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射雕:重生杨康,逆天改命 » 第四十一章、大获全胜,末世将星

第四十一章、大获全胜,末世将星

    李喜虎死了。

    被龙骑军困在府邸之中,畏罪自杀。

    死之前,还写了一封血书交代了自己全部的犯罪动机和过程。

    总而言之,一切正如李师儿所言,都是他擅作主张谋害了洪裕太子,与他人无关。

    完颜璟生气且郁闷,因为他知道自己隐隐触碰到了真相,但又不敢向前戳破最后一层薄膜。

    李喜虎或者说是李师儿交上来的这份答卷,足能堵住所有人的嘴。

    徒单镒说的没错,他已经失去了一个儿子,不能再失去任何一个了。

    为了朝堂的稳定,不能再大动干戈了。

    杨康听到这个消息时,丝毫都不意外。

    弃卒保帅嘛,他本来也没指望能够就凭这个扳倒元妃和荣王。

    事情到这一步,他已是大获全胜了。

    他只是有点好奇,李喜虎是不是背后中刀畏罪自杀的。

    之后,皇帝和徒单镒私聊了许久,又召见了完颜瑄,最后召见了完颜永济。

    从殿中出来之时,完颜永济显得有些失魂落魄的。

    此时已是亥时,折腾了大半日,大家都已精疲力竭。

    完颜璟宣布明日将会亲自提审犯女侍梅,问清她和李喜虎之间的勾结,背后还有没有其他指使者。

    “朕一定会将这两桩案子都查个水落石出。朕不会冤枉任何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歹人。”

    夜已深,便让众人各自归家。

    完颜永济跟着杨康一并回到了赵王府上。

    来到秘牢中,杨康直接将侍梅交给了完颜永济。

    侍梅目光灼灼望着完颜永济,没有说话。

    “你不怕皇上怪罪?”完颜永济有些诧异。

    “卫王爷,你答应我的事都做到了。我答应过你的事,也不会食言。”

    皇帝没有立刻收押侍梅,便已不打算继续追查下去了。

    杨康又对侍梅道:“趁夜走吧,只要离开中都。江湖之大,处处皆可容身。”

    侍梅仍旧盯着完颜永济,一言不发,似乎在这个男人面前,她就成了一个任其摆布的瓷人。

    “侄孙,请你先出去,我想单独和她说两句。”

    杨康点了点头,去见了一趟等候已久的张天纲和耶律晋。

    他进宫之后,二人便一直在王府上着急等候。如今大获全胜,是时候跟他们一起商议,该如何分配胜利果实了。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完颜永济又找上了杨康。

    “临行之前,她想见一见你。”

    似是怕杨康疑惑,完颜永济又补充道:“于蓁蓁而言,她便如亲娘一般。去吧,许是有些话要交代你。”

    进入秘牢中,便见侍梅静静地坐在那儿。

    沉默了一会儿,她开口道:

    “我其实并不叫侍梅,而是杨洁梅。出身益都府杨家堡,也曾是大家闺秀。后来遇上战乱,马匪洗劫了杨家堡,我也被他们掳走......再后来我就遇上了十四姑,也就是百花谷的谷主......”

    “她教我怎么下毒,又告诉我天底下男人多是负心之辈。那时我还小,才十七八岁,自然是不信的......”

    说到此处,侍梅不屑地笑了笑,似是在自嘲。

    接着,她又说了她偷偷出来闯荡江湖,如何认识了蓁蓁娘亲,又如何认识了乔装打扮的卫王。

    无非就是才子佳人侠女的故事,她倒像是西厢记里的红娘。

    本来是要给人牵线的,没想到最后把自己也给搭进去了。

    侍梅爱上了卫王,为了能够留在他身边,甚至不惜当一个侍妾。

    爱到深处,还真是会低到尘埃里,飞蛾扑火也在所不惜。

    女人呐,哪怕是武功再高的女侠,也难免受到爱情的荼毒。

    男人其实也是如此,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

    也难怪,后世的绝世秘籍是八字真言了。把浪费在感情上的时间都用来练功了,能不强吗?

