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隋溺:混乱的阶梯 » 第16章 跑路的前夕

第16章 跑路的前夕

    再次回到客栈,见铁勒焦急的站在门口四处张望,李平感动万分,赶紧朝对方呼喊了一声。

    “他们没对你怎么样吧,这些人训练有素,我被他们拦住后可急死了。”

    铁勒快步而来,一把抓住李平的双臂关心道。

    “没事。”李平轻拍铁勒的手臂赶忙道:“我们得收拾行李离开了。”

    见铁勒欲要多问,李平赶紧打断便拉着他往客栈走,自从见过李平认为的杨絮老爹之后,李平未免横生枝节便准备提前跑路。

    返回房间与张亮交代了自己二人准备提前回去的事情之后,李平便将行李收拾一番与铁勒离开了客栈。

    当二人行至坊市门口时,身着男装的杨絮正巧赶来,与他同行的还有李世民。

    “李兄,你背着行李是要去哪啊。”杨絮热情的打招呼后恍然大悟道:“是不是嫌弃这边的客栈太差想要换一个?正好,我和表哥正找你,跟我们走吧。”

    “见过杨兄、李兄。”见杨絮身穿男装,李平便顺着称呼道:“下次吧,我还有事要...”

    “哎呀,走吧。”杨絮不耐烦的拉着李平的手便要往别处赶。

    “哎哎哎,你要带我去哪?”

    李平无奈的喊道。

    “还能去哪,你有如此才学,我这便带你去国子监与那些学生们争论一番,只有名气被打出来后才能引起朝廷的注意。”

    “这,这不...,好吧!”李平被托拽着本想拒绝,但见一旁跟着的李世民心道或许不是坏事,便勉强答应。

    国子监藏书阁内,无数学子在此阅览古今名著经典,除了一些闲散人员之外阁内正聚集着三波人。

    一波以陇西李氏经城公、光禄大夫、左屯卫将军李敏之子李俊为首。

    一波以右光禄大夫、黄门侍郎裴矩嫡孙裴尚为首,身边围着的是河北四姓六望。

    最后一波便是金紫光禄大夫、内史侍郎虞世基的胞弟虞世南,时年五十五担任秘书省秘书郎在此整理书籍,同时在指导身边的江南俊秀。

    三波人中河北和江南的学子偶尔会来回穿插交流,只有关中学子抱成一团不和外人交谈。

    在裴尚的身边,赫然是前几日与李平发生冲突的崔氏少主崔载,因年初各地人才齐聚东都,是稍有笼络感情的时机,而今身无半点官职的崔载更是动力非凡,迫切需要在外人面前彰显自己的才学好得到朝廷的推举。

    就在崔载和裴尚交谈的空隙,其眼角远远的瞥见两道熟悉的身影,正是李平和化名杨柳的杨絮还有崔载不认识的李世民。

    铁勒在门外时自知这里面是学子读书的地方便没有跟进来。

    见状,崔载在千分之一秒的时间内便做出了他自认为最理智的行动,强行终止话题后顾不得和别人告欠便快步朝杨絮赶来。

    “崔氏嫡孙崔载见过...”

    “哼。”杨絮冷哼一声打断道:“我乃弘农杨氏子弟,名柳,这位是陇西李氏李渊二子李世民。”

    说罢杨絮头伸到崔载的耳边小声道:“你若是敢泄露我的身份你就死定了。”

    “是是是。”崔载小声应承后忙擦了脸上的冷汗,当即改口道:“崔载见过杨公子李公子。”

    “崔兄,不必如此客气。”李世民礼貌的回应道。

    原本各自聚在一起交谈的众人也被崔载的举动所吸引,便仔细的打量站在门口的三人,他们皆未见过杨絮,也不可能见过杨絮,只有担任秘书郎的虞世南隐约觉得那自称杨柳的少年有些眼熟,但对方已经自报家门,乃是帝氏弘农人,也就不以为意。

    “诸位,今日本公子前来是为了向大家引荐一个人,李狗蛋。”杨絮说罢让开身形将李平唤了出来。

    “他乃是...乃是。”杨絮说到一半直接卡壳,她到现在还不知道李平是哪里人士,便小声问道:“你是哪里人?”

    被问起籍贯李平面带微笑朝众人抱拳道:“鄙人李狗蛋,襄国郡巨鹿人,祖上并无功绩萌荫。”

    一旁的崔载听闻后将信息牢牢的记在心中,其余人皆因李平的话互相议论起来。

    其中一人出列道:“弘农杨氏?这么说你与当今天子乃是族亲?不知出五服否?”

