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支教三年,你告诉我这是大明? » 第9章 休田是什么?

第9章 休田是什么?

    “上位,臣年迈,恳请上位允许臣告老还乡。”

    李善长见朱元璋脸色铁青,果断请辞。

    从朱元璋还是布衣时,他就跟着朱元璋,对朱元璋的谋略,他是深有体会,他不认为他斗得过朱元璋。

    朱元璋沉吟。

    曹魏司马懿请辞了吗?

    请辞了!

    还请辞了数次!

    可依然……七十三岁,灭了曹魏满门。

    朱元璋扶起李善长:“你觉得,你若退下,谁能接替你?”

    淮西勋贵,盘根错节,都是跟着他打天下的老臣,想找一个能替代李善长,让这群骄兵悍将心服口服的人,还真不容易。

    开国封爵。

    这群淮西不满封赏,可是闹到奉天殿!

    李善长沉思。

    脑海中,不由得想起,李伟口中姓胡的宰相,相信刘伯温、朱元璋也在等这个人。

    可他绞尽脑汁,也找不到符合要求,能坐稳中书左丞相的淮西勋贵。

    “臣不知,臣听上位吩咐。”

    李善长躬身。

    朱元璋拍了拍李善长的肩膀,安抚道:“既然找不到合适人,这中书左丞相,还是你担着吧。”

    “至于先生学生,就分你家两个吧。”

    李善长深吸了口气:“谢上位。”

    这官短期是辞不掉了,可能连善终都难了。

    可只要他的儿孙,能留在小先生身旁,耳提面命,得到一些未来的只言片语,他就有翻盘的可能。

    否则。

    他面对未来,真是抓瞎了。

    群臣一脸羡慕地看着李善长,这次不仅让李善长全身而退,又白得了两个学堂名额。

    刘伯温看向沉思的朱元璋提醒道:“上位,这小先生炸山,可不是为了灭蒙元啊。”

    朱元璋心里一惊。

    这个他差点忽略了。

    李伟都不知道,不关心蒙元这事!

    而且,这李伟,自从得知朱家庄没有“电”,就撒爬打滚,痛哭流涕,哭着要回去。

    朱元璋神色凝重,对身旁的锦衣卫吩咐道:“你们根据棣儿的要求,建立一个先生口中一模一样的朱家庄、学堂。”

    “尽快!”

    锦衣卫:“是,陛下。”

    ……

    夜晚。

    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

    执勤的锦衣卫,看着矮半截的山脉,难掩心头震撼,议论纷纷。

    “这先生好厉害啊,陛下,不是说让我们装像点吗,我想把儿子、婆娘,接到朱家庄了,你们觉得怎么样?”

    “我也想,不求拜先生为师,沾点仙气也好啊。”

    “是啊,你们没看到,国公为了让儿孙拜在先生门下,都跪在了陛下面前。”

    “……”

    锦衣卫指挥使二虎走来。

    “干啥呢?”

    “先生,也是你们可以议论的,好好站岗!”

    “一副懒洋洋,昏昏沉沉的样子,蒙元来袭,你们拿什么应付?”

    二虎训斥道。

    锦衣卫嗤笑。

    “大人,那蒙元,被先生的炮火,吓破了胆,哪还敢夜袭?”

    “是啊,大人。”

    “……”

    别说蒙元,就是他们也是心有余悸。

    二虎离开。

    执勤的锦衣卫半卧在地上,睡下。

    前段时间,蒙元威逼,他们可是一天也没有睡好,今日蒙元可汗,难得举白旗投降,也可以好好睡一觉了。

    李伟蹑手蹑脚,悄悄溜出营帐。

    “什么鬼地方,睡帐篷?”

    “果然,和抖音上说得一样。”

    李伟摇了摇头,背着小书包,向着小山进发。

    “这下,山上的毒虫,毒蛇,猛兽该没有了吧?”

    李伟得意道。

    他可是在火药中,加一味驱虫药,哪怕炸不死,相信山上的毒虫闻着味也该离开了。

    李伟走着。

    “不对吧?”

