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深层心理学 » 第五章 呕吐和排泄的倒错

第五章 呕吐和排泄的倒错

    各位,如果您跟随着心理探索的步伐,一直延续到此.就会发现:似乎已很明朗的问题,还能再细致和具体.具体到一个表情,一个动作

    我一直在思考,到底这种细致的工作有无必要进行

    是否该留给读者自我去递进和演化

    而固步自封于前面”心理分析”的内容便已足够

    如果这样认为,也不必进展到此

    因为我认为还是有必要的

    就像你觉得自己的工作正要开始收尾,但突然有位比较重要的人跟你说:”这才刚刚开始。”

    虽然有点沮丧,但本能的创造能力还是能够继续向前迈开的;而不是牵强的

    这也没什么大不了

    更重要的是:工作的细致化、具体化,对于一部分人来说,还是有价值的

    除非他的跳跃思维和串联思维非常发达.否则,贸然说出一个心理分析所得的结论,足以让他摸不着头脑

    就比如说:抑郁是因为呕吐和排泄的倒错.——这一结论

    如果仅停留在心理分析和梦与记忆那些篇幅所阐述的意思,不是用跳跃的、举一反三的思维

    根本无从理解这个结论

    但请不要认为这又是一种什么新的见解

    只是对前面”呼吸”这个病因结论的延续

    目的只是为演化得更直观和形象

    但是,这种直观和形象,往往被一些人误解甚至嘲弄

    就像弗洛伊德曾把云彩、河流、箱子、楼梯、石柱……隐喻为对性的追求

    很多人却把这些当成无稽之谈

    认为这些象征意义太过荒诞不经,看不出联系,根本无法用实践去证明

    实际是他们根本没有去了解那些

    或者说太过低俗,是在沾污人类的心灵

    但是,令人不解的是,他们对那些”灵灵玄玄”的东西,或者”性格决定命运”、”人要顺其自然\活在当下””重在实践””””””行动改变认识”””“XX型人格””””内向与外向的区别”””等学说”””””却看成如磬石般稳定的真理

    就像侦破一件复杂的刑事案件

    如果根据现场的情况,而得出一个结论说:这件事一定跟犯罪行为有关

    相信大多数人会认为是正确无误的

    值得肯定的

    但如果有人要追查到细节,则可能引来一些人的嘲弄和揶揄

    会认为这人在抢风头,或者标新立异.而自然表现出一些讽刺的意味

    这种趋易避难的心理往往导致人们逃避了对真实的追求,而沉溺于虚幻和超脱的信仰中

    就像很多心理疾患者,他们根本不关心理医生所说的话,只要他稍微说得对,就把他当神一样崇拜

    这是因为他们只是把心理医生当成心中已经倒塌的依赖的替代

    一种有意识地外部依赖,而非身心一体的依赖

    事实上,这些由心理到生理的推导,都是在被分析者本能的引导下进行的

    而非那些机械的数学\化学\生物的推理

    只要一个人的本能获得了快感和释怀

    外界的”科学”也就无意义去介入

    还是回到主题上来

    很多心理疾患者,在抑郁的时候,可能会有呕吐的感觉

    这种呕吐实际是一种想要释放压抑的言语冲动

    就像在前面所说的:某男在遇到肮脏的东西,或者恐惧的事情,又或者担心母亲受到外界威胁时,会屏住气息,或者忍气吞声.喉咙里像卡住了一个障碍物,无法发出反抗的声音

    因为一旦爆发,就会牵涉到母亲,而使她受到威胁,自己又无力保护

    所以,呕吐只是想要释放压抑的本能冲动

    更具体地说是想要突破喉咙障碍的本能动力

    如果不知道这一点

    大多数只会单单就呕吐当成一种病态来看

    而使患者更加恐惧和担忧

    担心自己的病情加重

    有的学者主张”顺其自然”

    也就是:想呕吐就呕吐.没什么大不了,反正死不了

    这样看起来像是接纳呕吐为本能的释放

    但实际却是一种假装的”无所谓”和”超脱”

    是在痛苦情况下作的无奈妥协

    等到现实条件要稍好,似乎不会再出现呕吐时

    他们又会对这种成果严格维护.实际还是对呕吐的排斥

    那么,如何把呕吐和排泄联系在一起呢?

    大家是否还记得前面那个例子:某男在课堂上想要上厕所.结果却因为害怕所有的目光投向他.而使他无法发出请求的声音.一直憋到无法忍受而当场排泄

    在这里,对排泄的极端压制就等同于喉咙的障碍感

    所以,在日后,他的心因性呕吐症状就是对当初排泄物的变相释放

    也就是一种勇气的爆发

    再强大的外界环境也无法压制这种勇气的释放

    因为呕吐是很难因场合而克制的

    这也可以从他的另一种强迫想像中得以表达

    他经常会在吃饭的时候想到肮脏的东西,而在排泄的时候想到食物

    实际就是这种口与排泄器官的倒错,或者说是一种替换

    因口与排泄的压制,导致他无法反抗那些危胁他的人

    而只得向他们过早妥协

    无形中使自己的正常人格与外界的破坏行为趋合,而忘记了反击的本能,形成自我破坏.而导致抑郁

    但是,难道就这样一直用呕吐来代替正常本能的释放吗?

    也并非如此

    只需保持一种儿时在母亲”怀抱”中那种最原始的宁静

    因为宁静.所以不会在意外界的眼光和言语,当受到外界危胁,或者本能需要释放时,自然会有勇气去说和行动

    这就需要”患者”本人去回忆

    为何在患者上打个引号,因为分析到此,心理疾病根本已不再是疾病,而只是一些本能的自然表达而已

    所以,当人们总是觉得回忆没有用,无法改变现实时

    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回忆到最初的状态

    而断章取义地把一些回忆的片断当成了全部

    当人们听到”母亲””怀抱”这些字眼,就想当然地认为这是一种幼稚

    是因为他们过分形式化.忘记了,成人有时自然而然来的勇气,就是源自儿时那种无条件的自信,也就是无条件信任母亲的爱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