第011章 源出一家

第011章 源出一家

    刚与柳照交待完,听到大牛在门外唤小虎,是李希楼散值到家了。

    李迄热情地迎上去,却看见李希楼情绪依旧低落。

    今天已找柳照旁敲侧击问过,李迄确认李希楼没有不良嗜好,无非就是有心买好乐器但缺钱,只要说通就能化解其心病。

    “阿耶。”

    “你专门来候我?莫非岑参不学了?”

    李希楼平淡的反问,让李迄竟有些意外,诧异道:“阿耶怎么知道?”

    “年轻人心高气傲,做事多凭一腔热血,但热情持续大多比较短,能坚持到底的少之又少,特别像他这种才子...”

    “三郎虽放弃了唢呐,但献书的决心仍在,他打算托岑刺史的关系,先荐我到千秋宴献曲,再让我帮他献书。”

    李希楼边回答边往里走,当听到李迄后面那些话,轻飘飘的身体直接僵住,旋即转头回。

    “当真?”

    “嗯。”

    李迄颔首肯定:“他亲口说的。”

    “岑参头脑真活泛,岑使君的旧友若肯尽力,说不定真有机会,迄儿音律由天授,必能得圣人青睐,得好好感谢岑参...”

    李希楼非常激动,搓着手在原地打转,之前的颓废一扫而空。

    “唢呐声音穿透力极强,三郎也建议孩儿在千秋宴吹唢呐,所以其它乐器暂时用不上,阿耶就别让柳叔去买了,柳叔他也不懂音律,怕买不到合适的...”

    “唢呐?不会是悲乐吧?”

    李迄话的重点在后半部分,但李希楼关注点却在前面唢呐,李迄只好继续解释:“唢呐也有欢快喜悦之曲,阿耶不信我吹给你听?”

    “甚好,迄儿的乐器让人享受,兴许听完胃口都会更好。”

    李希楼与李迄去往书房,然后毫不意外被《百鸟朝凤》震撼,笃定儿子能被圣人关注,晚上真多吃了一碗汤饼。

    第二天一早,李希楼满面春风去上值。

    他任职的守宫署,是卫尉寺下设的衙门,掌在外御用、百官用帐棚等事,属于九寺中的闲散衙门。

    卫尉寺位于皇城西、顺义门内,隔壁就是大名鼎鼎的大理寺。

    趁中午百官休息,李希楼出了卫尉寺顶着烈日东行,往顺义门对应的景风门方向走去。

    皇城之中衙门林立,作为大唐的中心枢纽,随时能看到匆忙穿梭的身影,唯独盛夏中午烈日烤得地板发烫,除了十分紧急的事情,很少有官员在路上闲走。

    李希楼横穿含光门街、承天门街、安上门街,最终在少府监门前停下,入内后直往左尚署寻去。

    他的从兄、卫国公李齐贤,就在此处担任左尚署丞,两人虽然都是李靖的曾孙,但两家这些年却疏有来往。

    昨日中午,李希楼在署外踌躇许久,最终没有进去。

    今天走到门口,李希楼又犹豫起来,左尚署内有人认得他,便偷偷报与李齐贤知晓。

    李齐贤思忖片刻,估计李希楼遇上难处,便主动出署相见。

    “希楼?缘何在此?”

    “呃...刚才吃太饱四处走走,不知不觉就来到二郎这里...”

    “呵呵,好自在啊。”

    “二郎也知道,我平时不忙。”

    “真羡慕你啊,我最近就特别忙,千秋节就快到了,大家都忙着准备...”

    “应该的...”

    两人本来联系很少,此时又要装得亲切,所以聊得吃力。

    李齐贤怕久在门前惹人闲话,便将李希楼引到几丈外大槐树下,主动问:“你我既是兄弟,就不要再拐弯抹角,等会还要赶回卫尉寺上值,有什么事就明说好了,我这边能帮就帮...”

    “啊?那多谢了...”

    李希楼赶忙叉手行礼,微笑着问:“迄儿患怪病的事,不知二郎可知否?”

    “哦?什么时候的事?现在可有好转?”

    李齐贤虽一脸惊讶,但两人毕竟是亲戚关系,他自己就算不主动了解,署内也有好事者相告。

    “托祖宗的福,迄儿已痊愈了。”

    “是么?那真吉人天相。”

    李希楼的回答,让李齐贤很意外,听说他在给李迄治丧,怎么突然就痊愈了?

    “常言大难有大福,迄儿既然沉疴得愈,你就督促他好好读书,争取考个功名在身。”

    李齐贤来不及深究细想,担心李希楼提出过分要求,马上把对方求官的路给堵上,他自己有五个儿子需要安顿,没办法向外送人情。

    “呵呵,迄儿不是读书那块料,不过他真有些福气。”

    李希楼话到一半,突然神秘说道:“二郎,迄儿躺在病榻两个月,有仙人入梦授其仙乐,他现在琴瑟琵琶样样精通。”

    “是吗?”李齐贤哪里肯信?但仍礼貌笑脸回应:“圣人尤知音律,迄儿若得此道,将来前途无量。”

    “我也这么认为,他目前就缺个机会,还有一个月就是千秋节,迄儿想去千秋宴为圣人献曲,所以想请二郎...”

    “等等。”

    李齐贤沉声打断,一脸疑惑地追问:“你在卫尉寺供职多年,怎会说出如此天真的话?迄儿纵有际遇,也要先练出名堂,你们当千秋宴是什么地方?”

    “不是,二郎听我说完。”李希楼陪着笑脸解释:“前晋州刺史岑植之子岑参,近日在长安献书求出仕,他听迄儿所奏惊为天人,称赞迄儿之才可比肩李龟年。”

    “希楼啊...”

    李齐贤拍着李希楼后背,像好朋友般语重心长说道:“朋友间相互吹捧能理解,但是自己别过于当真,即便迄儿真有本领,我不过一小小左尚署丞,哪能决定谁给圣人献曲?你该去太常寺找太乐丞...”

    “二郎高看我了...”李希楼非常失望,摇头淡淡说道:“岑参答应帮忙疏通关系,我寻思大家都是同出一脉,总不能让外人得了这人情,若是迄儿能被圣人看中,二郎脸上不也有光么...”

    “岑参平白无故帮这么大忙?”

    “人家也不白帮,迄儿若被圣人眷顾,得投桃报李替他献书。”

    李希楼苦笑着行礼告辞:“算了,不耽搁二郎做事,我也得回卫尉寺...”

    “等等。”

    李齐贤见李希楼不快,急忙上前一步拉住他衣袖,笑呵呵解释:“希楼别不高兴,我不过是多问几句,但这事要回家与娘子商量,裴家愿帮忙定然能成。”

    “那就多谢了。”

    “都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对了,听说你昨日也来了,是不是也为这事?我当时追出来,就不见人影...”

    “不是,我本想给迄儿买琵琶、洞箫等乐器,却不知原来好乐器价格如此贵,所以昨日...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