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支教三年,你告诉我这是大明? » 第24章 日不落的开端

第24章 日不落的开端

    刘伯温等众臣沉思。

    分封制下,诸侯不仅能打,治理的还特别好。

    周朝末期各个诸侯国,都比周天子的首都还繁华,还有汉末……

    朱棣看着李伟,心砰砰直跳。

    每次李伟,说明成祖,他都怕李伟把名字给带出来。

    “大哥死后,到底是谁继承了皇位?”

    “把我逼成了疯子,把我几个兄弟都杀了?”

    朱棣心中暗暗叫苦。

    从李伟的只言片语中,他知道,造反,绝对是把他逼到了绝路!

    朱元璋脸色铁青。

    本以为一个明成祖,够他闹心的了。

    可现在,他的标儿死后,下任皇帝,对照着诸侯排位,一个个砍了下去,把他的儿子、孙子,杀了个干干净净!

    不肖子孙啊!

    朱元璋呼吸急促!

    当、当、当……

    课堂上,吵作一团,李伟敲着黑板。

    李伟笑道:“同学们,认真听,我讲完分封制,会布置一个作业。”

    呆萌的朱允炆,粉嫩的小手托着下巴,竖起耳朵。

    朱淑贞、徐妙锦明亮清澈的小眼睛看着李伟。

    班级安静下来。

    李伟:“分封制下,诸侯、刺史、布政史、地方豪强等拥有极高的权利,他们治下的百姓,就是他们的根基,世代相传,所以这些官员,会不惜一切代价把领地打造的结结实实,与百姓搞好关系,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哪怕赔钱都行!”

    “而在非分封制下,这些官员,基本上干两三年,就调任了,当地的百姓与他们没有任何关系,所以他们一到任上,就大肆搜刮,百姓民不聊生。”

    “明成祖,之所以能以五百府兵,骑兵,很大一个原因,把顺天府治理的很好,很得民心,在顺天府一呼百应,这也是明成祖把顺天府设为京师的一个原因。”

    “这是我赞同,明太祖封赏十王的一个原因,分封制下,百姓会过得很好,地方官员会真的会把真金白银砸在百姓身上。”

    刘伯温苦笑。

    能不砸吗?

    可这是收买民心,在非分封制下,是不被允许的。

    诸侯一呼百应,对皇帝是很危险的。

    刘伯温抬头:“先生,你这还有两个问题,一是刚才说的威胁到皇权,大明二世而亡,二是,宗室的俸禄,太高,太高了,以我估算,两百年之后,供养宗室,需要用大明税收的三分之还多。”

    “大明宗室,会把整个大明拖垮掉的。”

    明成祖在前,印证了分封制致命漏洞。

    二世而亡?

    朱元璋心中,都咯噔一下。

    李伟看向刘伯温调笑道:“看来在你心中,天下百姓,比大明江山还重要。”

    刘伯温懵。

    这……没法答。

    朱元璋就在旁边坐着!

    换一个皇帝,他都能毫不犹豫说,江山重,百姓次子,君为轻!

    可在朱元璋这行不通!

    敢贪污!

    整个朝堂官员,都能被老朱杀干净!

    这在历代王朝,都是不敢想象的,秦皇汉武等,都是信奉水至清则无鱼,吕不韦富可敌国,秦始皇都没杀!

    除了朱元璋,皇帝面对贪污,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李伟点头:“分封制下,百姓会过得很好,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连社会思想都会极大解放,可却不得不面临一个你说的问题,皇权不出京,最后甚至整个国家,都会陷入动乱之中,诸侯争霸!”

    “可你们想过没有,假如朱标没死,他会怕诸王吗,他会杀诸王吗?”

    朱棣翻了个白眼。

    他可以自豪地说,不会!

    他们十几个兄弟,加在一起,都不够他大哥打的!

    他们是朱标带大的,骑马射箭是朱标教的,连识文断字,都是朱标教得多,他们的麾下是朱标选的,淮西勋贵,都是跟着朱标的老臣。

    关键,朱标还是监国,整个大明,大大小小的事务,全压在朱标的身上,各地官员都是朱标任命的。

    他老爹朱元璋,要么出征蒙元,要么视察,从起兵时,就很少过问内政了,当然也没有时间、精力处理那么多政务。

    刘伯温摇头。

    不会!

    这是毫无疑问的,大明没有人可以撼动朱标的位置。

    这不只是朱元璋对朱标的爱,更是朱标与淮西老臣等朝中大臣捆绑的太紧太紧。

    刘邦这个最顶级的政治强权人物,想换了刘盈这个开国太子,立刘如意为太子,都换不掉,上至萧何,下至百官士兵,都不同意。

    刘盈可远比不了朱标,仁慈柔弱,能被老妈吕后吓疯,吓死,政治才能,约等于零,可就是因为刘盈是萧何这些老臣看着长大,太子位稳的令刘邦都绝望!

    李善长、蓝玉、徐达听到朱标会死,心在打颤。

    太子可不能死啊。

    那是他们后半生希望,太子死了,他们大概率,要被清算的。

    一众人,想起了李伟电脑中的电视剧《朱元璋》。

    朱元璋扶额,心情沉重。

    李伟:“朱标,当然不会杀诸王,他完全有能力,控制住诸王,压制诸王。”

    李伟看向刘伯温。

    “至于你说的宗室,会压垮大明王朝,这个在明太祖的制度下是不会的,当然你们知道在明成祖的制度下,确实压垮了大明王朝。”

    朱棣呆住。

    刘伯温:“先生,明成祖,是如何对待宗室的?”

    李伟:“明成祖灭了建文帝吧,靖难之役,这个咱们后面再说,我记得不太清楚,《大明风华》讲得很详细。”

    “明成祖,感觉拥有实权的大明宗室太恐怖了,就废除了大明宗室的一切权力,当做猪养,这当然会加重大明财政,拖累大明。”

    “明太祖心中,诸王镇守国门,开疆拓土,拥有实权的大明宗室,是不会把朝廷的的俸禄花在自己身上,而是会像曾经的明成祖一样,把钱花在领地上,花在百姓身上,把领地打造成铁通。”

    李伟沉吟,笑道。

    “甚至他们会拿出自己的小金库,给百姓花,是不会加重大明财政的,天下百姓会越来越好。”

    刘伯温苦笑,摇头。

    确实!

    他还真忽略了这点。

    朱元璋的谋划,对外能压制列国,对内能大幅度提高大明百姓的生活水平。

    刘伯温:“先生,你如何能保证,历代皇帝,都能像朱标一样压制住诸侯,终有一天大明会陷入诸侯纷争的。”

    李伟点头:“是,会有这么一天,但你说是一百年,亦或者是周朝的八百年,甚至更久?”

    李伟指着墙上的世界地图,感叹道。

    “洪武大帝死后,一百年,1492年,开起来大航海时代,这个只有咱们一个省大的英国,先后占领北美洲、南美洲,之后抢占了印度,连我们……帝国的旗帜在全球飘荡。”

    李伟摇头,心情沉重。

    “真正成为日不落帝国!”

    “日月所照,江河所照,皆是英联邦!”

    “可恨!”

    “可叹!”

    李伟眼角微红,心中隐隐作痛,现代史,大明错过了太多机会。

    刘伯温愣了一下。

    “先生,何为日不落帝国?”

    一众大臣看了过来。

    朱元璋凝神。

    他觉得李伟,讲得很重要,很重要,很多东西,一时有些没搞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