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春秋之圣徒 » 第二百五十四章·卫侯召见姬龄

第二百五十四章·卫侯召见姬龄

    废除封邑,改为郡县制,这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将私兵改为县兵、郡兵,旨在收拢兵权。

    不过贵族对于手中的兵权极为看重,姬龄一时之间也无法推行,强行推行,只怕贵族们又联合作乱。

    姬龄虽然不怕贵族们联合作乱,可每一次贵族作乱,姬龄都要出兵平乱,这会损伤姬龄的实力,连连作战也会让士兵疲于奔命,最重要的是它会让有人宣扬姬龄好战,失去国人的支持。

    姬龄又一次召集幕僚,这一次孔门弟子中除了征战在外、出使在外的,全员皆出席军议。

    姬龄很清楚,这是次前两次重用冉求、冉耕、子贡刺激的结果。

    同时新投靠的士族也出席了此次军议,之所以与士族能有这么大程度的缓和,与长垣郡治下无数能臣干吏的努力息息相关。

    最关键的是宰予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说服许多摇摆不定的卫国大臣,这也导致了更多的士族选择姬龄。

    当初姬龄麾下全是一群奴隶、庶民、莽夫,大军攻下一城,都采取了粗暴的治理方式。

    这也导致了士族的激烈反抗,县城已经沦陷,士族却依旧死守庄园、城邑。

    甚至于当玄麟府大军南下至封地时,整个东部封主皆反,士族举兵数万,要范防于未然,势要将姬龄扼杀于此。

    若不是姬龄麾下大军实在是骁勇异常,当初玄麟府政权推行各地的计划便夭折于士族叛乱。

    及至后来樊须、公良孺、闵损、冉雍、澹台灭明、巫马施、曾参、郑邦等大量才干投效。

    好在随后从新晋家臣中、上书策论中选举有才干之人,接管善后。

    姬龄的政策才慢慢变得合理完善,不复原来的粗暴模样。

    尤其是最重要的税制改革当中,子贡居功至伟,更是提出了“田亩税”、“私田制”等计策,并稳步推进,乃使长垣私廪俱丰实。

    废除公田,承认私田,这是历史大势所趋,也是鲁宣公昔年实行的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它是承认私有土地合法化的开始。

    而子贡不过是对其进行了增补、调整。

    子贡所献的“田亩税”,不仅让姬龄惊奇不已,虽然在姬龄这个现代人看来,其中还有很多漏洞,但它仍是一次了不得的进步。

    姬龄对此很重视,还召集众家臣、幕僚商讨,一起召开了五天会议,最终通过并颁布了《田税律》。

    《开田律》:“凡我府县,即日施行田亩税制,录地籍,归已所有;凡土地交易、流转,皆须报予官府,官府颁发其田籍,证其归属,自法令颁布实施,各县须在一月之内公布、宣告于民。

    民之田亩,依地籍、户册,依田之多寡,三十税一;地过一顷者,二十税一,商者,十五税一。

    大夫之田,赐、禄田不入,余者三十税一。

    军功之田,可传子孙,三代重归国府,可以金赎买,依民赋,三十税一。

    新开之田,须耕缀三年,可报官府,三年不税,录地籍后,予其田籍……”

    推行“田亩税”,很多士族愕然发现,在太平之后,自己安心种田、开荒,使得家中粮仓丰实更胜往昔战乱之时。

    便渐渐接受了玄麟府新政,接受了玄麟府推行赋税制度,以此换取平宁的生活环境与更多的出仕机会。

    对于不接受玄麟府施行的土地新政策,姬龄也并未强求,而是想以更优越、更先进的赋税。

    当初姬龄怀揣着无数远超时代的政治理念来到春秋末年,自己却是一介大学生,从来未曾执掌政权,到施政行事亦是粗暴霸道。

    随着玄麟府新政的推行,卫候对于姬龄已经无法阻止了。

    玄麟府已经壮大,卫候元身体已经无法支撑处理朝政,如今的朝政已经被王孙贾、祝鮀、孔圉、姬龄臣子把持。

    为了自己的后代,卫候元开始先后召集这些把持卫国朝政的臣子。

    孔姬龄接到国君召见的消息时,正和家臣山、颜回几人在中学接待宾客的一处庐舍内用朝食。

    姬龄对于教育的重视,这是有目共睹的,如今子渊在公学推行儒学,姬龄为表示对儒学的重视,还多次前来听课。

    姬龄在公学旁听了几节课,除了觉得颜回太过强调礼的作用,其余的都还好,自觉得可以完全将学子们托付给颜回。

    此次考察过后,姬龄打算在公学休息片刻后便回中都去,却突然听闻国君召见他,匆忙得放下了匕箸,吐了刚嚼了一半的肉。

    不等山将车马驾好,姬龄便徒步前往应召,直到他他一路小跑出了公学西门半里外,家臣山和颜回才乘车赶上了他。

    呼赫呼赫地赶上后,山半抱怨半打趣地说道:“山曾听章恪先生讲过,当年楚庄王听闻行人申舟被宋国所杀,一甩袖子就站起身来往外跑,竖寺追到寝宫甬道上才让他穿上鞋履,追到寝宫门外才让他佩上剑,追到蒲胥的市肆才让他坐上车子。主上今日是要效仿他么?当年楚子面对的是军国大事,如今只是一次寻常的召见,何必如此焦急?”

    姬龄登上车后扶着车栏,也气喘吁吁地笑着说道:“君上召见,想来一定有重要的事情托付,不俟驾行矣!哪里还能迟疑等待?”

    当日午后,沐浴更衣的姬龄在一位年轻有司的引领下,进入了修缮的朝歌公宫内。

    “敢问国君身体如何了?”

    在入宫门前,姬龄见来迎的不是之前的宫人,便不免开始担忧卫候元开始设伏。

    但他却被告知,卫候元的身体稍微好一点。

    虽然扁鹊在姬龄开设的医馆行医,但对于卫候元的身体状况他始终没有透露。

    姬龄默然,整理衣襟走进公宫的大门,他三步一拜,九步一叩,鞠躬如是也,一副谨慎而恭敬的样子,好像此处没有他的容身之地似的。

    他的一些奇怪举动让有司看得目瞪口呆:站,他不站在门的中间;走,也不踩门坎,显得小心翼翼,也走得极慢。

    年轻的有司有些不耐烦,便无奈地回头说道:“大夫,这都是宗周的旧礼,从先君庄公之后便渐渐不沿用了……随我速速进入即可,君上可要等急了。”

    姬龄起身,嘴角微微上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