    “我记得我的车,应该不是埋在这个方向吧?”

    李伟沉思。

    “朱家庄的村民,在这生活了这么久,应该不会分不清南北。”

    想着。

    李伟更加坚定的向山上前进了。

    一个黑影,出现在李伟身前。

    “先生,这是要去哪?”

    李伟懵。

    “朱村长啊,还没睡呀。”

    朱元璋点头:“咱担心瓜苗,就出来看看,没想到撞上先生了。”

    还真如刘伯温说的一样,这小先生,压根就不想待在朱家庄了。

    幸好被他撞上了。

    要是小先生去了南方,被蒙元所擒。

    他不敢想象,会发生什么?

    或许。

    今天献王旗,祈降的可能就是他了。

    他可不觉得,大明军,能抵抗开山裂石的火药,别说这小先生,还有没有其他手段。

    “先生呢?”

    朱元璋问道。

    李伟摸了摸鼻子,尴尬。

    有种偷情,被逮到的感觉。

    “我……我……”

    一股屎臭味,传入鼻中。

    李伟正色:“朱村长,我尊重你们的习俗,可你们也不能随地大小便啊,这味我受不了,我起夜,想找个如厕的地方都找不到。”

    李伟责怪道。

    朱元璋一愣。

    别说这荒山野岭,就是应天府,街上百姓,也是随地大小便。

    朱元璋点头:“先生,以为应该如何,我现在就让村民改正。”

    李伟摆手:“也不用麻烦,在村里建个现代化厕所,厕所下面建立一个型化粪池,三个化粪池,一个沉淀发酵,一个陈酿,到第三个池子流出的已经是清水了,这清水还不是碱性,正好可以用来浇地……”

    “你之前,不是问我啥是化肥吗?”

    “化肥可以提高一半,五成,大概50%-60%的农作物产量。”

    李伟侃侃而谈。

    朱元璋震惊。

    “什么?”

    “五成?”

    李伟前半部分,内容全被朱元璋忽略了,脑海中只有最后一句话。

    化肥可以提高五成产量。

    这是何等恐怖。

    李伟后退一步:“朱村长,你吓到我了啊。”

    朱元璋,躬身:“对不起,先生,俺老朱是个粗人,干了一辈子农活,实在是,实在是太……”

    朱元璋眼睛都红了。

    父母、兄弟姐妹皆饿死。

    粮食有多重要,他太有体会了,如今贵为大明皇帝,他都不忍心浪费一粒粮食。

    李伟眨眼,点头:“这样啊?”

    “没事。”

    “农民都是最值得尊敬的一群人,没有他们,谁都要饿死。”

    朱元璋深以为然:“小先生,你比那群死读书人强。”

    李伟得意:“那是当然,再怎么说我也是博士,在我的专业内,没有人可以打败我两次。”

    朱元璋笑了。

    李伟:“对了,朱村长,现在不是耕种季节吗,怎么不见村民耕地,他们忙些啥呢?”

    朱元璋心头一紧。

    这是军营,哪来的村民!

    想着。

    朱元璋脑子飞快运转,笑道:“这不是要休田耕种吗?”

    李伟茫然:“休田?”

    朱元璋自傲道:“这庄稼啊,不能一直种,要种三年,休两年,产量更高。”

    朱元璋看着李伟,似乎再说。

    还说我,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看你也不懂农时啊。

    李伟点头:“哦,这样啊,我明白了。”

    李伟:“农作物会从肥沃的土地里吸收营养物质和水分,造成土地水土流失,荒漠化,是要休田,补充土地养分。”

    李伟指着地上粪便,捂着鼻子。

    “这粪水偏酸,直接用于养地不太合适的,发酵好的粪水,洒在土地上,就不用休田了,休田一两年,太浪费时间了。”

    李伟摇了摇头。

    朱元璋震惊了:“洒了你说的化肥,就不用休田了,产量还高五成?”

    朱元璋的声音都在颤抖。

    休田岂止是浪费时间,会饿死人的,可不休田,今年一百二十斤,明年八十斤,后年可能五六十斤了,三年后,就成废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