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天生废材必有用只头号纨绔 » 第十三章万无一失 毕其功于一役

第十三章万无一失 毕其功于一役

    只是,牛海遇事心浮气躁、沉不住气的老毛病又犯了,他忘了“他现在只是一个一年小学生,哪怕是再天才,也不可能懂得这些大人之间的事。”

    好在此时被牛海的激动弄得有点不知所措,再加上关心则乱,老妈李秋爱没有留心到这些绝不应该出自牛海之口的反常言辞。

    那好~!

    既然你这么肯定,我让你爸下个星期一就去报名。

    不行~!

    老妈你现在就和我爸去想“这件事该去找谁疏通”,趁着明天休息的时候,就要把这个事情定下来,这种大事绝不能有半点差错,必须要做到绝对万无一失~!

    事关老头子未来的仕途高度,自己能否成为躺着混吃等死的官二代,牛海自然不能容许这件事上有一点差错。

    不过小海,你刚才叫我什么?

    心中事情已定的李秋爱这时敏锐察觉到了什么。

    什么~!

    感觉老妈来言不善,在目光下汗毛直立的牛海知道,在弄不清究竟错在那里的时候,最好还是先装傻充愣一下。

    怎么,你老子都没发表过意见,怎么你个小兔崽子嘴里倒是嫌弃起你妈老来了。

    左手插腰的李秋爱,右手直奔牛海的耳朵。

    糟了~!一激动,顺嘴吐秃噜了,怎么把几年后才会传到北方的“老妈”一词不自觉得顺嘴就给说出来了?

    妈,你听我解释,同学的家长从南方出差回来,说南方人叫自己爸妈的时候,都要加一个“老”字,说这样显得亲近,尊重……唉~!

    对老妈李秋爱的“飞龙探云手”早有防备的牛海,往后闪躲的同时,连忙开口解释。

    可牛海忘了,以他现在的小身板,怎么能躲过老妈李秋爱近十年道行的“飞龙探云手”。

    ……

    也不吵着闹着吃晚饭,只是随便叼了半个冷馒头将就的牛海电视也不看了,假装看书的他竖起耳朵,全神贯注的偷听老头子和老妈在里屋商量事情。

    听了牛海建议的牛满山、李秋爱两口子便马上在里屋仔细梳理着自己的人脉关系。

    只是,牛满山复员到地方没几年,根基尚浅,人脉关系不是部队,就是自己现在退休在家的父亲原先所在食品公司的那些关系,一时半会还真想不出这事该找谁疏通。

    到是李秋爱在章都电机厂一个关系不错的姐妹的爱人正是章都地区行署办公室的副主任,于是,两口子商量:“要不就先去姐妹家探探口风。”

    按牛海说的“这事宜早不宜晚”,两口子商量好就从里屋出来,穿上外套,准备去姐妹家。

    只是,牛海看着眉头一皱,这辈子还是头一次干这种托关系走后门事情的牛满山和李秋爱两口子居然两手空空的就要出门。

    不是两口子不懂人情世故,只是两口子以为这次登门也只是探探口风,还没到搞送礼那一套的地步。

    爸,你们是不是忘了什么?

    心里捂着脑袋大喊“不会吧~!”的牛海提醒道。

    把这拿上。

    牛海从酒柜里把准备明天送给爷爷的两瓶好酒和两条好烟拿了出来,并示意老头子和老妈把东西装进不透明的布袋子里。

    见状牛满山有些不解的问道:“小海,你这是干嘛?这些都是给你爷爷准备的。”

    老爸,你整天给我讲你打仗故事的时候不是老说‘毕其功于一役’吗?那现在就是。

    现在可不是藏拙的时候,牛海是豁出去了,哪怕以后被人当怪物看,也总比以后落魄被人看不起的强。

    也许是在人情世故这方面比牛满山更看得开,李秋爱先于牛满山回过味来,一边动手装东西,一边说道:“小海说的没错,现在就是决定你以后的关键,东西没了以后可以给爸再买,可机会现在只有这一次。”

    走,趁着人家还没休息,赶紧把事情定下来。

    装好东西的李秋爱说完拉着牛满山就往外走。

    走之前两口子把牛海拜托给了邻居老韩家照看一会。

    看着老头子和老妈逐渐消失在夜色中的身影,牛海忍不住心中发问:“自己这么做是不是在腐化我党的好干部?……”

    ……

    牛满山李秋爱两口子这一去,直到晚上九点多,快十点了才回来,牛海都已经在老韩家的照料下洗了脸,睡着了。

    但在去老韩家谢谢照料牛海的时候,就被老韩嫂子问道“两口子是不是遇上什么喜事了?”

    第二天,起床后的牛海也感觉到了老头子身上少见的高兴劲,只是老头子什么也没跟牛海说,吃饭早饭,就穿好外套出了家门。

    老妈李秋爱帮着牛海穿衣服的时候,悄悄地跟他说了昨天两人去拜访姐妹家的大概。

    不知道是天意使然,还是牛满山充的金手指会员没有用完,好姐妹的爱人恰巧就是负责这次进修班报名登记工作的。虽然权力还没有大到可以拍板决定谁去,谁不去。但是,却把这段时间行署提前做的摸底结果隐晦的点给了牛满山。

    结果是“三个公费名额竞争的相当激烈。”

    其激烈程度即便就是行署办公室的大主任连建议人选的权力都没有,在这件事上只有行署专员、常务专员和负责组织人事的专员三个人有资格发言。

    以牛满山的资历想要染指这三个公费名额,做梦去吧。

    可相比竞争空前激烈的公费名额,数量相同的自费名额却是倍受冷遇,到现在都是无人问津。

    一番摸底调查下来居然连一个有确切报名意愿的都没有。原因无他,全都是被进修班那高达8000元的学费吓退的。

    现如今,可不是媒体里动辄成百上千万,甚至上亿的人民币的三十年后,这些数学单位普通人别说听,就是想都不敢想,一个“万元户”已经是普罗大众想象的天花板了。

    可一个进修班的学费几乎就是一个万元户,别说给北省这样的内陆省份,就是帝都、魔都或者南方沿海省份省会城市的富裕家庭一下子要拿出这么一笔巨款,怕也是要伤筋动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