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的三国梦幻 » 第八章 天下沸腾

第八章 天下沸腾

    将关羽招为驸马的事情一下子传位驸马,传到了大汉十三州,天下人都知道了开始议论起来关羽到底是谁。另外一则消息不胫而走,关羽因为看见边塞的平民流离失所,所以关羽的梦想就是死后墓碑上刻着征西大将军关侯墓。

    又一则消息传出,关羽创造了烟花爆竹,据说是仙人梦中指点,故知道如何正确使用烟花爆竹进行婚丧嫁娶,这个东西的礼仪被大家知道后,让大家为之侧目生子当如关云长,张让带回去的部分,在皇宫放了之后,之后就流传东汉出现祥瑞,各个州的邪教都受到大的打击。

    一则爆炸性的消息传入十三州,河东书院推出了关羽纸,一张纯白的纸只需要两文钱,这个信息对很多家族无疑是晴天霹雳,纸张的高昂价格,让普通人获得知识的途径有限,现在纸张的便宜,知识的便携性出现了。笔墨纸砚不光是纸,其它全部已经扩展,一支笔十文钱,一块墨宝十文钱,一个砚台二十文。世家大族敢怒不敢言,纷纷去找河东书院背后的势力在哪里,现在只在司隶州卖,不保证不来其它州卖。

    现在风靡大汉的刺绣衣物,也是关羽的产业,文人墨客争相抢购,无所不用其极,一时间店铺堵满了人,各家名门闺秀争相学习刺绣款式,一时间大汉风气为之一新。

    新材料研发出的新农具出现在大汉的各个郡县,生产力进一步提升。种植所推出的粮种和禽苗出现在农具店旁边,刚开始大家以为是说来玩的,还以为店家是搞笑的,当粮种禽苗店的展示粮食蔬菜鸡鸭鹅等超越了之前的,粮食时间缩短了,产量提高了;禽类生长快了,体重也比传统禽类大,更适应环境,不容易死亡。有人来购买就会有小二好好的讲解这些粮种怎么种植,禽类怎么养,农具怎么使用,经过人们口口相传,现在门店门庭若市。

    这些东西的出现,对大汉的国力有了大提升,很多过不下去的人会慢慢好转回来,大家都很崇拜关羽,是关羽为他们带来生机。但是世家大族的垄断没了,平民的上升通道口子就大了,活下去的机会多了,做的事情也就可以多的起来,家庭富足,家里的小孩就可以读书,钱用多余的粮食肉蛋卖了换来,读了书就多了一项本领,干什么有知识都是事半功倍,他们就不会被坏人牵着鼻子走了。事情做了这么多,历史的走向还是没有因为这只蝴蝶而改变,无数人只是过的好了一点,希望这些人以后明智后会好点。

    关羽和杨彪都收拾好了,开始往洛阳京城走,家书也到了,父母已经启程,关羽想了很久,想到了自己的产业被灵帝刘宏注意到了,如果自己是驸马,这里面的利益就要给一部分给国库,没事就五五开吧,希望皇帝不要贪心吧。

    刘华越来越有女人味了,对关羽的害羞到现在反客为主,这让关羽痛并快乐着,在知道刘华的真实身份后第二天,关羽就写了一封书信给郡守刘宽赔罪,希望自己的便宜岳父不要计较自己的无理,过弘农郡城的时候带份聘礼给岳父。

    到弘农郡城之前的日子,关羽就和杨彪讨论孔子的主要思想和观念,对关羽问道:“你知道孔子的思想和理念吗?”

    关羽回答道:“孔子的主要思想和观念包括:

    “仁”“礼”:他的核心思想是“仁”,即“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同时,他强调“礼”,即“克己复礼”,要求个人克制自己,符合社会规范。

    礼治与法治: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他认为周礼是千秋不变的规范。在晋国铸了刑鼎后,他尖锐地反对,说:“晋其亡乎,失其度矣。”

    经济观念:他反对封建的田赋制度而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田赋制度。他主张君子之行应当适度于礼,如果过于贪婪无厌,即使采用田赋制度也将不足。

    正名思想: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他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合乎“礼”的等级制度。

    克己复礼:孔子主张通过克制自己来恢复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

    杨彪道:“不错,不错,这种新奇的解释非常的详细,通俗易懂,果然是天纵奇才,非常的不错,可不能懈怠,以后要好好的学习,不能骄傲自满。听说你给郡守刘宽献策了,而且现在帮助平民解决了水源,现在平民百姓已经给你立长生碑,这个荣耀是多少人得不到的。”