    杨康听着她絮絮叨叨个不停,眉头微蹙,总觉得她有些不对劲,话太多了。

    当然,杨康也获取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她的师承是蓬莱百花谷,背后是天下第一毒师辣手仙姝辛十四姑。后来为了摆脱百花谷的追杀,她选择了加入青衣会。

    青衣会将她作为一枚暗子放在卫王身边,监视他的一举一动。却没想到,侍梅在执行任务时,会意外牵连出十几年前的这桩惊天大案。

    “这么说,洪裕太子真是被李喜虎毒死的?”

    此前杨康也只是推测,如今李喜虎背后中刀自杀了,唯有侍梅才知道当年的真相。

    侍梅摇了摇头:“我不能说。”

    “事到如今,你还有什么忌惮的?”

    “那是你根本不了解他们的可怕......”

    她指的是青衣会,那个号称北方江湖第一杀手组织的神秘势力。

    “青衣会共有七宿,每一宿的堂主,都是武林中身手、智谋卓绝大的存在。”

    “玉面妖狐是心宿的堂主,是个女子......会中都称他为青衣老大......”

    侍梅知道的信息也不多,她在青衣会只能算是一个边缘人。

    讲到后面,视梅的语气越来越虚弱。

    杨康暗感不妙,正欲上前,却见她嘴角淌出一缕缕黑血。

    她服毒了!

    “为什么要这样!皇帝已经不打算追究你的罪过了。”杨康不解地问道。

    侍梅这样的用毒高手,决心要死,根本就不可能救得回来。

    侍梅摇首道:“没用的......我逃不了......只要离开王府,我必死无疑。他们无处不在......替他们办事,不成功就只有死路一条。”

    “我要是不死,他们不会放过王爷和蓁蓁的......”

    杨康一怔,望了望外边儿道:“他也知道?”

    侍梅惨然一笑:“十四姑说的不错,天底下没有几个男人是靠得住的......替我保护好蓁蓁......”

    话尽,侍梅头一歪,已然气绝身亡。

    杨康很是郁闷地走出了秘牢。

    侍梅自杀与否是她自己的选择,她毒杀了这么多灾民,一点都不无辜。

    可问题是,她要死别死自己家里啊。

    这不是临死还要坑自己一把吗!

    完颜永济见杨康走出来,脸一直都在抽搐。

    “她走了。”杨康淡淡道。

    完颜永济愣了好一会儿,最终点了点头,神色复杂地走了进去。

    他收敛了侍梅的尸首,没有带回卫王府安葬,而是直接交给了大兴府。

    临走之时,完颜永济说了一句话,让杨康颇为惊愕。

    “皇上其实早就知道真相了,他不过是一直在自欺欺人罢了......”

    但他不想继续查下去了,让所有知情人永远闭上嘴,这是完颜璟的意志。

    杨康恍然大悟,大概也猜到完颜永济和侍梅究竟聊了些什么。

    ......

    次日大朝会。

    御史弹劾大兴府尹滥用私权、草菅人命等十余条罪名。

    表面上的原因就是东郊毒粥案,二十多人被毒死,上百人失踪,一被爆出来,顿时满朝震荡。

    能站在大殿里的朝臣们一个个精的跟猴儿似的,都知道真正的原因不在此。

    区区一群流民贱民,就想把正三品大员拉下去?

    接着,赵王一派的御史接连上参,请求皇帝严查此案。

    荣王一党这回集体失声。

    为何?

    他们主子荣王正在闭门思过!

    甚至于元贵妃也被摘去了贵妃号,隐隐有失宠的迹象。

    完颜璟同意彻查毒粥案,最终大兴府尹被判斩立决,阖府均被抄家流放。

    更惨的则是通州大营的石抹忽笃华,被莫名其妙查出谋反之事,包括石抹明安在内,石抹家满门抄斩!

