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秦:我扶苏只求赐死 » 第22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第22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大殿倒塌,廷尉府来人。

    但凡再早来几个呼吸的时间,都要帮忙救火。

    实在是让人忍不住怀疑,是不是故意等到火烧完这才进来,只可惜博士宫的人都在忙着救火,实在缺乏证据。

    而找证据这事,那就属于是廷尉府的事务范畴,所以一进来就直扑火场周边。

    如果是普通地方,烧了也就烧了,后果地主承担,民不举,官也不究。

    博士宫可是官家府衙,必须要给朝廷一个交代。

    说到底还是朝廷受了损失,得找人来弥补。

    廷尉府的小吏们积极勘察现场,有人负责询问走水前人们的动向,看有没有人可疑人员。

    还有人负责剖析现场痕迹,确定是自然事件还是人为事件,以及辨别询问过程中存在的说谎可能。

    总而言之,在经过了一番相当专业的调查和研究之后,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

    没有发现人为的痕迹,也没有找到事发的原因。

    就是说这件事情发生地莫名其妙!

    “还好和我们没有关系!”

    “说的没错,这要是我们的疏忽,如此华丽的一间大殿,那还不得赔死啊!”

    “这个时候了你还想着这个,你看看这些廷尉府的人,他们是来找人赔大殿的吗?分明是来抓人去问罪的,按照秦律,这属于侵犯财产罪,需要按照财产的多寡进行定罪,而这间大殿的价值,已经足够判处死刑了!”

    听着一众博士七嘴八舌地议论,站在阁楼上的廷尉忍不住背过身去,对着天空摇了摇头,然后兀自冷笑起来。

    博士宫走水不是小事,所以这次来的不是廷尉右监,更不是廷尉左监,而是主官——姚贾。

    他本是魏都大梁一个守门人的儿子,曾在魏国为盗,后来进入赵国谋了一个官职,因为犯事被驱逐出境,又来到秦国避祸,并凭借自身能力成为了客卿。

    适逢秦国灭掉韩、魏两国,燕、赵、楚、越四国恐惧,密谋合纵攻秦,他主动请缨,携重金前往,成功破除合纵,一举获得皇帝信任,担任秦国使者,游走于各国之间,进行分化瓦解,成功让秦国挨个吞并。

    天下一统后,他虽说没了用武之地,但也没有告老还乡,而是凭借着过去的功勋,向皇帝谋了这个廷尉府的差事。

    昨天就有案子传到廷尉府,说博士宫众博士聚酒非议国策,当时可让他好一阵纠结。

    派人去管吧,带头的人是长公子,他还害怕像赵高一样被暴打。

    不管吧,这是他廷尉府的本职工作。

    两害相权,他还是决定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大不了到时候领一个失职之罪,被皇帝骂一顿,无关痛痒。

    可事情还没结束,就听到博士宫走了水,事情发生得如此巧合,只是片刻的工夫,他就猜到这是李斯的手笔。

    当年他之所以能被皇帝启用,就是因为皇帝听从了李斯提出的计策,用金银财宝来分化渗透关东诸国。

    可以说没有李斯就没有他的今天,在后来相互配合的过程中,他对李斯的了解也是日渐加深。

    而且这事正好也得需要李斯的掌控,他实在是想不出李斯不这么干的理由。

    别说这场大火没找到人为痕迹,就是找到了,他也会悄悄地抹除掉。

    于是他立刻回到廷尉府,整理总结后,将文书送往了咸阳宫。

    事情也正如他所料,没过多久,皇帝就召开了小朝会。

    相较于大朝会,时间固定,人数固定,小朝会的时间和人数都是由皇帝临时决定。

    时间是未时二刻,太阳刚刚偏西的时候,参会的人有廷尉府廷尉,博士宫首席淳于越和六位次席,以及扶苏和李斯,朝会的地点也不是平时的大殿,而是旁边的一个小很多的偏殿。

    得到通知的众人提前到来,然后准时进入殿内等候。

    皇帝进来得稍晚一些,不等李斯带头行礼,直接把姚贾的文书砸到淳于越的脚下,面带煞气,冷若冰霜。

    “一间主殿倒塌,两间偏殿焚毁一半,走廊倒塌三十余丈,案几,书架,竹简笔墨之器损失不计其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淳于越,你告诉朕!”

