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射雕:重生杨康,逆天改命 » 第十二章、问路终南,全真门下

第十二章、问路终南,全真门下

    杨康等人刚离开牛家村,金国使团就派了一批人来到牛家村,似是在寻找什么。

    回到大船上,桃儿还有点怕人,曲三的死给她的刺激太大了。

    杨康不想让她变成傻姑。

    但她这种心理创伤导致的精神异常,是一种急性应激。

    当下也没有针对性的药物可以治疗,只能徐徐图之了。

    桃儿对杨康很依恋,似乎只有在他身边才能找到安全感,所以一路都赖着他。

    除了洗澡出恭由侍女伺候之外,就连休息她都要拉着杨康。

    十三四岁豆蔻年华,其身段娉娉袅袅,早非童稚。

    桃儿完全不设防,杨康只把她当做可怜的小妹妹,虽然她的年龄比自己这副身体还要大四五岁。

    到了板渚,沿着永济渠一路向北,便能直达中都。

    孙侍女要在这里下船。

    “你之后怎么打算?”

    这段时间的相处,她对杨康也多了几成信任。

    沉默了一会儿,她开口道:“我有一位故人在终南山中隐居,她是靠得住的。”

    终南山?

    杨康心头一震,你那个故人,该不会是住在重阳宫后山吧?!

    “怎么了?”

    “没事。”杨康眼珠一转又道,“我亲自送你们到终南山。”

    孙侍女冷冷道:“那倒不必......”

    “都说送佛送到西,我答应了韩皇后的事,一定得做好。”

    “此去终南还有千里,路上也不太平。若是遇上贼寇强人,仅凭你一人能护好她?”

    孙侍女不说话了。

    杨康接着道:“好了,就这样决定了。我让沙通天和侯海通二人拣选数十精锐,我们一起出发。”

    孙侍女这个人性子冷,不喜欢欠人情,但为了小公主的安全,最终只好答应下来。

    杨康吩咐小桂子先将桃儿带回中都,自己去一躺终南山之后再赶回去。

    桃儿自然不愿意同他分开,不过小桂子也机灵,拿着一笼蟋蟀就把桃儿给哄得不吵不闹了。

    沙通天侯海通二人,一个黄河龙王一个三头蛟,到了黄河航道上那就是回了家,途中大小船只见了“鬼门龙王”四字大旗,纷纷让道以示尊敬。

    他的黄河帮久占黄河一线,乃是这一带当之无愧的霸主。

    黄河中流及沿岸不知多少营生,都得看“龙王”脸色吃饭。

    沙通天坐镇船头,一路都在向杨康炫耀展示着他的威风。

    杨康也渐渐对他的江湖地位有了更深的了解。

    别看书里他是个龙套战五渣,可放到现实中他也是当之无愧的一方霸主。

    就是在整个北方武林也是排的上号的大人物。

    有二人护卫,自是一路太平。

    等到了终南山脚下,遥遥见着“洞天之冠”四个大字的山门,越过就是全真教领地了。

    杨康让沙通天和侯海通二人,以及二十多名精锐武士,都在山脚下的普光寺中歇息等候。

    若是带着他们,恐怕还没上山就已经干起来了。

    孙侍女抱着小公主在山道上是健步如飞,杨康累的气喘吁吁才能勉强跟得上。

    这就是会轻功和不会的差别。

    不消一刻钟,杨康已是大汗淋漓。

    只见半山腰有一块巨岩,岩旁生一株古柏,岩下又有一块丈高的石碑,上刻密密麻麻文字,正是全真教的教碑。

    杨康正打算叫孙侍女歇一会儿,忽地,从巨岩后跃出三人来。

    三个都穿着靛蓝色道袍,为首的是个二十来岁的魁梧道人,蓄着两撇短须,一双三角眼给人一种小肚鸡肠的感觉。

    “来者何人,胆敢擅闯我全真重地!”

    孙侍女性子本就冷,眼见这三个道人一来不分青红皂白就扣帽子,当即也是毫不客气。

    “整座终南山都是你家的不成?你们是道士还是强盗?难不成是要交过路银钱?”

    “哟呵!”那三角眼道人登时红着脖子冷笑道,“好好好,我看你就是来闹事的!”

    “志凡,志方,把他们赶下山去!”

    他身后两个道人得令,一左一右走上前来,伸出手道:“请下山罢!”

    孙侍女哼声道:“今日我还非上去不可了!”

    说着,她抬腿就是一脚踢向两个道人的手。

    两个道人一左一右,同时横掌挥出,一招“大关门式”,意思是要闭门谢客。

    但显然,二人功夫还没练到家,孙侍女这一脚直接破了他们的招。

    两个道人这才意识到来者绝非等闲,同时按出一掌拍了过去。

    孙侍女单掌与他们相对,“啵”的一声,白气弥散,两个道人却被震得同时后退了数步。

    “重阳宫的道士,就这点本事,也敢来拦路?”孙侍女不屑道。

    “岂有此理!”

    三角眼道士很生气,他被调来看山门本就一肚子怨气没处撒,今日还偏偏就来了个不长眼的。

    “道爷今日不好好教训教训你这个贱......志凡,志方,看好了!”