    “未曾。”杨絮不卑不亢的回道。

    “好!”那人大叫一声,而后摇头道:“既如此你可与我等同处一室交流才学,但此人寂寂无名,尔却贸然引荐,恐为不妥吧。”

    “是也是也。”

    周围人纷纷发出赞同的声音,他们家族显赫血统高贵,岂能随便和没有来历的人结识,岂不自降身份?

    “如此草芥,当如阁内闲散学子般主动躲在角落,怎敢高攀豪门?”

    杨絮此时的肺都快气炸了,她还没说两句对面就如同泛滥的黄河一般你一言我一语滔滔不绝,看了眼李平,发现对方也皱着眉头杨絮冷哼一声大声道。

    “非也,本公子此次前来并非是要与诸位引荐,而是和你们论学。”

    “论学?”裴尚惊讶的提高了音量,而后轰然大笑,其余学子亦纷纷嘲笑,不知是谁说了句。

    “此地乃是国子监,汇聚天下才子,居然有人胆敢来此踢监,简直不知天高地厚。”

    裴尚似是笑累了,突然面色一板,朝身边的一个学子示意,那人便出列朝李平拱手道。

    “李...狗蛋是吧,不知表字如何称呼?”

    “并无表字。”

    “呵,低俗。”

    那人低声嘲讽了一句开口道:“既然阁下以文寇阁,不知有何文采?须知文人相交,当以文采润槛,否则无需再谈也。”

    “不知需要什么文采才能有资格和诸位论道?”李平问道。

    “当今天子下令凿汴河疏通运河时,曾体恤劳工不易,作曲《水调歌》,阁下不妨为水调歌重新填词?”

    “水调歌,什么东西?”李平下意识的便脱口而出,顿时引得周围人再次大笑,而一旁的杨絮急了,悄悄的拉了拉李平的衣袖小声道。

    “水调歌,你会啊,你把你那夜作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完整的词拿出来,肯定能惊艳四座。”

    “人有悲观离合,那不是水调歌头吗?”李平不解。

    “笨,水调歌就是水调歌头。”

    感受周围学子杂乱的嘲笑,杨絮的脸上火辣辣的,仿佛被羞辱的是她一般。

    “好。”李平正色朝人群喊了声:“安静,安静。”

    感受到周围人的目光,李平高声道:“大业九年正月十五,欢庆元宵,作词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李平念到结尾高潮时再次提高音量。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轰!

    一道惊雷在学子之中炸开,无数人眼睛瞪得老大,不敢相信居然有如此天成之词。

    裴尚朝身边的学子低声问道:“他这真的是自己作的?可有相似词曲?”

    那人还在细细的品味李平的词曲,只是下意识的摇了摇头。

    “不可能,此词对仗工整饱含情感,绝非一时可成,你定然是斟酌已久。”虞世南震惊之余当即提出疑问。

    “不错,此乃前几日元宵佳节所作,并非即时创作,我方才已经说过了。”

    “哦对,是老夫唐突了,小友确实说过是大业九年正月十五欢庆元宵所作,失礼了,还请海涵。”

    虞世南倒是敢作敢当,发现自己的指责乃是无的放矢便赶紧道歉。

    “哼,区区词曲,用来怡情便罢了,不代表精通此道就胸怀真才实学。”陇西李俊不适时的声音传来,他对李世民和杨絮本无恶意,但见对方居然和关东之人混在一起便心中不爽,故而出言刁难道。

    “治国之道在策在论,我辈学子饱读诗书所图为何?自然是效令朝廷,本少承认阁下有些急才,不知其他方面...”

    李俊说到一半便不再言语,只是挑衅的看着李平,言外之意不言而喻。

    “不知如何讨教?”

    “那就要看看阁下擅长什么了。”

    李俊很是谦卑的让李平自己出题,却又故作恍然大悟道:“哦忘了,你祖上并无功绩,想必也学不到几本经典,你既然以耕用读,想必对地理十分精通,既然精通地理必然精通天文,那本少便考考你,阁下可知高悬烈日距地几远,径数几何?”

    杨絮一听对方出的题居然如此简单,当即放下心,并对李平做出鼓励的动作。

    倒是李世民有些担忧,正如李俊所说,李平乃是平民出生不一定涉猎过天文知识。

    果然,李平摇了摇头道:“想必此题你也不知道答案吧,何必用自己都不知道的问题来为难我呢?”

    “哈哈哈哈哈哈哈!”

