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春秋之圣徒 » 第二百三十二章·风雨待平

第二百三十二章·风雨待平

    在朝歌城中街头巷尾的观察中,姬龄却清晰地认识到了,这个世界是充满阴谋与血腥的。

    有人选择玩弄权术,有人选择挥刀杀人,也有只能被操纵,有人被杀。

    不过出于何种,这都是这个世界,最真实的一面,或许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不属于现在吧!

    姬龄生活在一个和平且强大的时代,哪怕在他的那个时代,也是付出了无数人的牺牲才换来的。

    最昂贵的和平在姬龄处于时代,他并没有觉得什么,可是当来到这个世界以后,他才发现原来华夏民族热爱的和平是那么的难得。

    姬龄与子路并列在马车上,山亲自为两人驾车。

    他才和公孙氏的认识不同,对这些能在这时代名声显赫的士卿们极其重视,甚至不惜以身犯险也要夺取士卿们的心作为工具。

    这是一种巨大的传统和信任,是卫国士卿们花了上百年时间建立起来的东西,扎根于一个都邑最基本的力量:国人的土壤中,想要一次拔出几无可能。

    多年前卫献公与孙文子等大臣的火并,国人已经宁可帮助孙文子,也不肯助国君了,现如今换成挟持国君的叛逆公孙氏,上无大功,下无市恩,难不成国人还会反过来帮他么?

    更何况姬龄在卫国那可是有“麒麟君子”的美名。

    “由曾跟随夫子学过《书》中,里面说过,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放在今日之事上也是对的。”

    “诚哉斯言,得其民,则可得其国!”子路回味着姬龄的这句话,受到了巨大的震动。然而姬龄还算留情,没把卫献公和卫侯元的老底掀起来,要不然最震撼人心的结论说出来让子路承袭了孔子“君君臣臣”的三纲五常进一步崩裂。

    “社稷易更,人心易变,神器已碎,盛衰轮作!”

    看着昨日繁华不再,街巷满目疮痍和尸体的卫城,姬龄心里暗暗想道:“自开始步入年迈以来,近二十年的无所作为,不仅放任了臣子上下其手,更在无形之中,不断加重卫民的负担,最直观的便是底层官吏、士卿、公室、国君一层又一层的加重了百姓生存压力,而士卿窃了卫侯的民众和口粮;百姓为生存不得不更加辛苦的劳作,可越劳作却难以生存。

    在卫国,虽说重要的军权还在卫侯手中。

    可士卿们若联合起来,哪怕是卫侯元也难以招架。

    虽说卫国大臣们都想做窃国大盗,可一个花了五代人的时间经营,另一个则想以宠臣的弥子瑕、宋朝,最终都会以失败告终。

    公孙氏的力量被姬龄吞噬了,也被支持他,日益对肉食者压迫的卫民吞噬了。

    虽说决定一个国家是否长久的力量是百姓,但百姓们在今日表现不过是浪头中的一朵小浪花罢了。

    百姓们的力量还很薄弱,尚在萌发之中,士卿等奴隶主仍是决定性力量。

    “公孙氏败局已定,从此只能成为历史的尘埃。”

    “鏖战结束后,卫国的大权,又将落到谁的手里呢?”

    鲁定公十五年,八月初十,午后。

    在姬龄携同王孙贾出现在众人面前后,借助王孙贾多年积累的声望和民心,这场动乱很快便被平定,卫侯元也被姬龄亲自率兵截了回来,交给亲军防护。

    公孙氏的私属也尽数被姬龄收入囊中,国人们之前纷纷响应前来相助,姬龄为表示感谢,请奏卫侯元犒赏国人之义,卫侯元自知自己落入姬龄的手中,只能顺势答应。

    国人的士气顿时大涨,没多会,卫人对公孙残卒形成了半包围的态势,而且士气更加高昂。

    弥子瑕、先后出兵围剿残兵,王孙贾更是亲自蹬车击鼓,率领私兵击败了公叔戌的私卒,将其逐出了城门。

    接着从上东门进入十字路口的战场,打算一鼓作气剿灭参与的公子荆聩旧党赵阳、北宫结、公孟驱等人。

    然而却功败垂成。

    公子荆聩手下的人虽然各怀心思,但他多年经营培养出的死士却力战不退,何况他还把卫侯元之孙辄攒在手里,这让卫人们有所忌惮。

    于是两个势力相持于城南,谁也无法再前进半步。

    天色渐渐暗淡下来,姬龄站在城西墙垣上,眼前的朝歌烟尘弥漫,其间有一些耀眼的火舌跳动,风中传来阵阵的哭喊嚎叫,唯有武卒控制的城西地区相对安宁。

    “城巷战斗是漫长的拉锯战,需要一个稳固的后方作为基地,才能沿着道路进一步推进,像清扫屋子一样疏通每个角落,所以千万急不得。

    另外还要警惕其他人趁乱劫掠,将污水泼到我军身上,传我军令,派出巡逻队在城中巡防,凡奸淫掳掠者,斩!欺辱良民者,斩!”

    姬龄按照这种思路,命令军吏们暂且停止向外攻击,先撤回来造饭休息。

    他手下的兵卒们对朝歌的地形不熟,贸然冲上去只会被敌人分割开来各个击破,正面还是交给弥子瑕和王孙贾顶一会罢。

    所以,姬龄在入夜后开始收缓攻势,巩固防御。

    并且还派出巡逻队,斩杀了不少趁机抢夺百姓盗匪、流氓,当然其中还有弥子瑕所率领的城防驻军。

    对于弥子瑕派人来劝说姬龄放人,姬龄只能以人已杀,搪塞了回去。

    弥子瑕虽然心中有火,但奈何人家此时控制住了城中的局势,弄死自己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经过上半夜的忙碌,火麟军完全控制城西,稳定了秩序。

    弥子瑕和王孙贾久攻城南不下,也知道夜长梦多的道理,于是就派家臣何跑到城西,面见姬龄。“公孙余党劫持了公子之子和大司徒,盘踞在城南的官署区和内城公宫中,如今兵卒都已疲惫,国人见战乱转移到了城南,便生了退却归家之意,还望大夫能再助主君,灭此朝食。”

    这情形在姬龄的意料之中,他原本的打算就是坐待,若是公孙氏败得太过容易,他这个平逆大功臣的份量岂不是要平白削减几分?

    不过,姬龄也得注意吃相,让弥子瑕、王孙贾稍微碰个钉子就行,若是阴沟翻船那就不美了。

    而且在敌人未灭就迫不及待地张口追加好处,恐怕会让人心寒,也会留下口舌给别人。

    保不准就会让有人会相仿自己,利用这次机会。

    更何况也不符合他未来筹划中的“借卫生蛋”之策。

    既然之前分析局势后下定决心要控制卫国朝政,那就要将其这些旧势力彻底打残!

    所以当王孙贾家臣何前来求援时,赵姬龄立刻调遣铁甲军集结,到了天蒙蒙亮时,以擅长巷战的子路、刺、勇、姬铎首,配合王孙贾,从侧翼攻击太子荆聩家臣之卒,在卫宫外围相遇后进行了一场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