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射雕:重生杨康,逆天改命 » 第二十四章、劝说丹阳,香赠莫愁

第二十四章、劝说丹阳,香赠莫愁

    九月九日,终南满山红叶。

    这一日,亦是重阳祖师的诞辰。

    全真上下齐聚宝殿,举行盛大的斋醮以作纪念。

    除了远游的丘处机之外,全真六子俱已到场。

    杨康孤身一人上山,以玄门弟子身份,全程跟随仪式朝拜。

    礼毕之后,作为全真掌教的丹阳真人马钰单独接见了他。

    在全真七子中,马钰悟道最深也最快。

    丘处机得重阳之武法,马钰则得其道法。

    二人性格亦是截然相反,丘处机性烈如火,马钰则性柔似水。

    此前,王处一为杨康说了不少好话。

    马钰今日肯见他,便有此中缘故。

    “所为何来,直接说罢!”马钰淡淡道。

    杨康行了个礼:“师伯明鉴,弟子此来,为请师伯下山,替金国皇帝治病。”

    马钰一愣,眯着的眼微微张开,瞟了杨康一眼:

    “我教同金国朝廷素无瓜葛,何来此说。”

    马钰并未直接拒绝,而是希望杨康能够给他一个充分的理由。

    他修道有成,心性恬淡。

    听到杨康这一堪称无礼的请求,却半点儿也没动怒。

    若是换作丘处机,恐怕早就暴跳如雷,怒目以示了。

    杨康早有准备,开口道:“师伯才华横溢,也做过官,对朝中政事,自是了若指掌......”

    马钰出身在山东宁海,是富家子弟,富到什么程度呢?

    他出家前外号“马半州”。当初王重阳初创全真教,就得到了马钰的鼎力支持。

    马钰弱冠能诗,而且极擅针灸。考中过进士,也当过官吏,掌过六部工作,可以说是全才了。

    后来被王重阳点化,方才弃官学道,但他对于官场以及朝廷的认识,自是其他江湖人士所不能比拟的。

    杨康先点出马钰当过金国的官,这不就是修道者所讲的因缘吗?

    你虽然出家割舍了前尘,但毕竟宁海马氏仍是地方大族,血脉相连,你能全然不顾?

    再陈言其中利害,你救的不是金国皇帝,而是大金的国运,北方的百姓!

    若金主驾崩,其继任者主张北失南收,一定会进攻南宋,再起兵戈。

    若皇位不能顺利交接,金国陷入内乱,百姓也将遭难。

    马钰听完这一番话,心中暗道:此子不过十岁,口舌却好生厉害!

    说起来,于公于私,他都应该出手相救!

    但马钰还是摇了摇头。

    “你说这些,都对。但要我下山,还不够。”

    还不够?

    杨康一愣。

    这时,马钰目光灼灼地盯着他道:“你以为,何为天下大道?”

    这是一个完全无关的话题,也是一个相当深奥的问题。

    完全出乎了杨康的意料。

    但马钰不会无缘无故谈及这个。

    杨康想了想,灵机一动,给出了一个让马钰十分意外的答案:

    “和而不同。”

    这回换马钰愣住了。

    过了一会儿,他点了点头,微笑道:

    “难怪处一会对你如此赞许......要我出山也不难,但却不是为了你方才所说的大道小道,我只是在帮你。”

    帮我?

    杨康没想到,马钰竟然会为了他这么一个十岁小儿而出手,就为了帮他?

    “我下山助你这一回,将来你得偿还我一个缘法。”

    杨康恍然大悟。

    马钰是在押宝!

    他或许真是修道有成,在自己身上看到了一丝未来的可能性......

    刚刚那个问题,天下大道,其实放在当下,问的就是如何处理汉金之间的关系。

    而杨康给出的答案“和而不同”,则是经历了时间考验的最优解。

    华夏一统的命运共同体......

    如果假以时日,他真能做到,马钰又有什么理由不帮他一把?

    “师伯才是真人。”

    杨康长揖到底。

    “待我准备些许,三日之后,便同你一并出发。”

    马钰说着便要起身,又听杨康道:

    “师伯,弟子想借阅万寿道藏,抄录一些经文以奉家慈,不知可否?”

    “让志平带你前去便是。”马钰很是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万寿道藏,便是黄裳整理的那一版,虽然不是直接的武功秘籍,但却是真正的无上至宝。

    王重阳创教之后,耗时耗力方才重新搜集了完整的万寿道藏,如今便放置在三清殿藏书阁中。

    有了马钰这句话,杨康直接就找上了尹志平。

    尹志平此时只有十二三岁,长眉俊目,容貌秀雅,是个很正直的少年。

    同为丘处机的弟子,虽然比杨康还大了两岁,但入门却晚了一年。

    尹志平是亲传弟子,按理说身份远高于杨康这个记名弟子。

    但尹志平仍旧十分和气,口口声声管他叫“杨师兄”。

    杨康在他的带领下来到三清殿藏书阁,道藏被分门别类放置得规规整整的。

    尹志平这个月轮值此处,将四处都清理得干干净净的。

    杨康按照目录翻找自己需要的经书,一一誊抄下来,到了后边儿手抄麻了,便让尹志平帮自己一起抄写。

    尹志平很老实,没有拒绝。

    杨康就笑着说,等日后你下山游历,到赵王府来,师兄一定好生招待你!