    李俊放声大笑,其后的关中子弟与河北、江南的众学子皆肆意嘲笑。再次回到客栈,见铁勒焦急的站在门口四处张望,李平感动万分,赶紧朝对方呼喊了一声。

    “他们没对你怎么样吧,这些人训练有素,我被他们拦住后可急死了。”

    铁勒快步而来,一把抓住李平的双臂关心道。

    “没事。”李平轻拍铁勒的手臂赶忙道:“我们得收拾行李离开了。”

    见铁勒欲要多问,李平赶紧打断便拉着他往客栈走,自从见过李平认为的杨絮老爹之后,李平未免横生枝节便准备提前跑路。

    返回房间与张亮交代了自己二人准备提前回去的事情之后,李平便将行李收拾一番与铁勒离开了客栈。

    当二人行至坊市门口时,身着男装的杨絮正巧赶来,与他同行的还有李世民。

    “李兄,你背着行李是要去哪啊。”杨絮热情的打招呼后恍然大悟道:“是不是嫌弃这边的客栈太差想要换一个?正好,我和表哥正找你,跟我们走吧。”

    “见过杨兄、李兄。”见杨絮身穿男装,李平便顺着称呼道:“下次吧,我还有事要...”

    “哎呀,走吧。”杨絮不耐烦的拉着李平的手便要往别处赶。

    “哎哎哎,你要带我去哪?”

    李平无奈的喊道。

    “还能去哪,你有如此才学,我这便带你去国子监与那些学生们争论一番,只有名气被打出来后才能引起朝廷的注意。”

    “这,这不...,好吧!”李平被托拽着本想拒绝,但见一旁跟着的李世民心道或许不是坏事,便勉强答应。

    国子监藏书阁内,无数学子在此阅览古今名著经典,除了一些闲散人员之外阁内正聚集着三波人。

    一波以陇西李氏经城公、光禄大夫、左屯卫将军李敏之子李俊为首。

    一波以右光禄大夫、黄门侍郎裴矩嫡孙裴尚为首,身边围着的是河北四姓六望。

    最后一波便是金紫光禄大夫、内史侍郎虞世基的胞弟虞世南,时年五十五担任秘书省秘书郎在此整理书籍,同时在指导身边的江南俊秀。

    三波人中河北和江南的学子偶尔会来回穿插交流,只有关中学子抱成一团不和外人交谈。

    在裴尚的身边,赫然是前几日与李平发生冲突的崔氏少主崔载,因年初各地人才齐聚东都,是稍有笼络感情的时机,而今身无半点官职的崔载更是动力非凡,迫切需要在外人面前彰显自己的才学好得到朝廷的推举。

    就在崔载和裴尚交谈的空隙,其眼角远远的瞥见两道熟悉的身影,正是李平和化名杨柳的杨絮还有崔载不认识的李世民。

    铁勒在门外时自知这里面是学子读书的地方便没有跟进来。

    见状,崔载在千分之一秒的时间内便做出了他自认为最理智的行动,强行终止话题后顾不得和别人告欠便快步朝杨絮赶来。

    “崔氏嫡孙崔载见过...”

    “哼。”杨絮冷哼一声打断道:“我乃弘农杨氏子弟,名柳,这位是陇西李氏李渊二子李世民。”

    说罢杨絮头伸到崔载的耳边小声道:“你若是敢泄露我的身份你就死定了。”

    “是是是。”崔载小声应承后忙擦了脸上的冷汗,当即改口道:“崔载见过杨公子李公子。”

    “崔兄,不必如此客气。”李世民礼貌的回应道。

    原本各自聚在一起交谈的众人也被崔载的举动所吸引,便仔细的打量站在门口的三人,他们皆未见过杨絮,也不可能见过杨絮,只有担任秘书郎的虞世南隐约觉得那自称杨柳的少年有些眼熟,但对方已经自报家门,乃是帝氏弘农人,也就不以为意。

    “诸位,今日本公子前来是为了向大家引荐一个人,李狗蛋。”杨絮说罢让开身形将李平唤了出来。

    “他乃是...乃是。”杨絮说到一半直接卡壳,她到现在还不知道李平是哪里人士,便小声问道:“你是哪里人?”

    被问起籍贯李平面带微笑朝众人抱拳道:“鄙人李狗蛋,襄国郡巨鹿人,祖上并无功绩萌荫。”

    一旁的崔载听闻后将信息牢牢的记在心中,其余人皆因李平的话互相议论起来。

    其中一人出列道:“弘农杨氏?这么说你与当今天子乃是族亲?不知出五服否?”