    他心中暗道还好及时收住,不然今日可就又破了口戒。

    这些腌臜话都是前两年下山游历时学来的,被罚到这里来看山门也是因为之前不小心破了口戒。

    三角眼道士上来就是一掌,毫不留情径直招呼孙侍女的要害,哪里有半点儿出家人的慈悲?

    孙侍女抱着小公主吃亏,躲过攻击翻了个身,就将襁褓交到杨康手中,决意要全力应付,也给这无耻的道人一点颜色瞧瞧。

    杨康本打算阻止这场没意义的恶斗,但听三角眼这些话,大概也猜到他的身份。

    进一步,便想通过二人的比斗来对他们武功进行定位。

    三角眼见孙侍女身手不凡,刷的一下从腰间抽出了长剑,这是要动真格的了。

    孙侍女哼了一声,也取出了袖中的软剑。

    三角眼所使的自是正宗的全真剑法,杨康虽然未曾练过武,作为门外汉却也能感受到一种“大道至简”的意味。

    招式古拙,稳重端严,单单任何一招,都平平无奇,但组合在一起却可变化无穷。

    可攻可守,可快可慢,确实是一门返璞归真的武学。

    只可惜,在三角眼手中,就失了原本的意境。

    他急于取胜,招式狠辣,不留余地,反而暴露出来更多的破绽。

    而孙侍女的剑术自是远不如出身玄门正宗的三角眼,因而她几乎都在被动防守。

    三角眼越攻越急,最后一剑,更是直取她的面门!

    “赵师兄!”

    观战的两个道人同时喝道,唯恐三角眼收不住手,若是闹出人命来该如何是好!

    电光火石间,孙侍女却是招式突变,挡住了这致命一击,紧接着横剑斜削,好似彩笔描眉一般。

    三角眼刚收势回挡,对方似早有预料,剑招再变,气势已全然不同于前!

    “唰”的一下,最后的交锋结束,二人分将开来。

    孙侍女脸上的丝巾飘落,露出了狰狞可怖的面容。

    三角眼眉头一挑,暗笑这三十来岁的大姊竟是个丑八怪!他刚准备开口嘲笑,却觉头上一轻,只听两个师弟的惊恐道:

    “师兄,你的头发!”

    三角眼急忙摸向头顶,这才发现自己的发冠都被削掉了!

    方才,她最后一剑,太古怪了!就好似已洞悉了他的全真剑法似的,将他压得死死的!

    “你究竟是什么人!”

    他厉声呵斥着,又使了个眼色,让另外两个道人做好战斗准备。

    不待孙侍女继续开口刺激,杨康已抢过话头,高声叫道:

    “敢问可是赵志敬赵道长当面!”

    三角眼的赵志敬这才注意到一旁抱着小孩的杨康,见他不过八九岁的模样,说话口气却似大人一般,又还知晓自己的名姓,不由得有些诧异。

    “你又是哪来的......”

    赵志敬本想说的是“鸟毛”,又见杨康穿着贵气,当即语气一缓:“为何知晓贫道名姓?”

    杨康心中暗道,这赵志敬算是全真教二代弟子中武功最好的一个了,但却连孙侍女都打不过。

    由此可见,全真七子的教徒水平,真是一言难尽。

    他拱手道:“小王完颜康,家父大金赵王。”

    赵志敬眉毛猛地一抖,三角眼也瞪得大大的。

    他身后的申志凡、崔志方也都是“啊”的一声。

    “居然是金人......还是金国的小王爷......”

    显然,他们对于杨康的到来很是惊讶。

    这时期的全真教其实已经不完全反金了。

    总的来说,王重阳仙逝之后,第二代的全真七子在如何与金国朝廷相处这件大事上,也产生了内部分歧。

    丘处机这个抵抗派的出走,其实就是这种分歧导致的结果之一。

    毕竟终南山处在金国势力范围内,再怎么闹腾,总得要吃饱肚子不是?

    赵志敬下山游历了两年,见识过山下的花花世界,开拓视野增长江湖阅历的同时,也沾染了不少恶习,比如爱慕虚荣。

    “阁下如何证明身份?”

    他其实已经信了一半,毕竟杨康看上去就贵不可言。

    杨康将小公主交还给了孙侍女,又取出了小金牌。

    赵志敬跟变脸似的,当即笑呵呵道:“小王爷为何不早说!贫道唐突了,还望见谅!”

    他还以为孙侍女是杨康的护卫,心道难怪武功如此高强,这就不足为奇了。

    赵志敬在山下领略过了世俗权势的魅力,因此对杨康这个小王爷的身份也就格外看重了。

    “赵道长,我等此番是特意前来拜山的,还望指引!”

    “当然!当然!这边请!”

    赵志敬满脸欢喜,似乎刚刚的冲突压根儿没发生过一样。

    杨康也没想到赵志敬居然这么狗。

    “赵师兄,此事是不是要先请示师父?”崔志方小声地问道。

    赵志敬瞪了他一眼,低声回道:“看山大弟子是我还是你?得罪了贵人,你可得担待得起!”

    “前边带路!”

    申志凡毕恭毕敬道:“两位,这边请!小心台阶......”

    孙侍女看了杨康一眼,低声道:“没想到这重阳宫的门人,也变得如此市侩了......”

    杨康嗯了一声。

    赵志敬这类人,今天能为了五斗米奴颜屈膝,明天自然也能为了一石粮背信弃义。

    见利忘义之辈,不堪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