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春秋之圣徒 » 第二百八十四章·徒木立信(中)

第二百八十四章·徒木立信(中)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节自《史记·商君列传》

    鲁哀公元年,七月,卫国朝歌南市。

    南市立了块木头,足足有三丈长,这种木头,一般人肯定是扛不到司寇府府的。

    不过,能够扛到司寇府的人,也不少就是了。

    在姬龄望着高台下面,不由的一声长叹。

    卫国南市,是当今卫国最大的几个集市之一,其中以贩卖奴隶为主,贩卖奴隶想来是贵族从事的买卖,因此南市向来管理极其严厉。

    这也是朝歌城里最繁华的地方。

    而姬龄和王孙贾、孔丘所站的这块地方,占地很宽,除了高台之外,便是一大片平旷的广场。

    平常卫国重要的事情,都在这里宣布。

    这时候还早,出入南市的人不多。

    除了南市的管理者和一些稀少的人丁,这沉默的南市内暂时还没有人。

    自然更没人知道卫国的国君和这位新任司寇在这里要干什么。

    只有姬龄知道,他今日,便要在这里,做一件大事,拉开一帘大幕,迈向一个新时代。

    王孙贾与孔丘望着下面,指着下面的东西,很是好奇,王孙贾的目光定格在地面上那根矗立的木头上,一时不明所以。

    很显然,这就是今天要做的事情的核心。

    “子灵,你究竟想要干什么?”

    子路面对姬龄向来是有什么问题就直接问的,于是一头雾水的他就向姬龄发问了。

    姬龄表情非常认真:“立信。”

    事实证明,商鞅在全面变法开始之前,便先用徙木立信来取信于民,是极为高明的,通过徒木立信,商鞅将“官府令出必行”的权威树立在国人心中,同时也通过舆论手段,来告诉国人,自此国府法令一处,不论多么严厉,国人都要执行。

    这样高明的手段,姬龄自然要依葫芦画瓢了。

    只要能够胜利,别人的方法都是可以学习借用的,不必拘泥。

    身为后世人的姬龄,他深刻的知道,变法若没有底层百姓的支持,是不会成功的,若想要得到百姓的支持,就必须要将变法让利于百姓,让他们看到变法的好处,毕竟贵族不会支持姬龄,而支持姬龄变法的底层百姓才是力量最大的一方。

    底层百姓一旦被动员起来,足以将一切反动势力摧枯拉朽地推倒。

    只有朝廷和底层百姓形成信赖关系,才能得到这个国家最广大力量的支持。

    如今,姬龄要想将“变法”深入人心,必须依靠最广大的力量—人民群众,才能最终完成!

    “立信?”

    子路听了这话纳闷起来了,就他的认知范围,还真的一时无法理解:

    “一根木头罢了,能干什么?”

    姬龄道:“夫子,岂不知天地自有造化,就算是朽木也能将自身化为养分滋润大地呢,何况是这么粗壮的一根木头,就算它没有雕琢干净,还是树干模样,夫子又怎么知道它不能堪当大任?”

    子路听到这里,也不仅问了起来:“可是子灵你拿这么粗大一根木头干什么?难不成要扛着它去盖房子?”

    “房子?我在朝歌已经有一座司寇府了。”姬龄听着子路的话不由的一笑:“拿它,当然是立信用的。”

    子路听着姬龄的话皱起了眉头。

    姬龄于是解释着:

    “子路师兄我是要在百姓的心里将他们对官府的信任立起来,因为接下来推行的法令不比以往,它关乎卫国每一位百姓。

    但百姓如今都不怎么相信官府,也不怎么信任君上,若不先让朝廷取信于民,何以言出如山?何以号令万民?”

    子路听着这些话不由的一怔,似乎明白了什么。

    “夫子、司马。”姬龄突然轻声唤了孔丘、王孙贾一声。

    王孙贾目光炯炯的注视着姬龄。

    他发现姬龄的眼神洁净无瑕却又锋利无比,内心突然生出一股坚定无比的信心。

    他心里莫名其妙的就觉得,姬龄要做的事情,一定能行!

    这段时间的相处,两个年轻人已是有了默契。

    姬龄微笑道:“接下来,有一样重要的东西要给司马、夫子看了,不过,龄还请司马和夫子不要干预。”

    王孙贾、孔丘听得一头雾水,但他因为信任姬龄,还是笑着接道:

    王孙贾随意向孔丘笑了笑:“哦?子灵想来才思敏捷,善于机变,你我就看看,不干预他了。”

    孔丘微微点头,又道:“子灵,去吧!只是要记得‘仁’就行了!”

    “哈哈哈,司马、夫子放心,若是你不满意,我姬龄便任你责罚。”姬龄说完便示意家臣山领着孔丘、司马王孙贾去看。

    卫石头这天起的很早,他一如既往去了为留饭的老妇人住处,老妇人为他烧好了粥,正在那里等着他。

    卫石头这次吃饭吃得特别快。

    他将碗放在了那里,这次他可没给那老妇人洗碗的机会,抢过老妇人手中的活计,自己干了起来。

    老妇人的眉眼中间露出几分诧异。

    老妇人低低的笑了笑,站在一旁,眼睛望向外面,笑容瞬间就被淹没,化作了化不开的哀愁。

    卫石头不喜欢妇人这样,刚想说什么,便听老妇人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哎,我的儿子,若是还活着,或许也如你一样能吃,可是他到底在哪里呢……”

    卫石头依旧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听着她的唠叨,以前听过老妇人很多次提起她的儿子,可卫石头听了老妇人那么多话,最讨厌的就是这个儿子。

    因为这个儿子他有这个世界最疼爱的她的母亲,而他却没有!

    这卫石头也是知道的,这老妇人名叫曹姨。

    她本来是有名字的,只是她是曹国人,跟随夫家迁居到卫国,因此在此人们常唤她曹女,后来她老了,也变成了曹姨。

    曹姨主要是为了家里的一双孙儿,这才不愿意离开卫国,寻找自己的儿子。

    只是每每在有路人、商贾路过时,她都奉上清水,向他们打听自己的儿子。

    卫石头自小孤苦,是靠着百家饭、乞食求活,后来遇到这个善良的老妇人,卫石头这在能勉强吃上饭,想到这里,又想着她的善良,卫石头不由的怜惜那妇人,只是为老妇人感到不值……

    老妇人又如往常一样,说:

    “对了,我儿名叫曹树,如果你得空了,可以帮我在朝歌城里找一找,他曾要在城里谋一个差事,只是不知为何,后来便没有音信?”

    卫石头虽然是极为不齿那老妇人的儿子,竟然抛弃老娘,去谋不该奢望的富贵,但看在老妇人的面子上也只能应了下来:“好。”

    “我每日去城门找也不是一回事儿……或许,该在这城中挨家挨户好好问询上一番……”

    老妇人陷入了沉思,声音渐渐的低了下来,渐渐的变成了一个人才能听见的呢喃。

    卫石头看着那老妇人的样子,也不好意思去打搅,将老妇人的这方小房子打扫了一番,便向老妇人告退了。

    那老妇人过得如此清贫,心里时刻还要挂牵家中孙子和失踪儿子,真是特别难受的呀。

    卫石头一直在考虑着,自己到底能帮她什么呢?