    “未曾。”杨絮不卑不亢的回道。

    “好!”那人大叫一声,而后摇头道:“既如此你可与我等同处一室交流才学,但此人寂寂无名,尔却贸然引荐,恐为不妥吧。”

    “是也是也。”

    周围人纷纷发出赞同的声音,他们家族显赫血统高贵,岂能随便和没有来历的人结识,岂不自降身份?

    “如此草芥,当如阁内闲散学子般主动躲在角落,怎敢高攀豪门?”

    杨絮此时的肺都快气炸了,她还没说两句对面就如同泛滥的黄河一般你一言我一语滔滔不绝,看了眼李平,发现对方也皱着眉头杨絮冷哼一声大声道。

    “非也,本公子此次前来并非是要与诸位引荐,而是和你们论学。”

    “论学?”裴尚惊讶的提高了音量,而后轰然大笑,其余学子亦纷纷嘲笑,不知是谁说了句。

    “此地乃是国子监,汇聚天下才子,居然有人胆敢来此踢监,简直不知天高地厚。”

    裴尚似是笑累了,突然面色一板,朝身边的一个学子示意,那人便出列朝李平拱手道。

    “李...狗蛋是吧,不知表字如何称呼?”

    “并无表字。”

    “呵,低俗。”

    那人低声嘲讽了一句开口道:“既然阁下以文寇阁,不知有何文采?须知文人相交,当以文采润槛,否则无需再谈也。”

    “不知需要什么文采才能有资格和诸位论道?”李平问道。

    “当今天子下令凿汴河疏通运河时,曾体恤劳工不易,作曲《水调歌》,阁下不妨为水调歌重新填词?”

    “水调歌,什么东西?”李平下意识的便脱口而出,顿时引得周围人再次大笑,而一旁的杨絮急了,悄悄的拉了拉李平的衣袖小声道。

    “水调歌,你会啊,你把你那夜作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完整的词拿出来,肯定能惊艳四座。”

    “人有悲观离合,那不是水调歌头吗?”李平不解。

    “笨,水调歌就是水调歌头。”

    感受周围学子杂乱的嘲笑,杨絮的脸上火辣辣的,仿佛被羞辱的是她一般。

    “好。”李平正色朝人群喊了声:“安静,安静。”

    感受到周围人的目光,李平高声道:“大业九年正月十五,欢庆元宵,作词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李平念到结尾高潮时再次提高音量。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轰!

    一道惊雷在学子之中炸开,无数人眼睛瞪得老大,不敢相信居然有如此天成之词。

    裴尚朝身边的学子低声问道:“他这真的是自己作的?可有相似词曲?”

    那人还在细细的品味李平的词曲,只是下意识的摇了摇头。

    “不可能,此词对仗工整饱含情感,绝非一时可成,你定然是斟酌已久。”虞世南震惊之余当即提出疑问。

    “不错,此乃前几日元宵佳节所作,并非即时创作,我方才已经说过了。”

    “哦对,是老夫唐突了,小友确实说过是大业九年正月十五欢庆元宵所作,失礼了,还请海涵。”

    虞世南倒是敢作敢当,发现自己的指责乃是无的放矢便赶紧道歉。

    “哼,区区词曲,用来怡情便罢了,不代表精通此道就胸怀真才实学。”陇西李俊不适时的声音传来,他对李世民和杨絮本无恶意,但见对方居然和关东之人混在一起便心中不爽,故而出言刁难道。

    “治国之道在策在论,我辈学子饱读诗书所图为何?自然是效令朝廷,本少承认阁下有些急才,不知其他方面...”

    李俊说到一半便不再言语,只是挑衅的看着李平,言外之意不言而喻。

    “不知如何讨教?”

    “那就要看看阁下擅长什么了。”

    李俊很是谦卑的让李平自己出题,却又故作恍然大悟道:“哦忘了,你祖上并无功绩,想必也学不到几本经典,你既然以耕用读,想必对地理十分精通,既然精通地理必然精通天文,那本少便考考你,阁下可知高悬烈日距地几远,径数几何?”

    杨絮一听对方出的题居然如此简单,当即放下心,并对李平做出鼓励的动作。

    倒是李世民有些担忧,正如李俊所说,李平乃是平民出生不一定涉猎过天文知识。

    果然,李平摇了摇头道:“想必此题你也不知道答案吧,何必用自己都不知道的问题来为难我呢?”

    “哈哈哈哈哈哈哈!”

    李俊放声大笑,其后的关中子弟与河北、江南的众学子皆肆意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