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春秋之圣徒 » 第二百五十一章·三问三才(六)

第二百五十一章·三问三才(六)

    历史上的南方大开发,一共有三次。

    第一次:西晋八王之乱,北方战乱不已,大量人口南迁,为南方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及生产技术,使得南方的经济开始得到开发,华夏的经济中心开始南移。

    第二次:唐安史之乱时期,北方战乱,老百姓为避战乱,迁往社会相对稳定的南方,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华夏南北的经济开始趋向平衡。

    第三次:两宋时期的“靖康之乱”,北方的人口为躲避战乱南迁,自此华夏的经济重心从北方移到了南方。

    这三次的南方大开发,即促进了华夏经济重心转移,也也导致南北地域矛盾加剧。

    姬龄与芈青萝交谈许久。

    这还是姬龄第一次与她聊了这么久,令姬龄佩服的是芈青萝不愧为楚国公室之女,她言谈举止皆透露着这个时代贵族应有的学识和礼仪。

    让姬龄无法生困的同时,还时不时地向姬龄优雅一笑,不知为何姬龄感觉他不是来聊天的,而是来找自己谈心的。

    等到夜深之时,两人这才作罢,天色已晚,姬龄到不好让芈青萝一介女子来回折腾。

    将自己的房间让给她后,姬龄自己索性睡在了府衙。

    第二日一大早,家臣山便将一大堆竹简拿来给姬龄,望着堆积成山的竹简,姬龄不由皱眉:“玄麟府还有这么多的政务要处理吗?”

    山拱手,向姬龄答道:“主上,这些都是先生们写好的,据说昨夜先生回去以后,连夜点灯将自己策论写成了竹简。”

    姬龄长叹了一口气:“还有吗?”

    “这些只是一小部分而已。”

    姬龄顿时感觉压力山大,这些都是他自找的,虽说孔门弟子人才只有那几个,但若自己不将这些所有策论看完,恐怕会伤了这些儒生的玻璃心。

    想到这里,姬龄命侍女打了一盆清水,简单洗了把脸,醒了醒瞌睡,便开始阅读竹简。

    姬龄一边阅读竹简,一边让侍女为他辫着发髻,待侍女正在梳理姬龄的头发时,山此时又来报。

    “主上,颜回先生来了。”

    颜回!?

    姬龄也顾不上束发,连忙道:“快请!”

    山正要转身,去将颜回请进来,姬龄想了想,这样端着架子,似乎有点不礼貌,连忙起身:“罢了,我亲自去迎!”

    姬龄不顾侍女在身后追喊“主上束发束发!”

    姬龄期待不已的问道:“可是子渊师兄来了?来,快子渊师兄快随我进来。”

    姬龄笑着朝颜回见礼,说道:“子渊不远千里而来,实情深义重。龄一直未有时间与子渊师兄叙旧,就让师兄担任长垣中学夫子,实在是龄的不是,未问过师兄之志,龄便自作主张,还望师兄勿怪龄啊!”

    颜回是个性子淡泊,不喜争名夺利之人,闻言连忙拱手,说道:“龄君客气了,回出身平凡,龄君不因回才学不足委以重任,回哪里敢有怨言,况且与孩子相处,这也是回的志向,唯愿不负龄君所托,必殚心竭虑,尽己之能而已。”

    姬龄眉头一挑。

    对颜回不禁又多生几分好感,这种务实、踏实、可靠的风格是能托以实务之人。

    姬龄很是反感的便是那种好高骛远,自以为是的狂妄之徒,明明才不过中人,却总觉得自己有经天纬地之才,恨不得一出仕,便身居高位,颐气指使。

    儒生之中,大有人在。

    只不过看在孔夫子的面子上,姬龄一直没有说什么,只是一直不愿意与君子儒等人深交。

    姬龄将颜回亲自请入府衙,颜回见姬龄未束好发,便来迎自己,一时之间也颇有感动。

    此刻外表,颜回波澜不起,云淡风轻,但内心却激荡不已。

    方才站在堂前,自始至终的目睹了姬龄散发而出,对自己重视非同一般,其求贤若渴之心,昭昭可见。

    连颜回自己都不清楚,自己何处优异,以致被对方如此礼重。

    虽说夫子曾说,他是他的弟子中最勤奋好学的,但颜回自己清楚,比自己有才华的师兄弟比比皆是,而他们都未曾受过这般礼遇,何况自己这个无才无德之人呢?

    等两人进到府衙内后,颜回便看到摆在书案两旁的竹简山。

    姬龄见状,不由笑道:“让子渊见笑了,这些都是师兄们趁夜写好的策略,龄在要拜读,不曾想子渊便来了。”

    颜回拱手,一脸歉意:“倒是回的不是,耽误龄君了。”

    姬龄没有受礼,而连忙搀扶颜回道:“师兄误会我了,龄并非此意。”

    “师兄此时前来,一定是有事找龄,此时时辰尚早,想来师兄一定还未饮食,正好龄也未吃过,不如师兄就留下来,一边畅谈可好?”

    “这……”

    “还请师兄勿拒绝,我还有事要请教师兄,还请师兄多多教我才是。”

    “即如此,那么回便打扰了。”

    姬龄的早餐很简单,一碗粟米,一盘青菜、一碟鸡肉,一盘煮烂的豆菽。

    颜回看了看简朴的饭食,又看了看姬龄,简直不敢相信这是姬龄的早餐。

    遍观整个卫国朝堂,还没有哪一个大夫、大臣的饭食像姬龄一样简朴,颜回可以想象,这碟鸡肉一定是因为是自己来了才加的。

    “未曾想龄君的饭食如此简朴……”

    姬龄不好意思道:“还请子渊勿要责怪,龄并非吝啬之人,只是你我的衣食皆来源于百姓,你我若多取一分,百姓便会多一分负担,眼下正值百姓粮困之时,我于日前早已下过严令,命令全府上下不得浪费,能省则省,不要给百姓增加负担,省出的粮食,也可拿来救济一二。”

    颜回闻言,神色凝重,骇然起身,恭谨地向姬龄拜了一礼:“龄君爱民之心可敬,回敬佩不已,请龄君受我一拜!”

    姬龄虚受了颜回地拜礼,又笑着道:“子渊师兄言重了,这不过是龄的一厢情愿罢了,此举指不定要被人骂,说我苛克吝啬呢?”

    “谁敢!”

    姬龄见子渊有些生气,便摆摆手道:“罢了罢了,此事不提了,子渊先与我用过饭食再说。”

    子渊秉承食不言寝不语的礼仪,并未在吃饭时,与姬龄交谈,而是耐心的细嚼慢咽。

    颜回吃饭颇为优雅,姬龄可以从他身上看出孔子多年教育的成果。

    或许对于颜回来说,将夫子提倡地礼贯彻到行为日常,已经是他这个弟子的本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