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逍遥王 » 第四十六章 佛郎机与飞鸟铳

第四十六章 佛郎机与飞鸟铳

    朱高煦依稀记得,似乎是明嘉靖年间,引进的佛郎机与飞鸟铳。

    佛郎机是子母铳结构,子铳预先填好火药和铅子,再放到母铳中施放,装填方便,一个母铳可配五到九个子铳,实现多发。佛郎机的射程是:平放三百五十步,仰放二千九百步,射程有了明显的提高。

    鸟铳的技术特点主要体现在威力更强。它通过细长的铳管和很小的口径,使火药爆炸产生的气体压强更大,弹丸可以获得更大的能量,更快的初速度。铳管光滑平直减少弹丸在铳管内的阻力,也可以防止炸膛,安全性能得到提高,但这就对铳管的铸造技术要求非常高。

    另外,鸟铳的瞄准装置应用了三点成直线的原理,大大提高了命中率,即使飞鸟入林皆可射落,因而得名。

    佛郎机和鸟铳传入中国后,便被大量使用,尤其是戚继光的部队使用最多。戚继光是这样评价鸟铳威力的,“诸器之中,鸟铳第一,火箭次之。”

    朱高煦大体记得这佛郎机和鸟铳的原理,但真正研发,还是得找熟悉火炮、火铳的工匠来做。

    戚继光用佛郎机和鸟铳打倭寇,朱高煦提前将它们研究出来,跨海打倭国,没毛病!

    若是大明两万人的大军,统一装备了佛郎机和鸟铳,征倭一事,那基本上不会有什么悬念。

    差不多属于碾压局了。

    毕竟这两样装备,领先如今世界一百多年,这种先进武器技术上的进步,非人力能比。

    第二日早朝后,文华殿中。

    朱高煦竟然是第一个到的。

    无他,朱棣还在上朝,朱高炽、道衍、杨荣、张信他们,都是要上朝的。

    看来似乎因为征倭的问题,又拖堂了。

    朱高煦也不在意,坐在圈椅上,一条腿支棱起来,随手拿了个糕点吃着。

    正吃着呢,门外传来一声冷哼:“坐没坐相!”

    朱高煦起身拍了拍手,嘻嘻哈哈行了一礼:“父皇金安!”

    朱棣在前,朱高炽、道衍等人鱼贯而入,殿门缓缓闭上。

    “说吧,你小子既然对打倭国一事如此上心,必有什么妙招。”朱棣大马金刀往龙椅上一坐,开口道。

    朱高煦嘻嘻一笑:“也谈不上什么妙招,不过是武器装备上的一些想法而已。”

    “还请父皇拨给儿臣一批善于制造火铳、火炮的匠人,儿臣为他们提供思路,可在现有火炮、火铳的基础上,有大幅度的改造。”

    “若是装备新式的火炮、火铳,只需两万大军,便可踏平倭国。”

    朱棣闻言,眼睛一亮。原本他以为,想要打倭国,起码要动用五万大军以上,甚至可能要出动十万兵马。

    毕竟他已经从朱高煦口中了解过倭国,倭国虽然地形狭长、国内混乱,但人口不少,可战之兵自然也不少。

    以如今室町幕府时期为例,这时的倭国总人口,大约有700万左右。

    而如今永乐大帝统治下的大明王朝,人口也不过6000万而已。

    倭国若是强行硬凑,甚至能凑出数十万的军队来。

    当然,真正有战斗力的,最多十万,甚至可能也就三五万。

    “两万,确定能行?”朱棣想了想,这种事可不能任由朱高煦信口胡诌。

    朱高煦微微一笑,道:“我准备改进的火器,名为佛郎机炮和鸟铳,这两样火器,无论是射程还是精准度,完全碾压如今的火器。”

    “而且,因为倭国多暴雨,我还准备将鸟铳稍微改造一下,改为燧石发,避免因雨淋而熄火。”

    “这两种火器,本来应该在一百多年以后才被发明出来,然后传到我们大明。以一百多年的技术优势,去打倭国这种弹丸小国,那不是碾压吗?”

    “其实,若不是技术实在跟不上,再怎么造也造不出来,那八国联军打辫子国所用的李·恩菲尔德步枪、马克沁重机枪等等,威力更大。若是有那些,打倭国,一万人就用不上。”

    “儿臣以为,现在我们需要讨论的是,打下倭国以后,怎么办?”朱高煦看了看大哥朱高炽,又看了看道衍老和尚。

    想必他们会有不同看法。

    朱棣见朱高煦说的如此轻松,也难得心情好了一下,轻笑一声:“你不是曾说,过车轮者皆斩吗?”

    朱高煦笑了笑,没说话,看向朱高炽:“大哥怎么看?”

    朱高炽沉吟一番,道:“灭其国,可夷其军。平民嘛,只要派人治理,时间一长,自然也就成了我大明子民。若是真大范围杀戮,必定引起他们同仇敌忾之心,反而会对我们征伐的最终目标有所阻碍。”

    朱高煦不置可否,反而又看向道衍,问道:“大师以为呢?”

    道衍活到这个岁数,也没什么不好说的了,拱了拱手道:“臣不赞同太子殿下的观点,那倭国军士,也是平民之亲眷。既然夷其军,自然对我大明有仇恨,我们派去的人少,他们人多,时间长了,恐生乱子。”

    “若是实在觉得杀戮太多,有不祥之意,莫不如将成年男子都驱逐到金矿、银矿之所,为我大明挖矿。”

    “至于倭国女子嘛,一部分可以卖到别处,获得银钱;一部分可以赏赐给倭国镇守的军士,还有有功之人;若是那些有异心,冥顽不灵的,可一并杀之!”

    其实朱高煦也不是弑杀之人,之前说那句“过车轮者皆斩”,也不过是想到那段“未来的”过往,心中有一股子气而已。

    700万人,过车轮的起码500万,全杀了?

    先不说能不能杀这个问题,真杀了,那本书离被404也就不远了。

    但也不能不杀,起码,前期攻占一些城池的时候,为了后方稳固,屠城什么的,可能都是难免的。

    至于真将倭国打下来之后,道衍大师与大哥朱高炽的方法,似乎都有可行之处。

    但从朱高煦内心来讲,还是赞同道衍大师的观点。

    作为战败的一国,那就得有不被当人的觉悟。

    毕竟历史,总是由胜利者才有资格书写的。

    “儿臣以为,道衍大师之言,实乃良策。不过当务之急,还请父皇拨给儿臣一批工匠,儿臣近期,就先告个假,不来文华殿请安了。”

    朱高煦呲牙一笑,笑容灿烂。

    不知是因要打倭国的兴奋,还是不必上班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