    关羽道:“师傅!你就不要取笑我了,我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你又不是不知道,不过是帮这些村民解决一下水源问题,没什么大不了的,孔圣人的论语十二章我读了很多遍后,领悟了一件事,就是君子应该乐善好施,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要求回报,没有他们默默耕耘,这大厦就的崩塌,没有了粮食,这个国家就破败了,希望我没有理解错,望师傅指点一二。”

    杨彪道:“乖徒儿,你的理解很好,看来达者为师确实是对的,天才就是一学就会,自学成才,为师自愧不如,这些诗书礼仪已经不用交给你了,治理百姓还的好好去学,你的这些只是小道助民,大道就是帮助皇上治理国家。国家强盛,民族富强,外敌就不会入侵,人民就不会叛乱,天天夜不拾遗。”

    关羽听着杨彪的话,看着天,美丽的天空,没有汽车工厂的污染,确实漂亮,大家还是到了弘农郡城,刘宽亲自迎接杨彪和关羽,大家并排的进入了城门,相比于之前城外到处是流民来说,现在好多了,因为关羽为哪里人争取到了水源,大家把水浇灌土地,至少今年会少,但不会有绝收了,看着他们没有绝望的眼神,和消极的样子,关羽觉得这些人可以好起来。

    杨彪被安顿好了后,刘宽单独叫了关羽出来,关羽见道这个便宜岳父道:“女婿拜见岳父大人,女婿是来赔罪的,望岳父原谅,小胥还有一策希望可以将功抵罪,就是这个。”

    刘宽没有说什么,也没有叫关羽起来,也没有不高兴,拿起关羽折子看了起来,折子上写着四个字‘以工代赈’,里面详细的说了具体流程,刘宽越看越高兴,然后回答道:“你这个女婿我认了,以后对我女儿好一点,让她吃一点亏我就拔了你的皮,留下来吃个饭,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敲定,如何以工代赈,我们两个商讨商讨。”

    获得了刘宽的信任,关羽如释重负,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刘华的几个弟弟看着这个姐夫,恭谨的回道:“姐夫好!这个姐姐有管了。”

    看见这几个小屁孩儿高兴的样子,看见刘华害羞的样子,就知道这几个小子平时是敢怒不敢言啊。岳父刘宽道:“好女婿!我问你一下,这个以工代赈有那些方面,赈灾的粮食以作工的方式发出去这些平民百姓不会有意见吗?到时候刁民造反怎么办。”

    关羽道:“岳父不用担心,与其免费给他们粮食,不如让他们干活,然后工作完成发粮食给他们,他们温饱解决了,我们的河道清淤完成,土地完成了耕种,他们的家也建好了,有这样的生活,那个没事去造反,就算他造反,其他人会跟风吗?不用担心的。”

    关羽和刘宽你一言我一语的慢慢敲定了细节问题,饭也吃完了,刘华带着关羽去了自己的房间,临走时刘母叫住了关羽:“好女婿,以后多多担待一点,这个女儿以前被我们宠坏了,如果不听你的,就跟我们说,我们来收拾她。”

    刘华道:“我还是不是你们的亲生女儿了,怎么胳膊肘往外拐。”

    刘母道:“怎么会胳膊肘往外拐,羽儿是我女婿,怎么是外人了,你平时大大咧咧贯了,我怎么会不知道你的性格,以后要收敛一点,听见没有。”

    刘华道:“知道了母亲,你就不要把我当小孩子了吧。”看着关羽两口子快乐的样子,刘母也就了了一桩心事,毕竟现在十六岁已经是一个大姑娘了。

    刘华带关羽到了闺房,刘华看着母亲装扮的闺房后,老脸一红,关羽看着刘华古怪的表情,问道:“我们难道走错屋了吗?看你精彩的表情,是不是这个房间不是你的。”

    刘华看着房间里的布置,说道:“房间是我的房间,但是东西不是我的了,我的东西都被人拿走了,进去吧,外面热,我来为你沐浴更衣……”

    第二天早上刘华为关羽更衣后就去向刘宽夫妇请安,然后和岳父辞行,毕竟年底皇帝安排的,嫁给关羽的阳翟大公主大婚了,虽然刘修是先帝的女儿,但是灵帝刘宏还是将刘修视为己出。

    关羽给杨彪行礼后,就商议启程,刘宽为关羽和杨彪摆了送别宴,关羽和杨彪吃了后就启程了,路程上经过陕县,大阳,黾池,新安,函谷关,谷城,到达了关羽魂牵梦绕的地方,京城洛阳,幻想了无数的场面,还是抵不住亲自来看了后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