    真正的原因,则是徒单镒提了一句,当初负责东宫守卫之人乃是石抹安塔。

    还有上下三十多名官员被牵连落马,其中最高的从二品便有五人。

    如此大范围的贬黜,自本朝以来前所未有!

    关键是,这三十多名官员绝大多数都是荣王一派!

    荣王一派的大批重臣被撤调,赵王一党已占据朝堂三分之二位子。

    一切又都是在完颜璟默许之下进行的。

    大金国的朝堂,是要变天了吗!

    ......

    两日后,大兴府台。

    杨康登门来访。

    接任大兴府尹的正是濮国公徒单镒。

    徒单镒和原本的耶律楚材一样,在朝中都是孤党。

    徒单镒因为谏言章宗不要沉溺于声色,而得罪了元妃李师儿。之后便被枕边风吹到了河洛、关中担任知府。

    此次平调回来,却是又得重用的信号。毕竟大兴府乃是天子门户,就是府尹也比一般知府高了两级。

    “恭贺濮国公。”杨康拱手拜道。

    徒单镒放下了笔,仔细打量着杨康。

    对于这个神童,他早有耳闻。

    在同耶律楚材的书信往来中,他也经常听到耶律楚材的夸赞。

    而徒单镒本身也是儒学大家,是罕见的女真状元。

    他所书《学之急》《道之要》两篇,还被刻于太学院石碑之上。

    这几日朝中风云突变之事,徒单镒渐渐也想明白了。

    但他并不认为一切都是杨康这十岁小儿所为,背后至少还有耶律家或赵王幕府的襄助。

    徒单镒发问,杨康也陈言,是幕府师爷张天纲及耶律晋谋划的。

    如今张天纲已经被拔擢为了王府王傅,总理王府内务。

    徒单镒点了点头:“此二人确实都有一番才干。”

    “世子到此,所为何事?”

    徒单镒也是个爽快人,不喜欢拐弯抹角。

    “通州大营都统陈彝,如今在府监内吧!”

    徒单镒一愣,还以为杨康是来寻仇的,当即没好气道:“你意欲如何?”

    他只知陈彝和杨康有过节,却不知其中细节。

    “石抹全家被抄,这段恩怨就到此为止了罢。”

    杨康笑了笑:“国公爷想岔了,小子此次来是为了保释。”

    徒单镒又是一怔。

    陈彝打死了石抹忽笃华的妻弟,同样是女真贵族的官兵,之后便被下狱收押。

    他本该被判死罪,但后来石抹家族谋反,陈彝便被改判刺字流放充军。

    “按照律法,如有贵族愿为其保释,需出金一百。”

    杨康直接从袖中取出了南北通用的钱引。

    如今大金滥发纸钞,金国银钞早成了擦屁股的废纸,只有大钱庄钱引才有效用。

    “你倒是有备而来。”

    杨康诚恳道:“古有千金买骨,区区百两黄金算得了什么!”

    徒单镒点了点头,示意差役带他前往府监领人。

    杨康心中一阵激动。

    朝中调查石抹忽笃华谋反之事时,意外地发现,和他有牵连的都统陈彝,竟是归正人!

    他家居丰州,乃是完颜宗翰的六世孙。幼时随母亲被蒙古人掳掠而去。

    十四岁时,他侍奉母亲难逃归金。途中遭遇蒙古士兵追杀,终为天宁寺住持虚静禅师所救。随后拜其为师,学艺五载,诨号陈和尚!

    出师之后,他投身行伍,编入通州大营,却因归正人的身份不得重用,亦是不敢恢复自己“完颜氏”的本姓。

    陈彝,原本叫做完颜彝!

    难怪之前,杨康翻来覆去都找不到完颜陈和尚。

    这一回,他便要将这金末第一名将纳入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