    尹志平很本分地笑着说,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然后,杨康第二日,就让他代抄经文,自己悄悄来到了后山。

    望着尹志平在书海间埋头苦干的模样,杨康在心底默默为他点了个赞。

    ......

    两年不见,李莫愁长大了不少。

    杨康指的是年龄和身高。

    “小孩,你倒也长高不少!”

    此时的杨康已经够得着李莫愁的肩膀了。

    李莫愁揉着他的头,一副大姐姐的模样。

    杨康不允许她摸自己的头,李莫愁就摸就摸。

    然后,两人就在林间干了一架。

    再然后,后世凶名赫赫的赤练仙子,差点儿被打哭了。

    李莫愁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在古墓中跟着师父练了五六年武功,怎么还不如这个小孩。

    杨康望着眼眶红通通的李莫愁,心中暗道:

    还好,她没学玉女剑法,否则自己的全真剑法被完美克制,根本不可能赢得了!

    二人真气内力相当,李莫愁输就输在招式上。

    当然,杨康习武两年就能抵得上李莫愁五六年的效果,也是因为他妖孽的武学资质。

    “好了,别哭了,这个给你。”

    杨康到这里来,可不是为了把她弄哭。

    “谁哭了!”

    李莫愁背着他抹了抹眼眶,又转过身来瞪着他。

    当她看见杨康手中的物件时,那双明眸中一下子多了一丝光彩,但嘴上仍保持着傲娇:

    “拿开,谁要你的臭东西!”

    说着,已伸出手,将小妆匣一把抢了过来,高高地抬起,作势要扔得远远的。

    杨康笑道:“阿姊,这可是我精心为你准备的,真的不看看么?”

    这一声“阿姊”,让李莫愁心中一荡,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愫涌上心头。

    李莫愁收回了手,狠狠剜了杨康一眼,心中暗道:

    这小孩方才十岁,就这么会哄骗小姑娘了,将来长大了不知要祸害多少人,呸!

    心中埋汰,但她的身体却很实诚,直接打开了妆匣。

    一股素雅的花香扑鼻而来,只见里面躺着两块晶莹剔透如琥珀一般的香皂。

    一块皂心里是一朵玫瑰,另一块皂心里则是一朵玉兰花。

    若是金银首饰、珠宝玉石之类,反倒百无一用,毕竟漆黑的古墓中就她们四人,穿戴给谁瞧?

    但这胰子却是无比实用,偷偷带回去也不会被师父责骂。想到自己沐浴时用这块胰子......

    李莫愁双颊微微一红。

    她心头欢喜,但口头仍不老实。

    “不就两块胰子吗,我还以为是什么宝贝!”

    “这可不是普通的胰子,它叫做香皂......”

    杨康耐心地跟她解释道。

    李莫愁点了点头。

    之前师父偶尔会带她下山采购物资,山下卖的胰子,确实没有这么好看这么香。

    不过,自从孙嬢嬢来了之后,师父都和她一起下山,不再带上自己了。

    “这胰......香皂倒是不错,算你有心了!本姑娘就笑纳了......”

    李莫愁快速收起了妆匣,语气也缓和了许多:

    “一送还送两块......你还挺客气,我可没什么东西还你的!”

    杨康挠了挠头,讪讪道:“那块玉兰花的香皂,是给你小师妹的。”

    古墓掌门收留孙婆婆和小公主后不久,就将小公主收为了弟子,并为她取名“小龙女”。

    李莫愁对于这个天降的小师妹,并不是很喜欢。因为总觉得小龙女分走了师父对她的爱。

    “小师妹?”

    李莫愁笑容一凝,用古怪的眼神打量着杨康,继而哼了一声道:

    “你倒是有心了。我不喜欢欠人情,你送我东西,我也帮你一个忙。想想看吧!”

    李莫愁本来想把香皂扔还给他的,但心底又十分不舍。

    此话正合杨康心意。

    “既然她们今天都不在山上,要不,你带我进古墓里看一眼?”

    李莫愁刚刚就说了,她师父带着孙侍女下山采购去了,因此此时古墓中只有她和小龙女。

    “你想干什么!”

    李莫愁警惕地望着杨康。

    师父从小就告诉她,凡是想要进入古墓的都是图谋不轨的恶人。

    按照门规,男人是不能进入古墓的。可他才十岁,只能算是男孩吧?

    李莫愁心中有些犹豫。

    杨康开口道:“不行就算了,免得你难做。我就是好奇而已,顺带想看一看,她们在里面究竟过得怎么样。”

    李莫愁忽然灵机一动,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好,我带你进去,但你不能乱走,也不能乱碰里面的东西。”

    “这是自然!”

    杨康心中一喜,这不就有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