    “走水的事情,并非博士宫中人所为!”

    淳于越一本正经地回答,把嬴政当场气得笑了起来。

    “不是博士宫的人,那是你吗?姚贾!”

    “不是臣!”

    “那是你吗?李斯!”

    “不是臣!”

    “那……”

    嬴政指着脑门,从左向右一个一个往过问,当看向最后一人时,陡然间愣住。

    参会人员是由他决定没错,但他很少会一个个点名,而是直接说案件相关人等,由下面去通知的人落实具体名单。

    以往也没有出过意外,当然这次也不能算出错,毕竟扶苏的的确确属于博士宫走水案相关人等,是他自己的疏忽,忘了把扶苏给剔出去,而且刚才进来得太快,竟然也没有注意到这个逆子。

    不见面倒也没觉得,亲眼看见以后,他的后槽牙立刻针扎般地疼,尤其是那昂首挺胸,理直气壮的模样,真害怕又当场蹦起来指着他的鼻子就骂。

    好在他反应够快,立刻便指向了其他人,把停顿掩盖到了微不可察的地步。

    “你你你,你们都不是,难不成说是朕了?”

    他指着自己的鼻子看向淳于越,逼得淳于越不得不开口。

    “案件的事情,陛下想要弄清的话,应该问廷尉!”

    “姚贾,听见了吗?他让朕问你!”

    “回陛下,臣亲自带人前往,仔细调查,并没有发现人为的痕迹!”

    “没有人为的痕迹,那就是天意喽?你们究竟干了什么事,竟然得罪了上天?”

    见嬴政露出一脸疑惑的表情,李斯立即接话道:“据说昨日博士宫中众博士举办宴会,席上有人非议国策!”

    “对对对!御史台今早送来文书,就汇报了这事,但那上面写得明明白白,不是有人,而是席上的所有人,淳于越啊,还有你们这些博士宫的人,看看你们你们做的这些事,背后嚼耳根子,就不觉得小家子气?觉得丢人?朕都替你们感到害臊啊!你们不是一个个都有本事得很吗,觉得这博士宫,这咸阳城小,盛不下你们,你们要真有本事,就来朕的跟前展示啊!”

    七年以前,也就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刚刚一统天下的第二年,嬴政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在商定大典的流程时,众博士争吵不断,摆明了是拖延时间,不想让嬴政封禅,于是他斥退儒生,开辟车道,然后到山上立碑,按自己的方式举行了封禅,谁知在下山的时候,突然下起了暴雨,落石砸死士兵,车架翻下悬崖,嬴政本人也被淋成了落汤鸡,那些没有上山,衣冠整齐的博士乘机开始指责,说嬴政强行封禅,触怒了上天。

    当时的情况,便像极了此时,只不过对象却调转了过来,嬴政指着淳于越几人,拍着自己的面庞极尽羞辱,似是要把当年遭受的一切都要加倍地让几人体会一番。

    “睁大你们的眼睛看看,就连上天都看不下去尔等这种行径,既然如此,朕也顺从天意,对你们略施惩戒!”

    淳于越等人听到这话不由得不忿,看清一切的嬴政只是放声大笑,而后故作安慰地开口强调。

    “放心,朕不会抓你们,更不会动刑,重修大殿的费用,就从你们的俸禄里扣吧!”

    淳于越无话可说,见身后几人跃跃欲试,也赶忙使眼神拦住。

    朝会就此结束,嬴政迈着不可一世的步伐走出大殿,其他人也跟在后面离开。

    走在咸阳宫的台基上,淳于越总感觉哪里不太对,事情发生的太过离奇,又太过顺利,就像是有一只看不见的大手,在无形之中将他们推进大坑,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把土填上。

    脑海中怎么想也想不清楚,这时扶苏快步从后面跟了上来,笑呵呵地询问。

    “我记得老师之前跟我说有好消息来着,到底是什么好消息?”

    “此地不宜说话,我们换个地方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