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春秋之圣徒 » 第一百五十章·公山其人

第一百五十章·公山其人

    公山不狃高坐在主位,正在满心忧喜的等着使者将拜访者带来。

    在进入齐国后姬龄就多方打探过,察觉到公山不狃与鲁国国内的实力藕断丝连:一方面他想看看孔子是否能在鲁国推行新政,强公室。但另一方面,却又觉得孔子势必会三桓闹掰,到时候鲁国国内势必又会引起大乱,或许借此机会他能重回鲁国。

    何况孔子这人颇为迂腐,从他的门徒中有三桓之人,公山不狃便可以知道孔子虽想推行新政,加强公室的权力,但他却想以“大义”的名分,使三桓自行废除私兵,堕毁私邑。

    孔子的这一想法太过天真,公山不狃不认为三桓会为了所谓的“大义”,自己废除武功。

    于是公山不狃想齐国之手,重回鲁国,他便决定暂时待在鲁国,等待时机。

    就这种情况下,姬龄要想招揽公山不狃,就必须要让公山不狃先断绝回鲁国的希望,而又不让公山不狃投靠齐国,还要渲染齐国有灭鲁国之心,离间公山不狃与齐国的关系。

    在此之后,姬龄会以匡扶周室为名邀请公山不狃共谋大业。

    姬龄早就计划好了一切,于是便有了今日拜访公山不狃之行。

    在使者将姬龄缓缓引入室内,姬龄先是朝公山不狃行了一礼,公山不狃起身回礼,两人相互见过礼以后。

    公山不狃方才请姬龄坐下:“老夫年岁大了,到了秋冬之际腿脚有些不舒服,未能亲迎还请龄君见谅。”

    “哪里,应该是晚辈拜访长者才合乎礼仪。”

    姬龄言谈举止颇为谦虚有礼,饶是公山不狃听了也顿时觉得此人是一个懂得礼仪的年轻人。

    公山不狃在对姬龄生出好感后,不仅开始打量姬龄,而姬龄则是端坐等待公山不狃的垂问。

    公山不狃隐隐约约觉得姬龄有些面熟,但一时想不起来在那里见过,便开口问道:“龄君是卫人?”

    “晚辈出生洛邑,奈何家中遭逢巨变,被将我养大的老师,带着外逃,四处流浪,靠着他老人家的艰辛喂养,这才能让龄活至今天。”

    公山不狃听闻以后,结合自己悲催的命运,自己何尝不是到他国异乡流浪呢?

    “真乃义士也!”

    “敢问龄君师承何人?令师安在?”

    有关于自己的身世,姬龄不知说了多少次,对这些问题早已能对答如流。

    “师早在龄十二岁时,就不幸离世,后姬龄自行游走各方,行至卫国,幸得贵人相助,这才在卫国落脚安家。”

    “未能与如此义士相见,实乃我辈之遗憾啊!”

    在这个时代,人们见惯了臣子叛逆弑主,像赵氏的程婴之所以被人流传千古,就是他们对于这种精神难得的肯定。

    公山不狃看了看姬龄腰间的玉佩,又忍不住好奇,出言问了问姬龄:“龄君腰间这玉佩倒是别致的很,不知可否借老夫一观?”

    姬龄也不矫情,或者说这正好落入姬龄圈套,当即便腰间的玉佩摘下,恭敬的递给公山不狃。

    公山不狃也双手接过玉佩,仔细的打量观赏。

    姬龄知道公山不狃此时虽然谈吐得体,但他是鲁国中最看不起身份、地位的人,对于周礼尊卑有序、身份有别的思想最不买账的人,而且此人功利心较重。

    如果说子贡是一位君子,且高官爵禄难求的人才,那么公山不狃倒是怕不得有人能看中他的才学,并重用他。

    不过奇怪的是他能凭借一己之力能先后在阳虎、三桓之中徘徊生存,可见这人能力和本事是有的,姬龄虽求才若渴,但却不会一上来招揽公山不狃,他从子贡身上学到的是,要注意自己吃相不能太难看,不能过早显露目的,所以此事还得慢火烹惺,才能把这些眼高于顶的人才们熬成自己中意的那鼎肉羹。

    在看过姬龄的玉佩后,公山不狃的脸色随即变了许多:“敢问龄君可知这块玉佩是出自何方?”

    姬龄揣着明白装糊涂,不动声色道:“不知!先生可知?”

    公山不狃笑了笑,又道:“我也不知。”

    等两人又说了几句闲话后,公山不狃方才开口问道:“不知龄君此次来访,是有何事呢?”

    姬龄见话题终于回归正题,方才恭敬向公山不狃行礼道:“久闻鲁国公山先生素有大才,龄前几日游访齐国,眼见齐国税吏上下盘剥,心中有些疑惑,故来向先生请教吏治之道。”

    “老夫不过是一介流亡之人,如何懂得治国之道,还请龄君请教他人吧!”

    姬龄一脸诚恳,再次行礼道:“旁人我或许不知,可公山先生治理费邑多年,先后在阳虎、季氏三家从政,对于吏治在心中有数,当今天下若问富国强兵,需问管子,若问治家悟道,需问老子,若问周礼,需请教孔子,可若问吏治之事,则必须要问公山先生。”

    “先生政政多年,且不说费邑治理有佳,再者,先生与鲁国大小官吏皆打过交道,所以还公山先生一定要教我啊……”

    姬龄这话说的到不假,公山不狃治理费邑,不仅使得费邑人口大增,更重要的还是,他在没有加征税赋的情况下,还拥兵数千,一时之间,就算是季桓子也对他颇为忌惮。

    而在鲁国,公山不狃前期担任许多官职,就连小小税吏,他也曾担任过,凭借才能出众,加之搭上了阳虎这条线,他很快身居高位。

    所以姬龄向公山不狃请教吏治之道,一来是捧公山不狃,二来正好让公山不狃有炫耀才学的机会,像公山不狃这种人,他没有高贵的出身,最希望就是能得到他人的认同。

    公山不狃颇为意动,但他岂能不知姬龄的打算,因而出言拒绝道:“龄君过誉了,老夫并不懂得什么吏治,龄君还是请教他人吧!”

    姬龄长叹了一口气,又道:“看来先生是我觉得我身份低微,不愿教我,也罢也罢,只是龄还有一事请教……”

    “请说无妨。”

    “听闻鲁国有孔子,必定大兴,敢问先生可熟悉孔子,我欲向孔子请假兴国安邦之道,不知可要准备什么。”

    姬龄这一讥,公山不狃顿时勃然大怒:“乱我鲁国必是孔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